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附属涟源市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100
【摘 要】目的 研究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对功能性便秘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于本院就诊的8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n=44)和参照组(n=44),分别以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和口服酚酞片治疗,治疗1月后评定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7.27%,两组组间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相结合疗法药效见效快、疗效肯定,值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案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功能性便秘;效果
功能性便秘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长且排便费力、偶有腹痛发生。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饮食因素、情绪抑郁或过分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持续高度精神的紧张状态、药物作用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疾病出现。患者长期便秘会产生有害毒素,危害机体健康,病情严重者不仅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目前治疗功能性便秘主要以泻下药为主,不仅副作用多,且停药后易复发,单纯的使用西药或者手术治疗,疗效均不理想[1]。为此,笔者就“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为题进行研究,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效果作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选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功能性便秘,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n=44)和参照组(n=44)。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47.36±2.7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3±1.59)年。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2.16±2.6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8±1.29)年。综合对比两组临床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
观察组在口服中药的同时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其中中医辩证属实热便秘者,口服麻子仁丸,每次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血虚秘者口服五仁丸,每次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阳虚便秘可用中药方:附子10g,肉桂5g,肉从蓉15 g,黄芪20 g,茯苓15 g,生白术15 g,当归10g,胡桃仁10g,红花10g,香附10g,酒川芍6g。所有药物加水约800ml,水煎至200ml,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同时联合穴位埋线,常规穴位取双侧天枢、足三里和大肠俞,实热便秘加支沟,血虚加肝俞,脾俞,血海。气虚加气海,阳虚加命门。操作方法如下:使用碘伏消毒皮肤,消毒方式应从进针点为中心向外周消毒,消毒面积应超过5cm2。操作者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快速将无菌埋线刺入皮下组织,缓缓推入穴位内。当感觉到针感后,缓慢推入针芯的同时慢慢退出针管,无菌埋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肌层内时退针。退针后穿刺点使用无菌输液贴贴敷,防止感染。
参照组每日睡前口服酚酞片(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35),成人每次50~200mg,18岁以下患者每次25~50mg。两组均持续用药两周。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时间。治疗1个疗程后,若患者排便次数恢复正常且状态正常、排便通畅,无复发,即为显效;若患者排便次数与用药前相比有所增加,状态正常、排便通畅度欠缺,即为有效;若患者排便情况与用药前无改变,即为无效[2]。计算总有效率公式为: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分别以标准差( )、采用率(%)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使用t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时间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平均排便时间为(12.56±2.37)h,对照组的排便时间为(18.30±3.07)h,观察组的平均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5)。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情况分析
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7.27%。经计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运化水谷之海,胃与肠相连接处为水谷的入口,经脾的运化运输和胃的腐熟收纳,最后将糟粕转输于大肠。胃肠积热,耗伤津液,使得便燥难排。再则,肾气的不足导致大肠传导无力,大便难于排出[3]。因此,笔者经辩证选用中药及穴位,中成药麻子仁丸清热润肠,五仁丸润肠通便。自拟方中附子、肉桂、肉从蓉可温补肾阳,生白术归脾,入胃经,具有健运脾胃,补益气的作用,当归、桃仁均入脾经,可养血润肠通便。联合用药,在润肠通便的同时还能温阳补脾,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4]。
大肠俞穴是大肠之背俞穴,能调节经气、理气通腑。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主治肠胃疾病。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据有关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可促使胃肠蠕动,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因此,天枢、足三里和大肠俞三穴位主选为埋线治疗穴位。支沟主治热病,是实热便秘的常用穴。脾俞可健脾生血,命门补肾助阳。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传统针灸诊疗技术的延伸,是针灸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晶,通过刺激愉穴、经络,使异体蛋白对腧穴产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且穴位埋线疗法安全,省时,疗效肯定,适合多数人群使用[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1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7.27%,且观察组的首次用药后药效见效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中药联合穴位埋线相结合疗法药效见效快、疗效肯定,值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案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蔡素芳.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121-5122.
[2]黄斌,刘仍海.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6(04):826-828.
[3]徐哲锋,农媚,朱永苹,等.济川煎加味联合穴位注射及集体心理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6,39(03):14-17.
[4]魏小翠,周小萍.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外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02):98-99.
[5]尹平,郜文霞,徐世芬.穴位埋线治疗功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1):180-182.
论文作者:周勇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穴位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埋线论文; 中药论文; 两组论文; 大肠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