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摘要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路径对对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80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40例,对照组依据护理常规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依据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更为规范和系统化的指导工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早期表现认知及健康教育认知率方面显著提升,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导致血管性痴呆常见病因及健康教育认知率方面比较,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认知提升幅度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教育后在日常生活能力、知识技能掌握及遵医行为相比于对照组,均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患者,对其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可实现其相关知识认知的提升,对早期开展介入治疗及生活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老年痴呆;不良事件;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实质为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及治疗程序,乃是一个关于临床治疗的综合性模式,其将循证医学证据及指南为其指导,以此来促进治疗组织及疾病管理的综合方法,此模式可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及减少变异,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不良事件的目的[1-2]。本次研究通过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80例,对其利用临床路径,开展系统性及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且就其对相关知识认知所具影响予以分析,介入干预患者行为习惯及饮食,以此达到强化基础疾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期老年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80例,所选取患者均>60岁,住院时,对其实施智能精神状态(MMSE)评分,分值区间为14~25分,经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得分均>40分,患者均与我国老年痴呆诊断标准(CCMD)有关轻中度血管性老年痴呆相应诊断标准相符;所选取患者入院后,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同意书;所选取患者均将言语障碍及严重意识障碍者予以排除。将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40例,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为12例,两组在合并症及学历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依据护理常规开展健康教育,责任护士依据相关护理常规内容,依据患者症状表现及实际病情,开展入院宣教,以及就疾病相关知识开展宣教,如自我管理、用药、运动及饮食等方面开展教育指导工作,且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给予生活照顾。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依据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更为规范和系统化的指导工作,(1)入院教育。将病房环境予以介绍,且介绍医护联系方式,对患者开展安全指导,于首次入院时,开展且落实护理评估工作[3]。(2)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自己,且将医护联系卡赠予患者,将入院介绍详细做好,且落实首次护理评估工作。目标: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值班护士需将首次护理评估表予以正确填写。(3)住院期间所开展的教育内容。入住后首周:各项检查的意义及目的;治疗方案及护理;老年痴呆病症特点及相关诱发因素。第2周:介绍造成血管性痴呆临床常见性病因;合理睡眠及正确行为习惯;健康饮食;上述要素对阻止血管性痴呆进度的影响及关系[4]。第3周:开展自我保护及相关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专职护士依据患者病情状况,采取针对性指导举措,阅读手册,集体讲解,依据需要及医院自身实际,开展多媒体教学等,对相关知识反复强调。(4)教育目标。患者对早期老年痴呆病症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予以掌握;知晓且明确检查必要性,认知改善生活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配合检查;知晓诱发老年痴呆各项病因;患者能对相关危险因素自行避开。(5)出院前教育指导。开展家庭及心理治疗,讲述家庭支持所具作用,且指导患者掌握提升老年社交的各方面能力。此阶段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自由讨论,家属充分参与;提升患者自主面对压力的能力及信心,另外,还需社会及家庭方面的支持和接纳。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实施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其实施检验,当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时,采用P<0.05予以表示。
2. 结果
两组在导致血管性痴呆常见病因及健康教育认知率方面比较,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认知提升幅度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伴随我国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而伴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在饮食结构及行为方式方面发生重大改变,而基于此,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则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开始向年轻化蔓延。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未开展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之前,患者对于老年痴呆相关知识,在具体的认知率方面仅为16.3%,而健康教育开展后,其认知率则提升至70.5%,针对造成老年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认知率来讲,其教育前的47.3%,则提升至治疗后的97.6%,至此,两组患者在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早期表现认知及健康教育认知率方面显著提升,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明显,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导致血管性痴呆常见病因及健康教育认知率方面比较,相比于治疗前差异明显,观察组认知提升幅度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对其依据临床路径针对性及规范化的落实,可实现患者相关知识认知的显著提升。而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其对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可辅助患者对此病早期表现及时、深入了解,还可知晓此病所自身所造成的相应影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而言,就其早期便开展有效干预举措,可实现基础疾病在治疗方面的不断强化,对老年痴呆症状持续恶化予以缓解。
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过程中,还需在家属指导方面进行强化,相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支持类型予以了解,以此为基础,将所需社会支持有针对性的给予提供,另外,还需在家属指导方面进行强化。在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以往的护理经验可知,较多患者家属在患者疾病病情严重性及所造成影响缺乏深入了解,同时知晓不深此病临床表现,如易激惹、早期性格改变及厌烦感等,所以,相关护理人员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在设计健康教育路径时,需对患者家属在相关内容的教育及指导方面予以重视,帮助患者家属对病人性格变异等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予以了解,与此同时,还需在老年患者关爱及照顾方面进行强化,提升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医师应尽早开展治疗,实现老年痴呆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提升,并对此病后续病症恶化给予延缓或避免。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患者,对其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可实现其相关知识认知的提升,对早期开展介入治疗及生活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朝容.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35):118-119.
[2]韩莎莎, 徐丽芬. 家庭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1-3.
[3]黄丹青, 刘志浩.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4(4):332-334.
[4]VerduA';Maestre A;Lo'pez P.Clinical pathways as a healthcare tool: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 clinical pathway for lower-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J].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 Care,2009,18(04):314-320.
论文作者:李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血管性论文; 认知论文; 路径论文; 痴呆论文; 老年痴呆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