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琴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 福建三明 365400)
【摘要】目的:探讨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改善产后母婴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全程陪伴责任护理。结果:研究发现,应用全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实施全程陪伴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分娩过程的安全性,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适合大力推广。
【关键词】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母婴健康;产后出血;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12-02
多数孕妇在临产时易出现恐慌、紧张等异常焦虑情绪,阻碍分娩的顺利进行。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孕妇助产护理过程中实施全过程陪伴具体责任护理模式有利于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缓解各种消极情绪,保持轻松的身心状态[1],完成整个分娩,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因此,本文研究了全程陪伴具体责任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结果较好,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科室从2016年1月—2018年8月产检以及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所有孕妇的年龄均在22~36岁之间,平均(31.52±7.44)岁;孕周在35~41周之间,平均(36.72±2.31)周。现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并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临床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助产护理干预模式,包括指导孕妇正确呼吸用力,检查、记录产妇宫缩及胎儿胎心。
1.2.2按照实际需要给予实验组孕妇全程陪伴责任护理,具体内容为: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中全程陪护,(1)分娩前,为产妇及家属详细介绍分娩注意事项,多做沟通交流,掌握孕妇具体特征,严格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妇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产前健康指导,尽量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同时还需指导产妇家属不断鼓励关心产妇,使其保持平和的状态。(2)分娩过程,助产人员需监测、记录产妇的宫缩频率以及宫缩强度,进行严密分析,第一时间监听胎儿胎心,密切注意胎儿的情况。(3)分娩后,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出血状况,关注新生儿是否出现窒息情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配合做好后期处理工作,保证在分娩过后母婴双方均能得到优质的看护照顾。(4)恢复期,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强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在密切观察产妇身体症状,分析产妇实际恢复情况,在能够进行康复训练的第一时间告知产妇,得到产妇的认可及重视。在后续的日常活动中合理安排运动康复项目并适当加大运动量,保证产妇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尽早恢复健康[2]。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分析新生儿情况,同时使用医院内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护理满意度,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应用全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均大大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讨论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身心状态会给产后自身恢复及新生儿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临产孕妇在产生缩宫疼痛的同时担忧胎儿情况,极易产生焦虑不安、恐惧害怕等消极情绪,导致体内儿茶酚胺明显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正常分泌受阻,出现宫缩乏力,延长生产时间,增加产妇痛苦。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产科研发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叫做全程陪伴具体责任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要求相关助产士对于产妇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护理干预贯穿整个分娩环节,转移产妇的注意,减轻宫缩疼痛,降低产后出血的出现率[3]。研究发现,接受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的实验组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产妇会阴侧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概率大大减少,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
综上所述,应用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配合导乐分娩能够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提升分娩的安全性,保证产妇及新生儿双方的健康,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阳阳.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对孕妇进行助产护理的价值评价[J].当代医学,2016,14(10):41-42.
[2]艾比拜•麦提尼亚孜,古丽尼沙汗•买吐送.孕妇助产护理的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07):70-71
[3]尤俐.孕妇助产护理的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应用效果[N].护理学报,2017,14(01):55-57.
论文作者:吴爱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产妇论文; 孕妇论文; 模式论文; 全程论文; 新生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产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