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课前预习;实验教学;构建知识
微课发展至今,其应用范围不仅局限在传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中,还在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应用广泛。具体来说,微课是一种依托信息化资源制作设计完成的微型授课视频,有着比传统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和超越的优势,诸如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且针对性强,信息资源呈现方式和传播路径多样化等特征。借助互联网这一广阔的平台,微课在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环节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在充分研究自身学科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从而对创新生物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借助微课指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提前感知知识的方式,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先导环节。以往的预习环节往往是学生通过简单浏览课本的方式进行预习,由于缺乏教师合理的监督和指导,导致预习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而微课此时便有了用武之地。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借助微课罗列出新课的任务单,让学生以此为指导进行课前预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新课重难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预习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机构。在课前,教师可以将本课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微课,在微课中将植物细胞的机构图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以动态演示的形式讲解每一部分的功能和特征,使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显微镜的操作方式,以及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具体的操作方式等等,达到增强学生认识的目的。将微课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如此,变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激活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借助微课进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直观认识
生动、直观的生物实验能够增强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灵活与活力。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实验器材和场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实验教学受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微课的出现和利用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演示一些难以操作的实验,从而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以“植物种子的萌发”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难以在于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鉴于探究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时间跨度较大,不便于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可具体的实验过程通过录制制作成微课,或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源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在微课中,以对比的方式展示有充足水、空气和适宜温度下种子的萌发,以及缺乏这些条件下种子的萌发,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种子萌发所需具备的必要条件,达到增强学生认知的目的。如此,便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种种不足,增强了实验展示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使生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三、借助微课有层次性构建知识,满足学习需求
受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状况等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即使在同一教室听同一教师讲课,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然相同。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引导学生有层次性的构建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教学,保证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以“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制作基础型、提升型和拓展型三种类型的微课。基础型的是指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微课程,包括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如什么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等。而提升型微课是相对有些难度的知识,比如以举例的形式说明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之后还有拓展型的微课,即从比较综合、全面的角度阐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微课进行学习。如此,便满足了不同层次、能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将微课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构建、内化和吸收。为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在充分研究自身学科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微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钱丹香.初中生物学经典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6
[2]王桂荣.优化初中生物学教学打造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
论文作者:夏少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前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