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在常规放射治疗中加入肿瘤放射增敏剂治疗方法)和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毒副作用(重度黏膜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III度骨髓抑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重度黏膜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III度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肿瘤放射增敏剂;鼻咽癌;放射治疗;临床应用效果
鼻咽癌患者数量近年来呈现逐年上涨趋势,鼻咽癌的发生与压力骤加和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1]。鼻咽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鼻咽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与此同时鼻咽癌给患者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影响。现阶段来看,治疗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方式是: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极易出现毒副反应,导致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基于此,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毒副反应显得尤为重要。有资料表明,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采取肿瘤放射增敏剂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毒副反应[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过病理组织确诊为鼻咽癌患者;(2)均为首次接受放射治疗者;(3)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远处肿瘤转移患者;(2)依从性差者;(3)语言表达不清晰者。实验组中有24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0.22±3.14)岁;病理分期:2例II期、26例III期、4例IV期;病灶分型:1例菜花型、6例溃疡黏膜下型、25例结节型。对照组中有25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0.18±3.23)岁;病理分期:1例II期、27例III期、5例IV期;病灶分型:2例菜花型、7例溃疡黏膜下型、24例结节型。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采用双光子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2 Gy,一星期照射5 次,连续放射治疗90d。实验组应用在常规放射治疗中加入肿瘤放射增敏剂(选用甘氨双唑钠,生产厂家为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20706;静脉滴注.按体表面积每次 800mg/m2,于放射治疗前加入到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充分摇匀后,20分钟内滴完.给药后60分钟内进行放射治疗;隔日一次,每周三次用药)治疗方法。连续放射治疗90d。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完全缓解为鼻咽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灶完全消失且消失时间持续28d以上、部分缓解为鼻咽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灶缩小超过50%且消失时间持续28d以上、稳定为鼻咽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灶缩小在50%以内且消失时间持续28d以上、进展为鼻咽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灶增大超过25%)、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毒副作用(重度黏膜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III度骨髓抑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鼻咽癌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重度黏膜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III度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鼻咽癌患者的发病部位较为隐匿(多为未分化癌或者低分化癌),加上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大多数鼻咽癌患者在确诊后已经处于中期阶段或者晚期阶段[3]。据资料显示,鼻咽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一年半左右[4]。治疗鼻咽癌患者的常用手段是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会给鼻咽癌患者带来一系列的毒副反应。有学者认为,可以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提供肿瘤放射增敏剂加以治疗,通过抑制鼻咽癌患者体内的靶分子阳离子的产生,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速度,最终减少鼻咽癌疾病复发[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重度黏膜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III度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使用的肿瘤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具有较为理想的亲电子效果,使得放疗过程中加速细胞的凋亡速度,另外,甘氨双唑钠还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进一步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正安.肿瘤放射增敏剂运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7):1309-1310.
[2]刘慧.诱导化疗、时辰化疗与调强放射联合应用对鼻咽癌患者生存情况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2122-2125.
[3]高劲,钱立庭,陶振超等.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鼻咽癌放射抗拒相关蛋白[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9):1333-1337.
[4]宋乐乐,马琳艳,陈根德等.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射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1):9-18.
[5]张秀春.第六届福建国际放射肿瘤学研讨会暨第27届中法放射物理与放射治疗质控培训班顺利召开[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11):1198-1198.
论文作者:杨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鼻咽癌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肿瘤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临床应用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