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创新之道研究
王婷婷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日报社,安徽 六安 237000)
摘 要: 新闻采写是报纸新闻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报纸媒体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报纸媒体必须创新新闻采写技术手段,始终保持报纸媒体的竞争优势。本文分析探讨了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报纸新闻采写创新之道,期望对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媒体融合;报纸新闻采写;创新
一、引言
媒体融合时代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新闻资源通融、新闻内容兼融、新闻传播互融的媒体发展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报纸媒体要积极探寻转型发展之路,保持和增强新闻采写的专业优势,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体现新闻工作价值。
二、创新报纸新闻采写技术,提高新闻采写效率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报纸媒体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创新报纸新闻的采写手段和技巧,提高新闻采写效率,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1]。具体创新路径如下:其一,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新闻工作者可利用智能手机及时采访新闻当事人,完成录音、照相和摄像等工作,并利用互联网、电脑等工具,快速撰写、上传新闻稿件,提升新闻采写工作效率。在受外界条件限制时,新闻工作者可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视频采访、语音访问等方式收集新闻资料。如,在报道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事件时,由于大部分报纸媒体的工作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达到新闻发生地进行采访,所以可依靠网络来获取新闻资料,辨别新闻资料的真伪,进而撰写新闻稿。其二,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报纸媒体要开通官方网站、手机APP等,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精品客户端,推出耳目一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如,人民日报三维动画《刻度上的五年》,运用了三维动漫、视频、图解等表达方式,将原本刻板的政治新闻报道转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2]。
三、创新报纸新闻采写视角,保证新闻报道深度
媒体融合时代下,报纸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运用多维、侧向的采写视角,提高新闻稿件采写质量,始终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在新闻采写中,新闻工作者可从与事件相关联的人事物出发收集资料,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采写,深入探究新闻事件本质,揭示新闻报道的传播意义。如,在采写有关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新闻时,报纸新闻工作者要转变习惯于报道事件危害程度、发展情况的做法,而是要深入到现场采访与此事件相关的人员,从不同侧面出发收集资料,再从多个视角揭示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制造者的心理特点、动机和意图,使新闻报道起到警示社会公众,防范类似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再次发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报纸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四、创新报纸新闻采写技巧,提高报纸新闻吸引力
媒体融合时代下,报纸新闻工作者要结合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创新新闻采写技巧,以增强报纸新闻的吸引力,赋予报纸媒体发展活力。报纸新闻工作者要针对当前受众碎片化的阅读特点,用简洁、清晰、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对标题用词和语意深思熟虑,满足受众快速从标题中获取所需信息的阅读需求[3]。同时,新闻工作者还要自觉维护新闻生态环境,抵制低俗、媚俗的低质标题,不能将低质标题作为博得受众阅读兴趣的手段。此外,新闻工作者还可以用超文本语言、可视化语言等技术,撰写新闻稿,使各种新闻资源与文字之间交相辉映,消除单纯文本报道的枯燥感,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实践。深入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思想政治授课中应以本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把握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展特点并进行积极引导。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
五、创新报纸新闻采写思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报纸新闻采写要重视网络平台的有效应用,转变传统的采写思维,将网络平台作为新闻取材的来源之一,形成网络采写思维,从多角度出发采写和报道新闻,进而提高报纸媒体的竞争力。基于网络平台的报纸新闻采写思维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借鉴新媒体新闻采写优点。新闻工作者应分析掌握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的新闻采写特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在新闻内容撰写时做到言简意赅、吸引读者,再适当配上图片,以增强报纸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保证传统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中的话语权。二是保持严谨的采写作风。报纸新闻工作者要加强新闻采写作风建设,不要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而采写价值不高或庸俗的新闻,严格约束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同时,报纸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可引入正面的、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使新闻报道内容接地气。三是挖掘网络新闻的采写价值。报纸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政治信念,提高新闻敏锐度,能够在海量的网络新闻中收集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采写素材,如采写网络平台上受众关注度较高的新闻话题,亲自到达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掌握最为真实、全面的采写资料,进而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使受众更加全面地获取新闻信息。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报纸媒体作为发展历程最长的传统新闻媒体,必须与时俱进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应对媒体融合时代带来了严峻考验。报纸媒体要重视新闻采写转型,创新新闻采写技术、采写视角、采写技巧和采写思维,不断提高新闻采写质量,保证新闻报道的深度,巩固报纸媒体在媒体行业中的地位。
做好舆情监测是企业舆情危机防范阶段的首要一环,企业借助新媒体进行舆情监测须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做好正面信息监测,通过信息搜集,获得由各种渠道反馈的有关企业的信息,包括公众喜好,产品销量等等。帮助企业获得消费者对企业的相应评价,并对目标消费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及时自我调整,更好地挽留消费者,吸引更多消费人群。二是进行负面消息控制,负面消息出现,无论负面消息有多小,都要进行即时性的评论,在微博、微信、贴吧等场域发布消息,通过发帖、跟帖等形式,及时回应或反驳反面声音,消除疑虑,同时发布正面观点,使网友听到多个主体发声,而不仅是一个声音。通过对舆论进行引导,改变舆情走向。
参考文献:
[1]李平.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写的转型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9(6):93-94.
[2]齐鸣.报纸新闻采写方法与技巧探讨[J].新闻传播,2016(6):104-105.
[3]杨西子.基于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途径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5):142-143.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072-01
作者简介: 王婷婷,女,汉族,安徽六安人。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标签:媒体融合论文; 报纸新闻采写论文; 创新论文;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日报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