摘要:RTK与全站仪各有优势与不足,两者联合施测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测量效率,因此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RTK与全站仪联合施测流程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RTK;全站仪;工程测量
RTK和全站仪是现代测绘领域中最常用的两种技术。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测量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精度分布均匀、可全天候作业等优势,但也存在受信号影响大的不足。全站仪通过已知点与未知点的平距与方位角测量未知点坐标,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需要布设控制点、两点通视、效率不如RTK等缺点[1]。RTK和全站仪联合测量,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作业效率,即在场地空旷、卫星信号好的地区以RTK施测,而在信号有影响地方以RTK建立图根控制点,再用全站仪测量[2,3]。鉴于RTK和全站仪联合测量的优势,本文对两者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RTK与全站仪联合测量的工作流程
1.1 资料收集
根据测量任务要求,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测区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测区地形地貌资料;地质资料;水文资料;气候条件资料;现有控制点、地形图资料等。
1.2 现场勘察
对测区进行实地勘察,找出现有控制点位置,并校核精度。地形地貌有改变的地方,应及时补测修正。
1.3 技术设计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制定测量技术方案,包括:人员、设备投入;施测路线;制定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具体方案,明确哪些区域RTK或全站仪单测,哪些区域要联合测量。
1.4 外业施工
按照测区设计方案要求,完成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并检查控制点与碎部点的精度。同时利用RTK与全站仪对关键点进行互检,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测量方法和精度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等规定。
1.5 内业数据处理与成图
采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外业数据进行处理,并检验数据质量。对外业缺测、漏测点及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责成外业人员补测和重测。利用成图软件连线成图。
1.6 检查验收
按照质量检查制度检查验收。一般实行两级检查制,先由项目部组织过程检查,再由企业质检部门实施二次检查。验收由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通过验收后,向委托单位移交测绘技术报告及相关成果。
2 RTK与全站仪联合测量的工程应用
2.1 项目概况
某产业园区X标段南北长约1750m,东西最宽处约540m,测区面积约60hm2,场地坡度0.3%~5%。园区内有道路,交通较便利。建园前期已埋设23个一级控制点,其中8个可用于测区平面控制测量。园区附近还有保存完好的三等水准控制点,可作为高程起算依据。根据任务要求图形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分幅大小为50cm×50cm。
2.2 首级控制测量
2.2.1 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园区可用的8个一级控制点,通过联网方式建立GPS控制网。选点要求:相邻两点之间通视;避开GPS多路径效应点;远离微波发射塔、高压输电线等电磁干扰源;点与点之间最小距离要大于200m。观测数据经南方GNSS软件平差处理,输出结果存档。控制点埋设预制混凝土标石,或在岩石上挖坑埋入金属标志。
2.2.2 高程控制测量
利用园区保存的三等水准控制点,在测区内布设四等水准路线,南方GNSS软件平差处理,输出结果存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图根控制测量
以高等级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并通过全站仪或RTK测出图根点坐标。图根点相对最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小于或等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控制在不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在50cm×50cm图幅范围内,采用全站仪测量的图根点至少2个,采用RTK测量的图根点至少1个。图根埋石点应均匀分布,同幅内的埋石点应通视。土质地面的图根点埋设木桩,顶部中心打铁钉。道路路面上采用水泥钉做标记。一般图根点外采用红漆画10cm×10cm方框,路面上图根点刻15cm×15cm方框,并且标记点号。
2.4 碎部测量
2.4.1 RTK碎部测量
基准站布设在测区中部一栋两层楼房楼顶上,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距离不超过10km,而且场地坡度小于5%,所以完全可以保证信号强度。测量时,1人驻守基准站,2人负责流动站(1人操作,1人绘制草图)。随着流动站的移动,完成数据采集。遇到信号遮挡地方,则根据RTK图根点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2.4.2 全站仪碎部测量
全站仪测量采用草图法,共配置3人,1人操作设备,1人跑尺,1人绘制草图。操作时,整平对中偏差不得超过1mm。如果测量过程中全站仪发生碰撞,必须重新对中整平。测量时,必须采用盘左盘右方式,以消除仪器视误差影响,切勿盘左盘右不分。养成勤建站名的习惯,方便文件的管理与查询。测量一定数量后,应归零检查。
2.5 精度检验
2.5.1 控制点检验
控制点的检验分为作业前检验和测量中检验。前者利用已知点进行检验,可在作业前或在布设控制网时,通过检验新测坐标与已知点坐标的较差,验证RTK测量精度。后者利用不同的起算点检测3~5个重合点,以确保RTK测量可靠性。而利用RTK和全站仪对图根点坐标的互检,可以有效检验精度。本测区111个图根点,经互检校核,点位中误差为1.646cm,高程中误差为1.920cm,小于规范规定的起算点最弱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的要求,可用于碎部点测量。
2.5.2 碎部点检验
在碎部测量时,应复核若干特征点,每个图根点应复核3~5个碎部点,若发现多个数据超限,应重新设站测量,检验合格才能继续碎部测量。经复核,平面坐标互差6.1cm,高程互差15cm,达到精度要求。
2.6 数据处理
分别将RTK和全站仪采集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将文件格式转化为.dat格式。数据汇总后,统一整理为“点号,点编码,东坐标,北坐标,高程”的坐标数据格式。该文件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点坐标,其中点编码和高程可以为空。
2.7 编辑成图
将上述测量数据文件在CASS 8.0平台上处理,比例尺选择1:500。根据外业所绘草图,按照《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有关图式规定,连线成图,并按要求进行分幅。
2.8 成果检查
地形图编辑完成后,采用绘图仪打印样图,然后进行实地核查。漏测地形地物须补测,补测数据存为新文件,并在内业处理时补充到原地形图上。选择若干点通过RTK或全站仪进行对照检查。所有检查的中误差不应超过±5cm。图根点相对最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mm,碎部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6mm。
3 结语
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不仅体现了优势互补,而且契合现代工程管理协同作业的理念,因此在工程测量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RTK作业中缺乏检核条件,可能出现不易觉察的粗差,所以测量前和测量过程中应加强检核,利用RTK与全站仪点位互检,可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龚真春,陈宏伟,张晓博,等. GPS-RTK联合全站仪在沿黄公路施工放样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1):137-138,149.
[2] 李忠勇. RTK结合全站仪在规划测量中的应用[J]. 北京测绘,2013(3):89-92.
[3] 兰进京,张健雄. 全站仪联合RTK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 地理空间信息,2016,14(1):102-103.
论文作者:邱昆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测量论文; 全站仪论文; 高程论文; 误差论文; 坐标论文; 作业论文; 精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