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那点趣事
高考,放在中国古代,和科举考试制度有些类似。在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一起来说说古代“高考”的那些有趣事。
古代“糊名考校”法,非常先进
古代“高考”的封卷制度相当严格,据说始于唐代,但真正形成制度并完善是宋朝时候的事情。
宋太宗淳化年间,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风气比较浑浊,教育考试这一块出现的弊病很多,很多人呼吁改革,就像今天不断完善高考制度一样。监丞陈靖具体负责这件事,他首先对考试封卷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糊名考校”法。考试时,一律把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都糊住,等阅卷完毕,成绩公布后,再拆卷。“糊名考校”法防止了考试舞弊行为,使科考制度更加科学,受到了社会肯定。有人说,这是现代高考封卷制度的“鼻祖”,一点儿也不为过。现在,高考封卷制度极其严格,题目一旦泄露,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后来有好长时间没有看见老崔,冯一余问保安老崔到哪里去了。保安说,老崔受伤了,他回家停车,停在小区的池塘边,打了滑,车子掉到池塘里,他差点淹死。幸好有巡夜的保安看到了,救了上来,脑子进了水,有点呆。
试卷书写漂亮,古代“高考”可加分
现代高考,哪门学科都要求字迹工整、美观、大方,尤其语文试卷。往往很多成绩不错的考生,字写得也很好。
在古代科举中,要想蟾宫折桂,除了具备深厚的经史功底、卓越的属文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的书法造诣,否则是不可能高中的。因而,书法是古代“高考”的“加分项”。
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专业是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这意味着未来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2]。
而古代考生在这方面更加出色,书法艺术堪称一绝。比如唐代的柳公权,是唐宪宗元和三年戊子科状元,柳体书风刚劲、有力。还有宋代的宋庠、文天祥,明代的杨慎、吴宽,清代的翁同龢、刘春霖等都是状元,他们的书法令人赞叹。
该功能模块的应用,主要作用于电力网络地图的制作,不仅能够向管理平台提供其内部的关系数据库,同时还带有专项、专业的函数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专用函数主要用以查询、统计、分析配电网络的线损情况,而数据库则是将所有涉网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记录等有关信息加以储存、备份并进行管理,为电网运行期间的监控、维护以及线损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由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所提供的网络数据结构,可用以分析10kV配电网的拓扑关系、网络接线。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在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3.73±14.52),运动功能评分为(54.74±25.3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1.28±8.39)分的日常生活能力和(36.47±22.98)分的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在高考场所周围有很多兜售考试用品的商家,考生万一没有带考试用具,马上买一套也能来得及。那么,古代考生们进了考场后,一住就是几天,碰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古代凭“浮票”进考场
现在,高考凭准考证入场,上面有照片、姓名、学校、身份证号等考生信息。古代考生进入考场,需核实身份,也要携带“准考证”。但由于古代科技落后,没有照片,画像也不能保证没有误差,只好用语言描述。比如,姓名:赖以尊。年龄:二十岁。体貌:中等身材,没有胡须。考号:治字三十一号。这就是准考证,古代叫“浮票”。
殿试可以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解,获得第一手信息,以便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医院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型管理学科,属于专业领域,对管理人员的各项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而在25年前的华西医院,相关部门的一项调研显示,医院在职干部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①槽孔孔壁平整垂直,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3 cm;②孔斜率不大于0.3%;③对于Ⅰ、Ⅱ期槽孔接头套接孔的两次孔位,孔中心深度的偏差值不大于墙厚的1/3,并保证设计厚度。
很多现代围观的“吃瓜”群众,看了那镜头都说会崩溃。因此,古代身体不好的考生都熬不过去考试,就更别提考中了。
考场“服务员”做小买卖泄题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 5 9 8年)的状元赵秉忠的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字迹隽秀,工整严谨。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
唐宋时期,考场氛围比较宽松,巡考人除官员外,还有军官、士卒帮助维持秩序,他们可以解决考生的燃眉之急,临时给考生兜售一些急需物品。比如,卖点笔墨、茶酒、菜肉之类,趁机赚点外快,据说是个美差,很多人走关系才能到考场服务。
(摘自《山西晚报》,文/郭志英)
看来,古代考场在管理上有很多漏洞,放到现在是不可能的事儿。
殿试,考察人文素养
古代“高考”体系中有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地点在皇宫大殿。考场上,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考生们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综合考察,最后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名次。武则天,山西人,据说她即将称帝时,曾亲自主持考试,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之多,连续考了几天。这次殿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资治通鉴》干脆抹杀了唐高宗主持的那次殿试,称殿试是武则天开创的。
通过查阅石门县地质图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等资料,发现新关镇、新铺乡与易家渡镇位于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的过渡地段,地质条件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区内存在众多石煤矿,采矿活动密集,该地段硒含量高与地质条件与采矿活动密切相关。
“童子科”少年班受重视
现在,很多大学都设有少年班,比如西安交大、中科大等高校,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地招收“数、理、化、生”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少年,进行重点培养。其实,这种选拔方式,古代就有了。
汉朝时,国力鼎盛,经济发达,政府很重视教育,每年都会破格吸收一些年龄在12岁以下的孩子到太学读书,并且免除一定的学杂费,如果学习好,还有一定的奖励。唐代,专门成立了“少年班”——童子科,规定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有些人说,这些孩子年少不经事,虽然有功名,却不能在治国理政上提供帮助。但政府认为作为人才后备力量,是一项长远工程,必须坚持下去,谁再阻碍,将受到处罚。这个做法和今天国家储备各方面的青少年人才是一样的,属于国家长期的发展战略。
有了准考证,考生们依次进入考场,考场条件很艰苦,不像现代考场那么宽敞,整洁舒适,一人一桌,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很多明清的影视剧里有考生会考的镜头,让现代考生好崩溃。明清考场叫贡院,贡院里没有座位,只有成千上万个单间,像“隔断”一样,空间很小,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按照换算,一尺等于33.33厘米,那就是大约长1.67米,宽1.33米,高2.67米。考几天,考生就在逼仄的屋子里呆几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这房间里解决。尤其晚上睡觉只能蜷着,个子高些的连腿都伸不开。考生进考场,也像今天考生接受严格检查一样,不准夹带,当时只能带书具、灯具和蜡烛。进去后,单间立马关闭上锁,考生在里面答题。
宋朝时,有个小才女还被童子科录取过。宋淳熙元年,一个名叫林幻玉的女孩应试,主考官考了大纲内的40多本诗书,她全部对答如流。孝宗皇帝得知大喜,特别进行了召见和嘉奖。
不能养、育者,政府给钱养之 教育之风盛行
古人认为只有考取功名,才会改变人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很多家庭不二的选择。尤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朝代,社会普遍重视读书,认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像当今家长高度培养教育孩子的观念是一样的。
隋唐时候,只要孩子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秀,就能有个不错的前程。有些人家经济非常拮据,舍不得吃穿,却舍得给孩子交学费,培养孩子读书,用砸锅卖铁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
宋朝时候,政府对公办的“重点学校”进行补助,每月每个学子能领到一些零用钱,并免费住宿和吃饭,连民办学校——私塾、书院的收费也很低廉。对于确实贫穷读不起书的家庭,有“不能养、育者,政府给钱养之”的制度。
不过,有时候他们也扰乱考场秩序。宋朝有个考生叫洪景伯,一看考题为“克敌弓铭”,顿时愣住了。这时一个巡查的老兵因为头天卖给他饭菜而小赚,看他为难,便趁卖给他东西时,提示到:某年某月,某太尉曾经仿照一把神臂弓又复制了一张弓,献给皇帝,皇帝赐名叫“克敌”。洪景伯心领神会,马上写了一篇赞赋。结果,他得到主考赏识,—举及第。
知识链接
所谓“科举”,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分科取士。科者,科目;举者,选官用人。这个制度从隋朝开始(公元605年),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结束,经历了1300年。在这期间,科举制度一直是古代统治者取士之正途。
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创建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时代的开始。到了唐代,科举制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自唐太宗以后,进士科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崇重,所以有众多士人趋之若鹜。受科举考试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推动,唐代科举考试内容日渐丰富,考试条规趋于繁密,科举在社会上真正占有了重要地位。
从唐中宗神龙(705-707年)以后,还形成了曲江宴会、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等科第风尚。当新科进士泛舟于曲江之上宴饮之时,请宫中教坊派乐队演奏助兴,长安城士女百姓争相观看,万人空巷,有时皇帝也登临曲江南岸的楼台观看,成为唐代京城的一大景观。这种风尚到唐玄宗时期更是盛行,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科举时代人们对科名的重视程度。
大家分析,A君的话之所以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是因为谎言太多,导致不成系统,无法自圆其说。也就是说,他给自己捏造的虚假信息太多,多得连自己都记不住。正是因为假话太多,记忆力严重超负荷,所以越发容易露出孔雀的屁股。事后,他发现自己某处说漏了嘴,为了挽回影响,又不得不搜肠刮肚编造另一通假话来掩饰。结果,他整天都生活在谎言中,成日为圆谎而忙碌而疲累而顾此失彼。这不禁使我想起很多年前某地查获的一个假官员的故事。这个假官,也是因为档案造假太多,导致自己都记不住自己是谁,后来终于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而东窗事发。
宋代科举在社会上的地位十分崇高,状元登第仪式风光无比,甚至有领兵数十万恢复幽州蓟州、班师凯旋都不可与状元相比的说法。
明清时期,科举发展得相当完备,政府对科举的推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社会对科举的重视也几近于顶礼膜拜的地步。
(摘自《中华读书报》,文/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