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展望_科技论文

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展望_科技论文

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校论文,前景论文,现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校企合作起步较早,从五、六十年代起,在我国教育和科技方针的指引下,广大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就投身于生产实践,开始迈出了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步伐,但从组织形式和合作内容看,有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造了多种合作模式,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生产转移,使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都有了明显的进展,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使高等学校办学能力和科技研究开发能力逐步增强。据粗略统计,我国1997年底有高校1020所,其中理、工、农、 医类759所,科研经费70.5亿元,其中75%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课题经费。高校与国有大型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或经济实体2000多个,累计已转化科技成果5万项,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和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仅以山东省为例,自1991年以来省内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与该省5000多家企业进行了交流合作,达成合作意向3731项,签订正式合同1516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600多项, 提高了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和产品档次。“八五”以来,全省共完成技术开发4.1万项次, 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460 项, 填补国内空白3180 项, 进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1120项;实现新产品产值2810亿元,利税338亿元,其中50 %以上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所创造的。

近几年来,为什么校企合作在我国得到这样迅速的发展呢?根本原因在于校企合作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知识与经济紧密结合,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大量生产、快速传播、及时吸取和有效应用,没有知识的不断生产,就没有技术的不断创新,这就使得经济和教育、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知识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越短,使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成为一种螺旋型上升,双向推动的关系,即科技的进步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又拉动科技本身的发展,市场对科技的导向作用更加强烈;实现学术抱负和追求经济效益可在一定条件下高度统一起来,又可成为高校与企业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这种固有的特点,要求校企必须合作,共同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因为只有两者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和科技,企业在资金和设备等各自优势,使其资源得到最佳的互补和配置,才能最快地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商品直至占领市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在现代社会里,校企合作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的职能也有了较大的扩展。即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而且应该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哺育场所、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甚至还应是知识经济的策源地。高校能否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能否把提高学术水平与创造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如何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北大方正集团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在总结北大方正经验时所说:“学术上的远大抱负与占领市场这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因为只有创新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容易在市场上赚大钱。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一旦在市场上走俏,马上就会有一大批厂商蜂涌而上,很快就会使利润急剧下降,甚至无钱可赚”。他们的体会是:创新技术拓展出全新的市场生存空间,新的市场要求又刺激了技术开发人员的创造力和激情,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市场与技术的互动,水平与效益的统一。所以王选教授曾不止一次地说:“方正虽然现在已聚集了四位院士、四位奥林匹克数学冠军、七位跨世纪人才和数百名科技精英,但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方正能培养出十位年轻院士和百位年轻的百万富翁。”他说:“在一千多名方正技术精英的共同努力下,这决不只是一个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飞速发展,智慧资本的出现(所谓智慧资本是由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两部分构成。人力资本主要由知识与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技能、发明创造力、完成任务能力等看似抽象但却是起决定作用的人力因素构成。结构性资本则表现为:支持人力资本最大化的结构,如企业的所有制、领导力包括计划及预算能力、数据库、信息技术运用程度、设备结构、品牌、公众形象等等),不仅使知识型企业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智慧资本的拥有的数量上,而且传统产业要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改造。因此,智慧资本的形成,便是企业与高校结合的强大“磁力”。这样的合作和支持若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之上,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二、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高校和企业经探索,已形成多种产学合作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

1.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高校通过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市场、技术交易会、洽谈会、难题招标等将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需求量大面广的成果向企业转移。1997年高校向企业签定技术转让合同4514项,转让金额6.18多亿元。如山东工业大学开发的电力调度设备,通过技术转让,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变成年销售额6.5亿元,利税7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并跨入国家重点企业行列。

2.项目合作。这种合作有的是把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组合起来,共同承担国家的各种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或重大工程项目;有的是企业按需要委托高校进行研究与开发或技术服务等。这种主要围绕项目进行的合作,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1997年这类合作项目共有16272项。

3.建立国家或行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如“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它既经原国家科委批准挂牌,又得到国家医药管理局承认,亦为“国家医药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他们研究的成果,在国家北方制药基地——华北制药厂转化成功后,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在全行业推广。这是一种技术起点高,新技术推广快且非常经济有效的合作模式。国家1996年批准的30个“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其中50%建在高校。

4.由高校出人力和设备,由企业提供经费,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合作双方都按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产权也通过法定的程序来约定。这种模式较受高校欢迎。

5.高校与企业签定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在毕业生分配与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实验测试与信息咨询等方面长期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已逐步在高校与企业中展开。如清华大学已与国内外98个知名大型企业合作,并成立了清华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委员,还配有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又如,浙江工业大学与省内500 个企业合作,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依托”单位或人才培训基地。

6.企业参与高校部分管理。企业向学校出资出设备,通过参与校董会,对学校对口培养的人才有提出建议权;学校按企业要求开展研究开发,聘请企业知名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7.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国家产学研工程”,按各自的优势组合,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协调下,共同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清华大学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规模生产的成功就是一例。该集热管经过10年的研究开发,经集热管欧洲权威机构测定,已超过83%的国际标准。清华大学用这项成功技术与社会企业合作完成了中试,产品一投放市场供不应求,并与国内最大硼硅玻璃生产厂北京玻璃仪器厂合作,实现了规模化生产。1992年他们共同申报并获准进入“国家产学研工程”。经原国家经贸委和市经贸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和签定,认为:各项性能指标均居国际领先,生产线全部国内自行设计,生产规模世界第一。1995年生产65万支,产品销往各省市并出口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尼等国。目前年产400万支集热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并在北京建成一个占地100亩的太阳城,力争“九五”期间达到年产值10亿。

8.根据高校自身学科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自办科技企业和高技术企业。这是我国高教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产学结合模式。开始探索高校自办科技产业时,有人担心会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但在科技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家领悟到高校的科技工作组织形式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再像传统经济形态下那样,相互独立、呈线性发展。今天科研工作的各个发展阶段是个复杂的、反复交互的过程,呈双向促进并行发展。忽视这一点,就会出现你的研究成果在摇篮里夭折的可能——别人已经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了。所以,在我国当前高技术产业还相当脆弱,社会企业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这种特殊的产学结合的模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高校自办的科技产业,一般都具有学科力量强,成果的技术起点高,社会企业办不了,国家又很需要,占地小、用人少的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几年来涌现的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东大阿尔派、复旦复华、江中制药厂、云大——120厂等一批成功企业, 使高校自办科技产业不断持续、健康发展,效益每年平均以30%的幅度增长。一些成功企业多方面的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这就是在社会上的示范作用;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对相关行业技术进步起带动作用;对高校专业、学科调整起反馈作用;对高等教育资金短缺起一定的补充作用;能进入国际市场,起到出口创汇的作用;在教学、科研方面起实践基地作用。以1997年为例,高校科技产业共接纳学生实习52万人,参与培养博士生1419人,硕士生2817人。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经批准建立的“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首次在6个工程领域,十几个专业招收硕士生。 江西中医学院的江中制药厂,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批在企业中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企业之一。高校科技产业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

9.高校在人才、智力、成果、资本等方面与社会企业在生产要素上组合成合资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技工贸一条龙。这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样的企业,约占高校企业总数的1/3。这方面也有办得很成功、效益特别好的例子。如总参信息工程学院将自行研制的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等自主拥有的知识产权科研成果,与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22个配套生产厂家合作, 成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大型通讯企业集团——巨龙通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产品便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实现国产交换机出口“零”的突破。这8家企业和22 个配套生产厂家产值连年翻番,累计达200亿元,安排下岗职工1.6万人,使企业焕发了生机,而学校也获得相应的回报。

10.由高校与地方(开发区)合办大学科技园, 形成科技试验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已建立30多个,其中多数已形成科技产业群;试验区则使高校成果能在一个区域内进行辐射。如杭嘉湖技术开发试验区,先后组织156所高校与杭嘉湖地区企业合作,使170多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累计新增产值42.4亿元,并使该地区产业和产品结构得到大幅度调整,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三、推动校企合作的四点建议

根据我国目前的已有经验和实际看,要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须注意以下四方面:

1.校企合作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我国近年来高校与企业合作能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原国家经贸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产学研”联合的主张;1992年又共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其宗旨是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与此同时,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相继成立了“产学研办公室”,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所以,特别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要政府的保障作用。

2.社会各方要提高对高校与企业合作意义的认识,形成一个有利于合作的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还有许多问题,包括理论和实践有待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界共同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关心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帮助企业开发有市场占有率和高利润的产品;企业要增强依靠意识,关心和支持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对高校有市场前景的研究,应有早期介入的意识,增强竞争力,使自身真正成为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3.要建立和完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新机制。无论哪一种合作模式,都涉及到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问题。尽管我国《转化法》和党的十五大提出让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但真正和科技人员利益挂钩,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无形知识的评估和判定,个人分配的比例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并提高可操作性的程度。

要建立起使高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技术与市场互动的运行机制,使科技人员最快捷的得到市场需求刺激,从而最高速地创造出新成果。还要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使合作双方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向上精神,克服“小利而安”的思想。

4.一定要选择好合作伙伴,这是合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合作单位素质高,有相当高的管理水平,懂法制,讲信誉,能共苦、同甘,是合作成功的一个条件,在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少。

标签:;  ;  ;  ;  ;  ;  

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展望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