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闭到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_研究生论文

从封闭到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_研究生论文

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构论文,培养模式论文,走向论文,研究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人们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时,往往会产生如下印象:即无论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组成,还是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关系,与社会的结合程度,乃至于与外国同行的交往方式,均呈现出相当严重的封闭性。一定意义上,“封闭性”正暴露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症结所在。本文希望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进行剖析,将各种习以为常的现象“问题化”,进而讨论可能的思考方向和可行的改革路径。

一、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封闭现象的反思

封闭是一种状态,凸显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客观环境;封闭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代表着传统的受科学理性主义支配的办学思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有关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安排、机构设置、课程与方法的取舍均突出其强制性、区隔性和固定化的特色,其最终的实现方式则是不断促成并强化着研究生培养环境的日趋封闭。显而易见,对该问题进行纵深分析,是寻找对策的基本前提。

(一)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内部机制分析

在我国,虽然一些专业科研机构也承担着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职责,但最主要的培养机构还是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因此,本文主要以高校及其研究生培养机制作为考察对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学科壁垒等三个方面揭示问题的实质。

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和本科阶段课程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和重复现象。就前者而言,是指两类课程设置出现了知识结构和逻辑的断裂,没有考虑和研究两者在学科体系上的过渡和衔接问题;就后者而言,则指两类课程在内容方面没有拉开距离,不仅有些课程的名称颇为相似,而且经常出现两门课程由同一位教师讲授的状态,如此则内容的重复程度就更为严重。

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课程内容的陈旧和老化现象。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学生接受各种新的信息和接触新的研究领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研究生不能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问题,不能有效跟踪进而开展一些富有原创意义的科学研究,则需要对课程内容深刻检讨。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学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表现出对高新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关注,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但这类课程大多是纯技术性的,在如何体现新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方面,似乎还差强人意。[1]

2.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上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估考核上。就前者而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活动一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教材。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内部也尝试过对上述过于僵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问题似乎还未根本解决。目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忽视研究生专业特点和差异的做法,授课方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过多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总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就后者而言,主流的考核方式与上述由导师过于主导的教学方式是一脉相承的。考核的范畴更多地限于教师讲授的内容,方式也更多地局限于课程论文写作等比较单一的选择上,至于研究生的综合思维如何、全面素质怎样等更为重要的问题则少有关注。而且,即便上述传统而单一的考试手段和模式也缺乏有效的研究,不能保证其效度和信度的检验。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研究生过多地关心考试的范围和内容,逐渐形成“考什么,学什么”的心理态势。在当今还普遍存在考试主导教学的社会氛围里,上述结果造成的更大代价则是研究生知识面的过于狭窄、创新精神的严重不足、创造能力的持续下降,[2]以及对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潜在而长期的削弱。

3.学科壁垒。产生学科壁垒的原因固然有各学科自身知识结构与发展规律存在差异这一客观因素,但也有人为的(包括制度上的)因素在发生作用。

人为因素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在人才培养上缺乏交流,在教学科研方面难有合作等方面。有的个案中,一些学科甚至连购买的图书资料都秘而不宣,限制其他学科人员使用,更不要说以开放的态度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了。如此严重的学科壁垒现象必然影响研究生培养中学科交叉优势的发挥,制约各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协作和相互促进。其直接后果则是限制了研究生的理论视野、想象空间以及相互借鉴的机会,进而会使研究生的反应趋于迟钝,主观能动性受到削弱,创造力逐渐萎缩。[3]

(二)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层面分析

在精英教育时代,高等学校素有“象牙塔”之称,而居于塔尖的研究生教育更是将其功能限于传统意义的教学与科研上,不愿与校外的社会建立互动关系。

1.优秀教育资源不能共享。不同高校之间人为的阻隔使研究生教育各自为阵,彼此缺乏沟通和合作。在这种封闭的校际结构中,那些优秀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包括导师资源、课程资源、科学研究试验条件、优秀生源等无法实现其在国内各培养单位之间的相互开放。

当然,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方面,国内一些高校也曾有过并正在进行着一定程度的交流与合作,但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内,则因种种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以及受其左右的操作管理层面的阻力而绩效不彰。如一些非常好的研究生生源可能受到地方保护思想的束缚,而很难按个人意愿流动到更好的培养单位去深造;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也同样存在问题,其引发的结果要么是教师与原单位彻底“诀别”,造成接受单位与放人单位间的矛盾激化,要么就是原单位坚决不放人,千方百计将教师“挽留”下来。所以在我国高教界,至今也未形成有利于教师在大范围内动态流动、相互支持与合作的人力资源共享机制。[4]

2.高校与科研机构缺乏合作。在我国,从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单位不仅有高等院校,也有科研机构,两者因工作性质和组织文化的不同而各有所长。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可谓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大良策。然事与愿违,由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和工业部门等众多部门组成的专业科研机构自成体系,它们自行招收研究生和颁授学位,从而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另一个系统,由此在我国形成了高校与专业科研机构两个缺少合作的平行系统。

从国际上一些成功案例来看,专业科研机构一般不被授予招收研究生的权力。因为招生权一旦被其获得,它们也就失去了与大学合作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它们不具有自行招生的权力,则会激发其与大学加强合作的动机,它们可以通过提供资金、课题、设施等有利条件吸引研究生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的校园氛围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学习环境比那些专业面比较单一的研究机构更有助于研究生优良素质的养成。而且,对后者而言,其专业研究人员因为兴趣点高度集中于个人所喜好与从事的领域,因而他们更适合讲授专业课而非基础课。总之,高校与研究机构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实践中应该互相合作,共同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3.学校与社会相互隔离。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科技问题的重任。与此同时,如何使研究生教育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更直接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也一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但从我国研究生学位设置的情况来看,“学术研究型”为其最主要类型,研究生培养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远远超过对“专门技术工作”的热心。是以,多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应用型人才虽已着手培养,且规模不断扩大,如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就有12个。这类研究生一般来自各实践部门,采取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毕业后仍在原单位工作,旨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从专业学位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其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几乎与理论型人才无异。不仅如此,其在整个研究生教育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对比其它一些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我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

除了上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学术化的倾向外,那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存在着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严重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毕业研究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在“创新能力”、“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较快进入工作角色”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5]这一方面与大规模扩招所导致的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跟不上(如师资缺乏、教材落后、教学方法落后等)有关,更主要的还在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缺乏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能力。

(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许多领域,影响到国家、地区、集团和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与此同时,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明显增强。与其它一些国家(特别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不足。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将促使大学办学更加开放,使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能够充分利用国际上的学术环境和资源,在更广泛的学术空间中寻找发展的道路。自上一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教育要与国际接轨的呼吁时有所闻,但对于“接轨”的内涵和途径这些关键问题则一直未达到共识。随着近年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现象的关注,有关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等多层次的探讨逐渐浮现出来。[6]

虽然国际化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就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而言,现状并不乐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够开放。主要表现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国际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观念,未能很好地树立国际办学的基本理念;普遍地缺乏对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融通多种社会文化等人才标准的认识;同时,对于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的规模和比例的重要意义也存在模糊认识等。

2.相关国际化活动基础的薄弱。外语教学在促进研究生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外语教学始终未能走出“投入大、周期长、不见效”的怪圈,从而限制了对外交流的效度;在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外语教学中担当重要角色的具有留学背景或出国访问经历的人员虽然不断增加,但其占导师总数的比例而言,依然低得可怜。

同时,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严重缺乏国际学术交流、讲座、合作科研等培养研究生所不可或缺的国际性育人氛围和环境;至于目前个别学校已经启动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也存在着起点低、不对称、规模小、不规范等问题。

观念上的局限和实践中的不足共同制约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它们与前述高校内部培养机制的不畅通以及高校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欠缺等因素一起,共同构成并强化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相对封闭状态。

二、创建开放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向

针对上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窘境,我们显然需要认真反思,从观念上、制度上以及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打破过往封闭局面,重新建构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新型人才观的确立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观念发生改变。这种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应当拥有广博的基础学科知识;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应当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能力,以及较强的合作和敬业等专业精神。

显而易见,这种新型人才无论就其知识结构还是就其能力构成而言,均不同于传统的人才标准,而这种新型人才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更是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所无法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不能突破封闭办学的思路而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办一流大学等口号就只能化为泡影。

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参观考察等方式,让相关人员真切感受当今世界格局里国际竞争的严峻和残酷,体认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培养其认真反思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意识,帮助其从国家发展的高度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构成,树立并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唯有如此,各项富有成效的改革实践才有可能发展,我们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创建和谐的校内环境

这里所谓的“和谐”,主要是指一个大学各学科之间、导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研究生之间存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大家有机会相互交流和借鉴,而非像过去那样各自为阵,彼此区隔。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研究生的招生甚至培养,可尝试在一级学科框架下开展,从而避免目前过于狭窄的培养路向,而研究生导师的来源应该多渠道,尤其是应该广泛吸引海外及国内其他高校的毕业生,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杜绝长期存在于我国高校中的近亲繁殖现象。只有在这样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学习社群中,我们才有可能改变那种教师过于主导而研究生又丧失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在彼此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重组、建构新的知识,让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有机会迸发。

创建和谐的校内环境,在于重塑高校的学校文化。在建立基本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下,需要对学校目标和价值观重新定位,在不同学科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让研究生培养的校园环境充满人文主义关怀。高校中洋溢的对开放精神与合作态度的强烈认同和诉求,必定会激发起研究生相互问难的热情,点燃其孜孜不倦的探究兴趣,而创造往往会在这种质疑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出现。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

学校永远不可能自立于社会之外,以往各种人为地将大学圈为象牙之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学校越来越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期许。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不仅需要加强与其它高校的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取长补短,而且需要填平与科研机构体系之间的人为鸿沟,通过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实现教育系统与科研系统的更紧密协作,通过两者的合理分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正如朱清时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有必要解决好长期存在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中的“双轨”现象,将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归由高等院校负责,而研究机构主要培养博士后人才。在他看来,只有将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关系理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内涵才有可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这两个系统通过合作所产生的收益将明显大于各自收益之和,即存在1+1>2的问题。[7]

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准的依据不仅仅在于高校自己订立的培养目标,更在于是否符合、达到社会对相关人才规格的要求。换言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满足内在的学校层面与外在的社会层面的双重标准。当外在世界瞬息万变时,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也就不可能安于现状,而要在动态的不断变革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不断试图适应,同时也尝试引领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一贯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均是值得大力关注的。

其实,强调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在近代乃至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均有不少成功的典范,只是随着高校建制化的逐步完成,学科体系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互疏离的迹象。当我们对两者疏离的后果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就有必要重新寻找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毕竟两者的结合才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之研究生的不二途径。

(四)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显然已经不是一种话语和修辞,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甚至全球化)已成为现实。正如德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乌利希·泰希勒所言,国际化已不再是少数顶尖大学的事情,“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高等学校中的国际化活动已不再是特殊的活动,而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经常性、系统化的部分;同时,国际化活动也不再是边缘性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些仪式和孤立的外事办公室之中,而成为高校的中心事务,所有重大决策都涉及国际化问题;另外,国际化的知识和技能也不仅仅是那些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而成为普遍的要求,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8]

就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有利于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改善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生态环境,以及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等。因此,我们需要从观念上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政策,开展各种类型的、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活动,采取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等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才有可能得以突破,而变得充满活力、富有弹性。

三、结语

为了适应小康社会建设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1999年开始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曾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创造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遗憾的是,这个宏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传统的、固有的封闭型培养模式的严重束缚,导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人才培养缺乏个性,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的出现。显而易见,认真检讨上述现象,寻找可能的改进之道,应是讨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时不能回避的重要议题。

将习以为常的现象“问题化”是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对于病症的解决,则需要借助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以一种系统思考的观念,将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作为检讨与改革的对象。通过愿景的树立、观念的澄清、基本制度的建设以及日常教育实践的反思,我们方有最终打破既存的封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可能。也只有通过对高校内部培养机制实行适当的变革,同时促进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专业研究机构、企业等外在社会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及大力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等一系列措施,我们所期盼的那种充满弹性的、开放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被建构起来。

标签:;  ;  ;  ;  ;  

从封闭到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