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扣眼穿刺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动静脉内瘘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血流量、按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扣眼穿刺法;血液透析;内瘘
【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buttonhole puncture method used i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istul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July 2014 to Nov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operation intravenous fistula of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98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of one-time puncture success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puncture point bleeding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ain score,blood flow and pressure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stenosis,thrombosis,aneurysm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the buttonhole puncture method used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fistula in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button hole puncture method;Hemodialysis;Internal fistula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方法,其首选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具有易开通、并发症少等优点。然而一些患者血管条件欠佳,未能及时诊治,致使内瘘穿刺血管长度不足,造瘘时易出现血管瘤、内瘘血管狭窄、血肿、血管损伤等情况,从而制约治疗效果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动静脉内瘘的49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扣眼穿刺法,现做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动静脉内瘘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23~78岁,平均(50.37±8.92)岁。对照组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26~81岁,平均(51.08±9.4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锐针绳梯穿刺:由责任护士以内瘘穿刺锐针(16G)依据绳梯穿刺法进行穿刺,两次穿刺距离间隔约0.75cm。治疗结束时对穿刺点进行约25min的按压,最佳按压力度为既不引起出血,又可扪及血管两端震颤或搏动。治疗组应用扣眼穿刺法:由同一名培训过扣眼穿刺技术并合格的护士建立隧道:(1)首次穿刺以约20°角将内瘘穿刺锐针刺入血管,之后将角度放低并平行推入;(2)用锐针以同样的穿刺深度、角度、位置穿刺,约10次;(3)当护士自觉已经形成皮下隧道后可改用钝针扣眼穿刺:穿刺前先进行消毒,清除扣眼穿刺部位的血痂后再次消毒;从扣眼处以约25°角将钝针刺入血管,慢慢旋转并送入血管中,若护士感到不易穿刺,则再用锐针进行约3次的穿刺;治疗结束时压迫局部约7.5min。比较两组穿刺10个月后的穿刺次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两组穿刺部位疼痛情况、血流量和压迫时间等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穿刺部位疼痛评估依据NRS量表。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相关数据用SPSS17.0分析,计数、计量资料( ±s)间的差异用x2、T检验比较,P<0.05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率比较 治疗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的内瘘感染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有效方法,其治疗关键为建立血管通路,而首选的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2]。然而动静脉内瘘建立的难度和并发症正随着患者透析时间的增加、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而增加,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部位血肿和渗漏,故有效、合理、安全的穿刺方法对于增加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十分重要[3]。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包括区域穿刺、绳梯穿刺、扣眼穿刺,区域穿刺易导致穿刺区域的血管壁变薄而膨出,并易引起血管瘤,严重影响患者外观[4];绳梯穿刺是传统的穿刺方法,适合于拥有较长血管的患者,它每次穿刺时需要以绳梯状改变位置,从而增加患者疼痛;扣眼穿刺法因具有易穿刺成功、患者疼痛轻微,并发症少等优点而逐渐成为首选的穿刺方法[5]。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扣眼穿刺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临床效果。扣眼式穿刺法是最新研制的一种穿刺手法,适用于不同术式的动静脉瘘,且不要求内瘘长度,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6];应用该法对患者穿刺时,在隧道形成前的进针深度、角度、位置均一样,当隧道形成后应用钝针顺着隧道缓缓推送,可有效减轻疼痛,减小穿刺难度,增加穿刺成功率,并且钝针基本不会损伤血管内膜,不易导致血管纤维化,可有效防止发生血管瘤和血管腔狭窄等情况,也不会改变患者外观,故易于为患者所接受[7,8]。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血流量、按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减小患者疼痛和血流量,缩短按压时间,并可有效降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瘤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玲玲,黄薇,苏春燕.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9):1145-1148.
[2]石梅,陈林,曹晓翼,等.2种不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3):410-412.
[3]陈晨,汪吉平,骆俊秀,等.钝针扣眼穿刺法对预防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06):49-52.
[4]陈林,曹晓翼,石梅,等.两种穿刺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967-969.
[5]陈双如.扣眼穿刺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5):154-155.
[6]张丽娜.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5386-5387.
[7]邹丽华,杨柳.三种内瘘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4):20-22.
[8]徐红艳,王其玉,柯洪丽.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08):1150-1152.
论文作者:舒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扣眼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