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论文_李海洪 李海霞,蒋衍斌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论文_李海洪 李海霞,蒋衍斌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亁丰镇中学 16480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宝泉镇中心学校 16483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润津乡中心学校 164804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导入时要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偏离重点,生搬硬套的做法,而是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所学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做铺垫。

关键词:导入的误区 导入的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

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就英语教学的导入这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

1.时间过长,喧宾夺主。英语课堂导入花费时间过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过分地渲染导入部分,只会浪费后面教学主要部分的时间。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

2.偏离重点,中心不明。有些英语课堂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误导学生。

3.生搬硬套,过于牵强。有些英语课堂对于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同一教材、同一内容采用相同的导入方法,却无法达到同等的教学效果。而有些课堂对同一个班级总是使用几种老套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里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针对以上所列举的几大误区举例探讨一些解救方法。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1.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借助影视片和教材里的插图,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其语境、产生心理共鸣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乐意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协作、会话。并且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几分钟的导入就能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并且不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2.根据学生认知,设计生活化提问,在导入中导出活力,建立概念框架。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实践,抓住知识相互交叉的机会,导入新知识,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本课的中心。抓住生活中的机遇,让生活实践的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能让学生更快地感知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他们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引导他们用学过的英语知识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得出结论,在他们的独立性得到肯定的同时,实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3.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适宜的导入方法。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如:一般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配合的合作项目;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教师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赢得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便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巧妙的教学导入,形式不拘一格,变化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彭远石 主编 心理学-成长中的教师与学生[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362。

论文作者:李海洪 李海霞,蒋衍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论文_李海洪 李海霞,蒋衍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