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调查研究_农村教师论文

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调查研究_农村教师论文

关于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困境论文,初中论文,农村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农村初中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场地逐步集中,办学条件也有较大改善。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初中办学面临着新背景、新任务,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农村初中学生群体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多种因素促使农村中学生群体分类趋于复杂化,给新时期的农村初中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研究农村初中学生状况,本研究选择了中部地区某县①的9所农村初中进行了调查,初步调研了特殊困境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明确了农村初中对特殊群体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呈现新特点

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是指在家庭、学习、身心发展等某一方面面临特殊状况,导致其在校生活遭遇到了较大困难的学生群体总称。文章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儿童等特殊困境学生进行整体研究。

(一)特殊困境学生类型多样化

农村初中学生中特殊学生包含着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群体和个体,呈现了多样化的复杂态势。在调查的9所农村初中里,从父母是否在身边的角度划分,留守学生是一个最为庞大的特殊学生群体,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面临着多种困境;从学生学业成绩优劣划分,初中学生中出现了较多的学习困难学生,每个年级各个学科都有相当数量学生达不到基本合格的标准,呈现为学习困难状态;从学生家庭状况来看,农村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学生家庭之间经济条件差异日益显著;从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来看,随着“随班就读”政策的落实,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看,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也呈增多的趋势,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在不同年级普遍存在。这些特殊困境学生类型,呈现了互相交叉、互相包含的状况,使得特殊困境学生情况更复杂、更特殊。

(二)特殊困境学生人数明显增多

调研表明,不同类型特殊困境学生数量日趋增加,组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特殊困境”学生群体。在调查的学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留守儿童身份的初中学生。不同学校留守学生所占的学生比例从13%到60%不等;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分别为15%、22%、40%左右。教师们一致认为“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多”;农村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大约5%学生家庭遭遇了变故;家庭经济条件明显困难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到8%。据班主任所谈的情况,每个班级平均有2—3个学生属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根据在9个初中的调查数据,特殊困境学生的总数在最近两三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如果去除内部互相交叉的情况,所谓的特殊困境学生已经总体接近50%,个别学校甚至超过学生总数的半数以上。调研结果表明,各个类型的特殊困难学生数量几年来均呈现增加的态势。

(三)特殊困境学生遭遇共同的发展困境

其一,学业成就问题突出。特殊困境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其二,情绪问题日趋严重。特殊困境学生的父母有的长期在外打工,有的家庭父母长期不和或忙于生计,和普通学生相比,他们更加缺少亲情关爱,特殊困境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更多的失落感和心理失衡。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认为,特殊困境学生往往比较自卑和孤僻,他们不太愿意与人主动交流,觉得很难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因此抑郁、不安、胆怯、孤独等消极情绪较多,尤其是女生表现更为普遍。

其三,行为问题多种多样。较多的特殊困境学生成为“问题学生”。教师们反映,几乎所有的“问题学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特殊困境的背景,他们表现出的行为问题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对抗性行为、人际冲突、欺负行为等。

二、农村初中对特殊困境学生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师在管理中对特殊困境学生“等闲视之”

1.对于特殊困境学生的特殊性“等闲对待”。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教师还没有顾及到各种类型特殊困境学生的特殊需求。访谈中发现,农村教师虽然意识到这些学生群体数量“的确有所增加”,但是,对特殊困境学生没有做到特殊对待。很多教师认为特殊困境学生“没有什么了不起”。有的教师认为“特殊学生总会有的”,有的则认为“特殊困境学生出现,是家长社会的责任,学校管不了”,还有的教师认为,这不过是初中学生的“青春期的状态”而已,过了这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总体讲,对特殊困境的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在等闲处之。

2.对于特殊困境学生的特殊问题“简单处理”。特殊困境学生往往伴随较多的特殊问题。尽管不同困境学生问题有所不同,但是,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初中教师在遇到特殊困境学生的特殊问题的时候要么“头疼医头”,满足于对问题的表面解决;要么“粗暴对待”,崇尚快刀斩乱麻式的管理方式。很多教师看不惯这些学生的“桀骜不驯”、“调皮散漫”,不认可他们对班级生活、教师管理的“格格不入”,看不起他们“考试成绩拉班级后腿”,特别是在发现学生“屡教不改”时,就在管理方式上演变成为“简单化处理”。因此,对特殊困境的学生往往采取“冷落”、“训斥”的手段,导致对特殊困境学生的管理无效、失败,并且形成了特殊困境学生更加消极对抗的恶性循环。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都承认自己对不喜欢的学生有“忽视和歧视”行为,表现为时常的责怪、厌弃,甚至讽刺嘲笑,个别教师还承认曾经“体罚学生,把学生赶出教室”等。

3.对于不同的特殊困境学生“趋同管理”。调研发现,很多教师仍然把学生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坏学生”。所谓“好学生”实际上是农村初中“成绩好”、“听话”学生的代名词。而成绩不好、不听话,“有问题”的学生都被统称为“坏学生”。特殊困境学生群体,很多人都被划入“坏学生”的行列。教师们共同的管理“经验”是,树立“好学生”标杆,要求所谓“差学生”要向“好学生”学习。管理中,时时刻刻拿所谓“好学生”作为标杆,较少考虑学生的差异和实际情况,把所有的“差生”、不同类型的特殊困境学生都看作是同样的学生,实施趋同管理。

(二)对教师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由于疏于对学生管理而造成许多特殊困境的学生厌学,成为问题学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要认清重要性,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村特殊困境学生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对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放任”从而导致管理无效的现象,危害极大、后果严重。对特殊困境学生管理不力,直接造成学生“感到十分压抑”,许多学生都产生消极情绪,相当数量的学生成为问题学生,一部分学生甚至转向校外寻找“包容、吸纳和同情”。逃避校园的结果就成为辍学的“骨干分子”,不仅其行为带有破坏性,处境也带有危险性,极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特殊困境学生的“失当”管理,不仅对学生本身的身心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不良的影响,必然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的推进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学生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体、大局,影响着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农村初中教师的足够重视。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教师管理出现问题:

其一,社会环境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应试压力”。为了学生出成绩,一方面农村教师要腾出绝大多数时间来保证上成绩,这就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管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成绩,他们对特殊困境学生、成绩不好学生只能信奉“严格管理”。强调教师在班级中地位、权力绝对化倾向,强调简单的规范和服从,逼迫“特殊学生”们就范,用粗暴的方式逼迫不同类型的学生统一到追求成绩的统一模式中来。所以,农村初中教师对特殊困境学生“等闲视之”,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压力使然,是无奈之举。

其二,农村学校学生管理机制不尽完善。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学生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没有协调运作,形成合力。对于特殊困境的学生,社会、家庭更是主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管理任务压在学校教师身上。特殊困境学生的问题本来大多与家教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多方任务化作教师一方的责任,势必极大地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压力。农村初中学校内部管理机构也不尽完善。农村初中虽按要求都设有主管校长,但是绝大多数属于“兼管”,并不做实际工作。农村初中教师编制紧张,一般无法设立类似城市学校政教处之类的专门学生管理机构;由于教学压力大,学校的科任教师也不介入学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管理,特别是对特殊问题学生的管理,目前实际上就是以班级为单位,主要由班主任老师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管理责任都落在班主任教师的肩上,在安全、成绩、争优等多种工作的巨大工作量中,“时间紧、任务多”是教师无法解决的矛盾。在“分身无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最重要的工作”,而放弃或部分放弃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跟踪管理。教师对特殊困境学生照顾不到、照顾不了,甚至无法照顾、不愿照顾都成为必然现象了。班主任教师对特殊困境学生实际上是“无力”而为。

其三,农村教师新形势下管理工作“能力不济”。不可否认,由于自身年龄、经历的局限,很多农村教师大多还不熟悉、不理解当前农村初中学生们特殊困境中的想法和需求,不理解甚至看不惯他们的种种“新潮”行为,加之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对于如何做好新时期学生工作,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特殊困境学生的管理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方式,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沿用以往的“简单”做法。同时,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影响下,一部分农村教师师德缺失、对学校工作不认真,也客观上造成了对特殊困境学生“漠不关心”。

三、关于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树立“平等尊重”的学生管理观念

教师要依据农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展开管理活动,以有效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特别要重点关注特殊困境的学生群体的需求。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都是有培养前途的”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遵循“初中学生是不成熟的,是处在成长期”的基本规律,客观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明确“陷于特殊困境的学生是需要特别关注、帮助的,也是完整而具有独立意向的人”,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切忌急于求成,避免急躁情绪,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要承认特殊困境学生的特别需求,帮助特殊困境学生取得发展和进步。

(二)探索“特殊对待”的学生管理方式

特殊困境学生都是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特殊问题的学生,农村初中教师要形成“特殊学生区别对待、特殊管理、特别扶助”的管理思路,在管理工作中要统筹力量坚持分类管理、分别管理、全程管理,不漏掉一个特殊困境学生,认真对待其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构建“因材施教”的管理模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实施有针对性的补偿计划,利用课外辅导,帮助其解决困难,树立自信,逐步提升学习成绩;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要开展献爱心、同学互助等活动,不但让他们渡过难关,也感受班级温暖,产生对未来的向往;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要格外注意避免涉及伤害学生,特别要注意他们的忌讳言语和做法,在充分顾及其心理敏感性的前提下进行管理工作;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帮助学生正视问题,寻找根源,配合积极治疗。

(三)完善“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体系

特殊困境学生管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因此,要积极探索建立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的管理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特殊困境学生管理教育网络。

(四)建立“能管善管”的学生管理队伍

一方面,要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设立专门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逐步改革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关注特殊困境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多渠道了解特殊困境学生的真实状况,全面把握特殊困境学生的特殊需求,以特殊路径及时解决不同困境学生的特殊问题;教师培训中增加相关内容,提高教师与特殊困境学生有效沟通能力。

注释:

①该县共有农村初中9所,学生人数5200余人。调研组分别对学生和教师、学校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文中引文部分一般为访谈内容的引述。

标签:;  ;  

农村初中“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调查研究_农村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