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课余篮球训练;组织与管理
前言:体育训练在初中阶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促使学校师生的凝聚力提升,师生学习热情以及工作热情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之下,学校体育教学显得意义重大,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方面,当下很多初中课余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还尚有不足,下面就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究。
1、初中课余篮球训练的意义
开展初中课余篮球训练能给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合作意识[1]。在进行课余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这对于正处于身体素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其次,作为一项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的活动,只有学生进行良好的合作才能够成功,在篮球比赛这种充满竞争性以合作性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竞争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进入社会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现代中学生学习压力十分繁重,学生内心压抑的情绪很少能够得到宣泄,长期如此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情况产生影响,通过课余篮球训练学生能够将自身的压力充分的宣泄出来,释放自身的消极情绪,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中课余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2.1、制定长远、系统科学的训练内容
对于中学生开展课余篮球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够实现课余篮球训练的目标,并且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的制定一个完整并合理的训练制度[2]。中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发育的原因,对于运动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去掌握一些篮球技能以及技巧,制定一定的目标以及训练计划、训练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至制定训练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全面训练的全面性、单元徐良的具体性,并且充分考量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季节因素,开展有效的分段式训练,重视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耐力以及弹跳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训练内容如融入到学生早操中,充分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训练。篮球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在篮球比赛中学生需要进行心理状态、体能、战术以及技术等方面的较量。因此,在开展初中课余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篮球技能以及篮球战术方面内容的训练,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展课余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身体各方面的训练。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爆发力是重点,要将速度作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力量训练,负重半蹲、蛙跳、负重深蹲以及双手摸篮板等都是有效的训练方式;上肢力量是课余篮球训练的核心,在进行实际课余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以中小型训练为主,提升学生肩部、肘部、手外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力量,可以进行收手指抓铅球练习、实心球传接训练、仰推杠铃、引体向上、跳举小杠铃以及指卧撑等训练内容。
2.2、调动一切资源保障课余篮球训练顺利开展
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课余篮球训练才能得到教师、家长的支持[3]。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融入思想认识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等,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首先,要保障有充分的训练时间来推动课余篮球训练顺利的开展,建议每天早操要坚持把呢个小时,每周最少开展三次下午课外的训练,每次不得少于1个小时。在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对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的解决,教练应当善于鼓励和肯定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运动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保障课余篮球训练顺利的开展。其次,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向学生明确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投入,严格遵守训练时间进行训练,不得无故缺席等等,提升学生对于课余篮球训练的重视程度,保障课余篮球运动能够得到学生的支持与参与。
结语:初中篮球课余训练作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应当充分明确针对初中生开展课余篮球训练的重要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训练需求合理的制定组织方式,并对课余篮球训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1]张子豪. 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常见问题及对策——以绵阳地区中学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8(3).
[2]莫柯盛. 甘南州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卓尼县中小学生为例[C]// 2018.
[3]张磊. 中小学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单手肩上传球精准性的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J]. 体育教学, 2018, 38(5):13-14.
论文作者:吴超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课余论文; 篮球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学生论文; 组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