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趋势初探_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

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趋势初探_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

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及趋势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注: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徐辉教授自始至终的关心和批导,特此致谢!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问世,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比19世纪工业革命更为伟大的时代——信息时代。今天,计算机正在对工业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扩大其影响,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也不例外。在此之前,电子革命对教学的影响大多限于研究领域,或直接涉及计算机(如计算机科学)的高等教育领域。从70年代中期起,计算机真正开始对教育直接发生巨大影响,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计算机管理教学(CMI)、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CAEM)、教育信息处理、教育信息数据库、计算机教育、教学咨询等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各种应用蓬勃发展。在计算机的这些应用之中,又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中的涉及面最广,影响也最大,而且发展也最为成熟。它的兴起和发展,已经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教师的职能与素质带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为能更好地了解这一教育领域中的新兴事物,有必要先澄清一些概念和说法,比如什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教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又有哪些形式和特点等等。

计算机在教育中应用的飞速发展,导致了术语的使用混乱不堪。不同的人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这一术语来表示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都和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有关,但还是应该给出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首先必须明白,本文所要介绍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而不是研究计算机。但仅靠这样一个区分是远近不够的,因为要把计算机作为对象来学习,就需要计算机的帮助。另外,在依靠计算机辅助学习别的学科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学到计算机本身的重要内容,同时必须弄清,借助计算机来教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或终极目标并不是计算机本身。在一切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领域中,应当把计算机管理学习,如辅助评估、安排程序、管理档案、提出报告等,以及对各行各业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的深入探讨区别开来。因此,可以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样定义: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计算机及技术传导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这些被传导的信息可能是学习者必须吸收的实际信息(主要是教学内容),从计算机流向学习者,或者是有关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反馈,或者是学习者正在使用的模式的有关信息,或者是学习者与其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1]这样一个相对精确的定义就有可能为较详细地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一个概念性的结构。

教学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依靠各种媒介传导信息和帮助学习者对日益增长的知识进行条理化的过程。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介物,其主要优点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既快又准。那套用以控制信息的程序(Programme)可能相当复杂,然而其处理信息却如此神速,几乎是瞬时即现。这使得计算机能够接受学习者的种种应答,并按照教师或学习者的指令进行工作,同时,计算机还可以提供文字和图像信息,以及其它形象、生动的形式。此外,计算机还可控制和调节来自其他装置输入的信息,例如幻灯投影仪和录像机等。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计算机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一个结构装置进行下一个更复杂的课程计划,这就使得计算机能适应学习者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取得学习的进步。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许多模式,实际上这些模式又有些重复,而且它们常常是被结合使用的:

1.操练。这是最简单的一种CAI形式:使用计算机提供给学习者一系列的练习(事先由教师或其他人员设计、编制),要求他们回答。计算机按照程序进行应答处理,以决定它是否“正确”,同时并提供给学习者一个信息反馈。计算机辅助教学按照学习者的控制,提供一个不重复的循环操作手段。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来安排各种练习,随着答题的正确率和速度的提高,练习可加大难度;相反,如果出错太多,练习可降低难度。

2.辅导。正如前面介绍的操练那样,计算机不仅可用来显示学习信息,还可用于决定如何开始着手学习单元教材。为了编制CAI课件,教师们(或程序设计者)必须设计在不同情况下可与学习者进行对话的材料,同时还要考虑选定如何适合学习进程的标准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然后将这些规则编入计算机程序中,使计算机能模拟一个真正的辅导教师(即人工智能技术)。某些课题的内容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步骤一致,那么这种学习模式可能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3.模拟:学习的另一个侧面涉及到现场实习或实地观察。目前,教育和训练中依靠计算机设计、创造了不少的模拟方法,在学生不可能亲临现场实习时给他们提供逼真的经历。模拟教学可由实验室系统支持(造价比较昂贵)。也可能主要采用书面材料(但不够直观,效果不理想)。与其他设备和媒介相比,CAI模拟的优越性是计算机的控制灵活机动。在模拟的过程中,计算机同时还斡旋于学生与仿真系统之间,让学生进入角色,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时候就有点像玩仿真的电子游戏了,有一套游戏规则,还有裁判。必要时,计算机还能提供辅导。

随着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进一步现代化,教育领域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并广泛运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已成必趋势。发达国家也开始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初具规模,并日臻完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也开始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本国教育现代化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可以预见,传统教育的格局很可能会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为对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介绍几个较有代表性国家的情况,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提供一点借鉴经验。

(一)美国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类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普及,为美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970年只有34.4%的初中拥有并使用计算机,到了1975年这个数字已增加到58.2%。1983年的一个全国性调查表明:在美国85%的高中和42%的小学已至少拥用一台微机。1986年,公立学校每40名学生拥用一台计算机,198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15:1。[2]在拥有计算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已程度不同地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尝试,联邦政府和各种社会性的教育服务组织也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同时,还开展了对各级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培训。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也首先兴起于美国。这方面的第一个巨大成果是"PLATO"。这是伊利诺斯大学一群专业人员脑力劳动的产物。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最初版本是一个精致的终端,它带有与大型计算机连接的触摸感应屏幕。为PLATO开发的含数千种教材的课程库涉及了所有教学层次的广泛课题。教学方式基本是对计算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回答时可触摸屏幕的适当部位,或按下健盘上所需按钮便可。虽然PLATO系统其中一些课件质量很高,但也有一些平庸之作。1982年,微型计算机开始崭露头角,PLATO对此作出反应,把某些课件存入适宜于单台微机运行的软磁盘,开始涉足PC机领域。另一个,也是完全不同的软件开发例子是LOGO语言。这是70年代由西摩·帕珀特及其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的同事们研制的。这套语言的基础是教学,它具有直接制图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处理符号能力。最初的结果表明,它为广泛的年龄层次所理解的接受,现已被6岁儿童和大学生使用,并为试用的教学工作者所称道。由于微机的迅猛发展,LOGO语言也已开发了特殊版本以用于几种最流行的微机。与PLATO不同之处是:PLATO完全提供课题范围广泛的常规课程,而LOGO则向用户提供友好的、灵活的和易于控制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可广泛用于各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求解。

在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cott Foresman & CO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系统(软件)。[3]这套软件几乎囊括了中学阶段数学教育的所有内容。同时,软件还提供了丰富的面向学生和面向教师的试题库。由于其全面的教学内容,丰富友好的教学界面和简便易行的操作规则,在70年代广泛使用于从学校第八年级到第十二年级。虽然它早期只在美国被使用,但在80年代初期起,已被引入其他许多国家(我国的一些教育科研部门也曾引进这一软件,但仅限于对其的分析、研究,最终并没有向实际教学推广)。此外,美国的各个中小学还根据本校的情况,由教师设计、制作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辅助教学软件不是由专门人员编制,缺乏通用性和扩展性,有推广价值的并不多。

进入80年代中期,随着微型计算机进一步普及美国高等院校内也掀起了一场推广使用计算机的热潮(这次热潮被某些美国人炫耀为“高等教育的计算机革命”)。将计算机广泛用于教学过程,最主要的形式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呈现了许多教学形式。

首先,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史实、规则、原理,是学习语言规则、课程原则、学科要素的理想途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高等院校的教师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让计算机程序扮演苏格拉底式的角色,在不断进行的对话中连续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且几乎不向学生提供任何答案,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改进思维方法。被称“专家系统”的计算机程序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另一途径。这种程序已频繁使用于医学院的教学工作。学生不仅可以观察计算机是如何解决疑难杂症的,而且可以随时打断计算机的诊断过程进行插话,要求它解释其推理步骤以及说明得出结论的理由。这样,学生就获得了富有经验的“计算机医生”的指导,并能深入探讨各种问题。

另外,美国高等院校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在医学院,可以让计算机模拟一个活生生的病员,学生向它提出各种问题、从中获取诊断疾病的数据和信息。计算机还能模拟某些过分危险、过分遥远、过分昂贵或人类无法直接感受的环境,例如,通过计算机可以模拟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轨迹,从而了解引力运行轨迹的作用等等。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现代化,更适应了高等专业教育的个别化特点。

网络化是美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无机不联”正是当今美国计算机使用情况的真实写照。因为计算机联网,才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率。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创建于1969年。据1994年统计,该网已覆盖全美90%的计算机用户(美国所有高校均已加入这一网络)和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共联结了大约一百万台计算机服务器(不包括各种终端、工作站)和数千万用户。在教育领域,Internet也已大显身手,并继续大有作为。Internet不但拥有从小学一年级到当前科学最前沿的所有知识资源,还提供了在校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4]Internet还用于远距离教学,通过其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网络和瞬间千里的传输速度缩短了教育之间的距离,在纽约的教师可以同时为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学生讲课(中国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也可通过Ieternet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权威的指导)。同时,Internet也将在促进边远地区教育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美国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为本校或本社区教育服务的专门化计算机网络。学生、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教学科研中可通过网络获取、交流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完善的服务。中小学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也广泛建立起来了,每所中学都有其校内的局域网或和其他学校相联的网络。通过网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交流或者跨地区、跨学校教学。时至今日,美国依然是最多在教育领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国家。

(二)英国

英国可称为是一个把计算机用到教育中来的先行者。早在七十年代,政府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宣传和介绍,并付诸行动,积极支持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官方的大力支持和资助,是英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一个优势和特点。1978年,教育与科学部制定了第一个促进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等微电子技术的计划;1980年,人力服务委员会(ManpowerServices Commission)在年度的报告中强调了学校教育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同年,在教育与文化科学部的支持下,微电子教育计划(MEP:Microelectronic Educatiou Programme)正式实施;1981年、1982年和1984年,贸易和工业部三次资助学校购置微型计算机,与此相呼应,一个被称为“学校软件(Software—in—Schools)”计划也在1986年实施。[5]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运用于教学实际,政府颁布法令,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师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指导和培训。目前这项工作正积极而卓有成效地进行。

正因为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计算机在英国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体系。起初,一些中学购置了当时还比较昂贵的计算机只是为了给学生介绍这种高科技产品,有的学校则为了中学高年级同学的课外活动增加些新意。而时至今日,英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中已经基本上普及了计算机,它不仅能够应用于象数学、科学(即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一类的与计算有关的学科),而且还可以用于地理、经济、历史、语言和体育教学中,甚至艺术、音乐,也渐渐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在英国的中小学,计算机用于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与计算机,无学生参与。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中对CAI分析和准备。只有教师预先对教学软件内容和操作了如指掌,才能准确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使用的优势。

2.计算机控制学生。这主要是指由计算机向学生作概念上的说明或讲述一个实验过程,这往往是作为课上教师讲授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其作用类似于录像教学。

3.教师、全体学生与计算机。这往往是用于课堂教学,计算机充当教师的“助手”,用演示来说明一些概念或过程。由于计算机能模拟出许多实际上难以做出的模型和过程,因而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模型可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和准确。

4.学生控制计算机。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CAI形式。主要用来让学生做练习、做实验和其它一些课外学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教学的方向,独立地解决计算机给出的各种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发现和探索研究的能力。除单人单机由学生独立操作外,还采用了小组评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和操作复杂的软件合作更为有利。一般来说,两人一组是最佳的选择,可避免出现旁观者。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学生控制计算机,不是不要教师帮助,教师应该预先给出一个教学的大概框架和方向,同时给予操作的学生一些宏观的建议。

英国中小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的软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随机型软件。主要是一些有关教学演示与练习的软件,操作者往往是随意地选择,而计算机则随机地给出结果。许多数字问题与计算机游戏的内容往往被编成随机型。

2.模型软件。这里所指的模型不一定只代表某种二维或三维的几何问题,一个模型也可被用来代表一个物体或系统方面的一种形态。比如地理课中的各种地图;化学课中元素周期表等。

3.模拟软件。模拟往往是基于某种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其随时间改变的过程的模仿。比如生物教学中的池塘生态过程的模拟,它表现了植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既相依为命又相互制约,而且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在英国中小学教学中已开发使用的教学辅助软件达一千六百种以上。[6]不仅是中小学及高等院校,许多家庭也配置购买了计算机设备和CAI软件以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增长他们的知识。计算机技术——这一当代高科术的产物,已经促使这个岛屿国家古老的传统教育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进出贸易为主的商业国家,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加工工业发达,它的微电子和计算机工业居于亚洲“四小龙”之首。世界各大电子企业和计算机公司,如IBM、Intel、NEC、AT&T等企业的亚太地区子公司都设在这个国家。电子工业发展,带来了该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业的使用率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概是受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新加坡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也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有计划地先开展局部试验是新加坡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大特色。

1982年,政府派出一个观察团赴发达国家考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情况,这是新加坡在这方面迈出第一步。观察团的报告认为:在没有经过充分的多方面计划之前,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只能限于经验的介绍和局部的实验。教育部于1983年拟定并开始实施第一个小学阶段(三至五年级)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方案,实验主要确定CAI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效果和研究CAI软件开发、制作的可行性。实验之所以选择数学学科,是因为该学科的CAI在国外已取得肯定和积极的成效,而且数学CAI的软件比较容易从国外获得。实验方案采用WICAT(World Institute forComputerAssised Teaching)系统。系统包括一台小型计算机和25台学生用终端,以及一台打印机;辅助教学的软件以小学数学的个别训练和练习为主。1300名小学生参加了这一实验,同时对30名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事先短训和实验过程中的每三个月一次指导。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比传统的方式更有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实验中,学生和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新教学形式和教学软件均较适应。教育部决定,继续开展实验以观察其长期效果。[7]

在中学阶段,CAI方面的行动是从实验开始的。1986年,一个包括22台联网的微型计算机和400名初中生试验者在内的实验首先在一所公立中学进行,实验目的有二:(1)确定个别辅导、模拟和问题解答不同形式CAI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测试计算机网络较之单台计算机进行CAI有何长处和优势;实验内容涉及中学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理学科目。经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各种CAI实验,新加坡取得并积累了本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相应软件设计开发的经验。并飞速发展。

在课堂外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的机构是新加坡科学中心(Science Centre)。在科学中心对外开放的展示厅中,IBM—PC机上连续不停地运行一些科普知识方面的演示软件,如能量测试、能量守恒模拟或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等等(当然参观者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选择不同内容的软件)。

同时新加坡还注重对教师的训练指导,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中的计算机培训计划(Education's Compnter Education Plan)用于对教师的职前和在职的计算机培训。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让教师认识到CAI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且拥有足够的CAI方面知识在自己的教学中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且是每个课堂都必须要用的工具。培训计划内容包括:教师学会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能用于CAI);学会使用流行的各种CAI软件和用于学生成绩管理方面的软件。

同时社会各界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支持对新加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更起了锦上添花的促进作用。新加坡计算机联合会和新加坡全国计算机理事会与1986、1987年共同主办了中学生和大学预科生(students in pre—university)自编软件的比赛(其中包括CAI软件)。美国IBM公司则向新加坡科学中心捐赠了一个包括20多台联网的微机、一套网络版教学软件等在内的计算机实验教室,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培训。

(四)泰国

泰国是东南亚受西方影响最小的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权和统一的宗教信仰使这个国家看起来非常宁静。虽然和外界的交往相对较少,但泰国还是按照现代化的目标来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早在1964年,当泰国拥有它的第一批计算机(一台IBM1620型和一台IBM1410型计算机)时,就在高等学校中开始了计算机教育。在最近的五年中,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以及计算机性能价格比的提高,泰国的计算机拥有大大增加,计算机在各方面其应用纷纷开展。为了管理和协调全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泰国成立了首相办公室下属的全国计算机委员会(NationalComputer Committee),来监督全国的计算机使用情况并为国家制定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划。为了对付美国制定的计算机软件限制出口政策,泰国科学技术和能源部(The Ministry of Science,Technolohy andEnergy)和全国电子与计算机中心(The Nationsal Electronicsand Compnter Centre)于1987年制定了一个发展本国计算机软件作业的计划,开始自力更生地发展计算机工业。[8]

计算机在泰国学校中的应用也算早,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泰国第一个在大学间实现计算机联网(首批加入网络的有四所大学)。1985年之后计算机开始大量进入中学,1985年全国1672所学校超过60所有了计算机;1986年的调查表明,92所公立高中共拥有了计算机688台。很多学校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使用计算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MIS)和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9]

在把计算机推广到高中去的计划中,隶属于教育部的增进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The InstitnteforPromotionofTeaching Science andTechnology:IPST)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的角色。1987年,IPST的计算机小组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高中数学和科学课程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发展计划。小组成员由九名数学教师和十名物理教师组成(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能熟练使用BASIC、Pascal、Fortran等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同时选择了九个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主题来开发CAI软件。数学包括几何作图、双曲线、抛物线和反函数、三角函数等;物理主要集中于原子物理、核物理方面,比如:光电效应、Thomson's实验、Rutherford's阿尔法射线散布实验和氢能量标准实验等等。物理小组的成员还研究怎样把计算机和物理实验中的其它器材结合起来,比如用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光电阻,进行检验光强度反平方根定律的实验。该小组编制的CAI软件都在一至两所中学进行试用。

除了官方进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工作之外,许多中学里的教师也开始了CAI软件的开发。一所位于曼谷附近的名为"TriamUdomSu-ksa"的中学,在那里三位数学教师自己设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用于数学教学的CAI软件。在实际运用中和推广中,获得了同行和校方的肯定和支持。

重视教师培训是泰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增进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IPST)同时也承担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在职培训工作。并开设了两门课。1986年,IPST和六所师范学院合作,设计教师在职培训的计算机课程。此外,IPST还分别在1986年和1987年举办了两次专门的教师计算机知识在职培训的研习会(seminar)宣传和交流在数学和发理学科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经验。1986年9月,IPST还为那些有兴趣或已经开始CAI方面尝试的教师举办了一个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另外一个数学和自然科学CAI软件交流中心也已在筹备之中。

泰国师范教育部门同时也很重视师资的职前培训。教育部下属的10所师范学院从1985年起开设了学制两年的计算机专业,360名师范院校学生参加了第一期的学习。一些职业技术学校(那里毕业的学生最终很有可能去学校当教师)也先后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课程分为两大部分:信息管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工业技术(主修电子技术,辅修计算机)。

以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的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泰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情况和发展的特点,之所以选择介绍这四个国家,是因为它们能比较全面地代表当今世界各国不同的发达水平和类型,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这四个国家有着各不相同的经济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同时在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也都各自制定和采取了符合本国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政策和具体做法。因此在综合和总结以上四国CAI发展的现状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难从中管窥到并总结出当今世界的CAI发展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首先,总结以上四个国家CAI的现状,可以看到国外或世界性范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现状和一些尚待努力的地方:

第一,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至今,计算机辅助教学经历了一个由尝试、兴起到蓬勃发展的过程,这无疑是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一个巨大进步和质的飞越。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CAI已经取得了非常的成绩,尤其在发达国家,由于计算机技术兴起、发展于斯,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尝试也较早,在各级种类的学校中,都进行了程度、形式不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获得较好成效;并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整套开展CAI的理论体系。同时,全世界范围的高新技术的日新的异和教育现代步伐的加快,各国的CAI都将跃上一个薪的台阶。

第二,全世界都非常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都不损余力地支持本国CAI的发展。通过制定各种法令法规,以及各种倾斜性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和天持CAI的健康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或向学校提供赞助,帮助发展,或提供CAI设备,如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等等;此外,各级学校和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大都抱合作或支持的态度。有的学校组织力量,自己开展CAI的尝试和实践,鼓励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大部分教师都积极配合各种CAI实验,为实验创造条件,同时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索,有些尝试和实验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为今后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三,虽然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进:

1.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一般都以一台计算机作为一个工作单元,多个工作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影响了信息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程度以及计算机使用效率的提高。此外,计算机在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时,和其它教育手段、技术和设备的结合或联系不够。

2.CAI软件不够丰富。目前,一些较好的或形成系列的辅助教学软件都是由专门的软件开发部门制作,这些软件与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联系不够紧密,难以适应千差万别的实际教学过程;由学校或教师自行开发的软件不多,质量上乘者更寥寥;流行的CAI软件内容多以理科或计算机教学为主,社会科学除外语之外,几乎没有好的CAI软件;CAI软件形式不够多样,多以个别练习为主,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教师培训相对落后。大多数教师不具备计算机操作和开展CAI所必须的知识,这个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虽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但远水不解近渴,在职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和CAI技术指导依然差强人意。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虽然不同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它们都处于世界的进步潮流之中,无论哪个国家都想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且将更广泛地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深入开展已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以下趋势。

1.CAI渗透至所有教育学科,所有教过程。随着CAI技术的成熟,无论是在幼儿园的活动室还是高等院校的课堂,计算机将成为一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无论是中小学文理各科的教学,还是高等学校的教学观念,CAI都将发挥无以论比的优越性。同时CAI的模式也日趋多样,训练、辅导、模拟等模式将被有机的运用到各种合适的教学过程中去。

2.网络化将是CAI发展的一大趋势。网络化是世界计算机发展的主要潮流,目前在一些专业领域已经实现了全部门的计算机联网;Internet等各大计算机网络的用户也且益增多,计算机用户将更方便的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CAI也不会例外,教室与教室、实验室与实验室、学校与学校、国家与国家最终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网络,教师与学生可以足不出户进行教学、交流和讨论,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计算机和CAI网络将把各国的学校和师生联结一起,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3.多媒体是CAI发展的另一主要趋向。随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的快速提高,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存储工具的发明以及各种人机界面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大批量的声音、图像信息将变得随心所欲。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学生不仅仅听到或看到各种信息,而且可以进入到学习内容中去;地理课将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风土人情;历史课将走入的时间道,重温历史事件;实验课将真实再现遗传变异、原子裂变……总之,教学中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隔裂,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脱节的情况随着多媒体技术在CAI中的推广运用一去不复返。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教育史上自发明使用教科书以来最大的一次进步和变革,它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在实际运用中,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将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人类几千年的教育事业会因为计算机和CAI技术而重振并飞速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注释:

[1]《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2卷,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24页。

[2]周保利译:《计算机在美国中小学的普及》,载《电化教育》1992年第6期,第51至52页。

[3]Preparing ASEAN for the Information Contury:AComparativeStudy of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on Computers in Science andMathematics Education,UNESCOPrincipal Regional Office forASIAand the Pacific,Bangkok,1991,第24页。

[4]倪群:《Internet的过去、现在》,载《中国计算机报》1995年第8期,第99至100版。

[5]季涛:《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在英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载《电化教育》1994年第8期,第35页。

[6]同上,第36页。

[7]PreparingASEAN for theInformationCentury:ACmprautive Studyof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on Computers on Science andMathematics Education,UNESCOPrincipal Pegional for ASIA andthePacific Bangkok1991,第112页。

[8]同上,第122页。

[9]同上,第124页。

标签:;  ;  ;  ;  ;  ;  ;  ;  

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趋势初探_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