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内部屈折及相关的语言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屈折论文,汉语论文,理论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传统语法通常把语法学分为形态学(morphology)和句法学(syntax)两大部分。形态学研究的是关于词的语法类别的问题,包括词的变化和运用词头词尾构成不同类别的新词两部分内容。
对于汉语中词的形态,中国语法学界曾有过各种不同的解说。解放前,中国学者一般都接受西方某些语法学者的观点,认为汉语是无形态的词根语。解放后,自从苏联汉学家康拉德提出汉语有形态的说法后(康拉德,1954),中国大多数学者又认为汉语是有形态的。50年代的那场词类问题大讨论,其成果之一就是语法学界对汉语形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挖掘出不少被人忽视了的汉语的形态。这些形态包括下面两种:
1.重叠:看——看看热闹——热热闹闹
2.附加:其中又包括三种:
A加前缀姨——阿姨师——老师物质——反物质
B加后缀我——我们石——石头桌——桌子
C加中缀胡涂——胡里胡涂拿出——拿得出
关于上述两种词的形态,语言学论著中多有论及,而且认识也比较一致,本文不再赘述。至于汉语中存在的另一种词的形态——内部屈折,尚无人做过完整论述。与西方语言比较,汉语中词的内部屈折不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表达的语法意义方面明显不同,挖掘汉语这些语言现象,深入探讨其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特殊性,对于准确地理解汉语的特点,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汉语词的内部屈折
内部屈折(internal flexion)是词形变化的一种,指用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换方式构成语法形式的一种语法手段。语音变换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在有声调的语言中还可以是声调。闪语系的诸语言中广泛使用这种手段,如阿拉伯语的词中只有辅音是固定的,元音可以变换,并用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有的语言并不广泛使用这种手段,如英语中有几个名词用元音的变化构成复数的语法形式:
foot[fu:t]——feet[fi:t] tooth[tu:θ]——teeth[ti:θ]goose[gu:s]——geese[gi:s]
还有的动词利用辅音的变化来表示时态的变化:
spend——spentlend——lentbuild——builtmake——made
汉语则主要利用声调的变换这种内部屈折表示某些特定的语法意义,如陕西商县方言,用声调的变换构成人称代词的数的语法形式:
内部屈折必须是利用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换所构成的语法形式;而且这种语法形式,必须表达某种特定的语法意义。根据内部屈折的定义,我们对普通话和山西方言进行了研究,发现汉语中存在的内部屈折,还包括以下几种:
(一)利用音长和声调的变化构成的内部屈折
山西万荣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的区别就是通过改变音长和声调表示的:
(二)利用韵母的变化构成的内部屈折
山西霍州方言的“小称变韵”就属此类。所谓小称变韵,是指表示一般物体时用基本韵母,而在表示小的物体时,用的是另一套韵母,即小称韵母的语言现象(田希诚,1992)。如“木锹”的“锹”韵母是
斜杠前表示的是一般物体,用基本韵母,斜杠后表示较小物体,韵母变成小称韵母。
(三)利用改变韵母又改变声调的复合方法而形成的内部屈折
山西洪洞方言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就是利用这种复合变音法来显示的(乔全生,1996):
第一二人称的单复数变化用的是词的内部屈折,其中包含了韵母的改变和声调的改变,第三人称的单复数变化用的是内部屈折和附加法的结合,这种内部屈折是源于“我家”、“你家”的合音,第三人称的合音尚未完成。
(四)利用声调的变化构成的内部屈折
有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的显著特点。在汉语方言中,利用声调变化构成的内部屈折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现象比较常见。如山西永济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的变化:
普通话和山西方言在表示词的事物义和动作义对立时,都有利用声调的变化来表示词性改变的内部屈折形式。
普通话例:
这种用改变字的读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方法古代称之为“破读”,其实,破读所反映的正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词的内部屈折。
总结汉语构成词的内部屈折所使用的语法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它不同于英语的一些特点:
1.英语构成词的内部屈折一般利用的是元音、辅音这些音段音位的变化,而汉语则除了利用音段音位外,还利用音长、声调这些超音段音位的变化构成,手段较英语为多。
2.英语词的内部屈折其构成单一,要么改变元音,要么改变辅音,排斥同时使用,汉语的内部屈折构成可以使用单一的手段,也可以使用复合手段。
二 汉语词的内部屈折的实质
跟印欧语言相比较,汉语最明显的特点是缺乏词的形态变化,因此,西方语言学家在对世界语言进行形态层面的结构类型的划分时,把汉语划分到“词根语”的类型中去,这对我们认识汉语的特点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分类方法的不足是仅用一两项特征无法全面涵盖汉语的特点。中国语言学界对汉语中的词形变化向来重视不够,除了汉语本身缺乏词形变化这一客观原因外,还有受西方传统语法和语言分类影响的主观原因。既然承认汉语是词形变化严重缺乏的“词根语”,那么对汉语中存在着的一些形态变化也就视而不见了。在中国现代语法的开创时期,以模仿著称的《马氏文通》唯独在讨论到汉语中“名字辨音”、“动字辨音”这类通过词根内部语音变化改变词性和语法意义的语法现象时,没有仿照西语中的“内部屈折”而把它看成形态变化(《文通》1.4,5.1)。
根据形式和意义的辩证关系,任何语法形式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法意义,汉语中不同形式的词的内部屈折其相对的语法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以往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通过对所掌握的语言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汉语词的内部屈折相对应的语法范畴有:
(一)代词“数”
普通话和部分方言里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但是,山西方言南区的某些方言点的人称代词有这类范畴。这些方言在表示人称代词“数”的语法范畴时所使用的内部屈折又各有特点,如前所述,万荣县的人称代词的单数和复数的变化是通过元音时位的变换来实现的,单数用短音,复数变长音,而洪洞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利用改变韵母和声调这种复合的方式来显示的。
(二)代词的“格”
普通话和许多方言中都没有“格”的语法范畴,山西方言中区人称代词的“格”范畴普遍存在,如太原、榆次、寿阳、榆社等方言,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主宾格采用基本韵母,而所有格则通过改变音节的韵母内部屈折来显示:
汾阳方言第一二人称代词单数作主宾语与作定语(限于亲属称谓)的形式不同(宋秀令,1992),作主语时,第一人称用“俺”
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狭义的所有格的形态变化。
(三)动词的“态”
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它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客体在句子中表达方式的不同。一般谈到态,主要指主动态和被动态。普通话中通过动词的内部屈折构成的态,不表现为主动与被动的对立,而表现为自动与使动的对立,如:
吐 t‘u[214](自动)饮 in[214](自动)
t‘u[51](使动) in[51](使动)
倒 tau[214](自动)
tau[53](使动)
山西方言中这种自动与使动的对立现象普遍存在,下面是寿阳方言的例子:
跑 p‘ou[214](自动)
p‘ou[51](使动)(使快速滚动)
连 lei[33](自动)
lei[53](使动)
烧 sou[33](自动)
sou[51](使动)(使发红或失去色彩)
(四)区分词性,构成新词
随着语言的发展,词义不断引申,某个词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意义和新的语法作用。为了区别原来的意义和语法作用,要求在读音上表示出差别来。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就是“破读”这种词的内部屈折产生的客观原因。它也是音变构词的一种手段。普通话中这类内部屈折构词的现象大量存在,如:
第一组表示名物义(名词)跟动作义(动词)之间的变化,第二组表示性状义(形容词)跟动作义(动词)之间的变化,第三组表示性状义(形容词)和名物义(名词)之间的变化。以上“破读”利用的是声调的变化,还有的词性转变利用声母和韵母的变化构成:
(五)表示名词所指形体大小的变化,构成新词
山西霍州方言特有的小称变韵现象这种内部屈折跟语法范畴无关,仅仅表示词汇意义的变化,所以也是音变构词的一种形式。表示形体大小的变化,普通话中最常用的手段是儿化,普通物体用基本韵母,较小的物体则用儿化韵。霍州方言没有儿化现象,在表示物体形体大小的不同时,采用改变韵母的内部屈折。
三 汉语内部屈折的特点
纵观汉语词的内部屈折,我们发现与形态发达的语言比起来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广泛性不足
汉语的内部屈折形式多样,表达的语法范畴也比较丰富,但是它的广泛性不足,即在具体的方言中,或是有甲或是有乙,不是广泛而均衡的分布。特别是普通话中,代词的格和数的变化没有了,只剩下了表示词性改变的“破读”现象。
(二)汉语的内部屈折趋于消亡
从方言中存在着的诸多内部屈折中,我们可以推知,古代汉语是一种有形态的语言,只是由于语言系统中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的发展变化,使得内部屈折逐渐减少,走上了一条消亡之路。首先,虚词的出现导致了格和数的内部屈折的消失。例如表复数的助词“们”的出现是导致人称代词数的内部屈折消失的原因。普通话中人称代词并无数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的复数用助词“们”来表示。山西忻州方言中,人称代词的复数既有用内部屈折的综合性手段,又有加助词“们”的分析性手段,第一人称代词“我”单数形式是
忻州方言人称代词复数这种内部屈折和附加式的共存现象,正好反映了助词“们”排挤内部屈折的语言事实。另外,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变化也导致了内部屈折的减少和消亡。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声、韵、调)的发展趋于简化,许多原来异读的字音,到了现代只留下了单一的读法,没有“破读”现象中本音和破读的区别了。如“易”,容易义(形),本读入声,变易义(动),破读去声,现代则都读为去声,这是入声韵尾消失的结果。同类的字还有“足、食、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