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但两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良好,因而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关键词】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放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84-01
食管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当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正常的吞咽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威胁,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放射性干预,即放疗,但是单纯的放疗多数情况下很难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关研究指出,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良好,因而我们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旨在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共8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同时不包括依从性较差者;80例患者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80例患者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7.5~71.5岁,平均年龄(60.73±2.28)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8.5~72.5岁,平均年龄59.84±2.16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对患者病变处采用直线进行照射,同时对患者照射野进行严格控制,宽度在6cm左右,长度在3cm左右,照射方法可以从前后对照射逐渐演变为斜野对穿照射,1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2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采用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放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方法为,在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并将导管根据实际情况进入到患者的靶血管,后进行血管造影,对于患者肿瘤情况进行探查和确认,然后在患者的靶血管进行血管灌注化疗,化疗用药包括60mg顺铂(DDP),60mg羟基喜树碱(HCPT),500mg氟尿嘧啶,200mg醛氢叶酸[2]。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价其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肿瘤病灶消失,且在1个月内未出现复发的现象,定为痊愈;经治疗患者肿瘤病灶大小减小超过一半,改善情况超过1个月,定为显效;经治疗患者肿瘤病灶大小减小不超过一半,但没有出现其他病变情况,定为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改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加显效率加有效率。同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20例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2.5%;对照组13例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10.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1例纳差,2例呕吐,2例口腔炎,并发症发生率15.0%;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纳差,3例呕吐,2例口腔炎,并发症发生率17.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为12.53,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食管癌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中晚期食管癌在临床中尤其多见,因为该病的发病部位特殊,多数患者在初期出现症状后常常或误认为胃肠道和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因而忽略该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症状越发明显,此时进行诊疗时一般已经到中晚期,此时如果再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我们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首先征得患者同意,以此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放射性治疗的过程中很难使药物的效果真正的渗透到病变处,因而效果常常不理想;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通过导管介入对于患者的病变处主要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的灌注,使得抗肿瘤药物的针对性更强,同时避免因为单纯放疗照射的盲区,而无法起到治疗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和放疗进行联合,则可以互相发挥优势,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增强作用,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结果表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良好,因而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陆意,董陈,沈琳,等.奥沙利铂+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4(08):137-138.
[2]饶创宙,张琛,杨璐,等.尼妥珠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Ⅱ期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14(11):245-246.
论文作者:张新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患者论文; 食管癌论文; 晚期论文; 动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差异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