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管理论文_丁连江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管理论文_丁连江

天津市蓟县振东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190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项目保证金返还为止,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必然成为各参与方控制的重点。通过传统工程造价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如何降低建筑能耗,合理利用资源,BIM技术将成为建筑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BIM、施工管理、成本管理

1、BIM特点

1.1可视化。BIM技术的核心是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是通过三维模型形成的,而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的特性,因此BIM技术的可视化是显而易见的。BIM 模型带有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同样可视化指的是几何信息和构建属性的可视化。所以,BIM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建筑设计、碰撞检测、施工模拟、避灾路线分析及生成效果图的展示,还能够将构件属性(如材质、体积、接触面积、相互关系)更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视化操作为项目团队进行的一系列分析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

1.2协调性。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牵涉到不同参与方、不同专业,协调尤为重要。信息协调一致,信息传导的损耗低,可避免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冲突和丢失现象。BIM可以将各专业的信息集中在模型中并进行关联,使项目各参与方通过BIM模型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通过BIM信息平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改变了过去点对点的沟通模式,增加协调效率,节约成本。

1.2模拟性。BIM的结构是一个复合结构,不仅包含数据模型,可反映图形和数据,而且包含行为模型,将二者关联结合赋予数据意义,可模拟真实行为。BIM技术的模拟性不仅是指建筑物模型的建立,还包括节能模拟、日照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控制项目成本。在运营过程中可以进行消防疏散、地震逃生等灾难处理方式的模拟。

1.2优化性。信息、复杂程度及时间限制着建设项目的优化。建筑工程一般工程量大、时间紧迫,有些现代建筑物更是非常复杂,参与人员的能力不足,会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而BIM数据库涵盖项目全部建筑信息,BIM及其配套的优化工具通过修改前后的形象对比,能轻松地做到优化项目。

2、成本控制现状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基于动态纠偏理论,属于主动控制范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及主要因素,尽快采取措施降低偏差,这种工程管理方式被施工单位普遍使用,可使实际成本接近投标成本与目标成本。

3、施工阶段应用BIM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在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计划建立目标成本,然后收集信息采取措施对项目支出进行严格监督,若发现超出允许范围的成本偏差,及时纠正偏差,使实际成本不断向目标成本接近的过程。

3.1传统施工成本控制的弊端。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不被重视;成本数据更新不及时;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技术落后导致工期成本和质量成本增加。

3.2应用BIM进行成本控制的优势。

①快速算量,提升精度。传统算量方法,需匹配图纸构件所对应的工程属性,明确不同构件的计算规则,所以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工程量计算时费时易错。而由BIM设计的三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就进行了构件属性的匹配,且BIM算量软件融入了计算规则,实现了算量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算量效率,而且算量结果更加客观、所得数据更加准确。

②合理计划,减少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工程数据来制定资源计划是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而管理人员使用BIM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获取基础数据,制定精确合理的资源计划,减少资源浪费,减轻仓储压力,降低成本。

③优化方案,提高质量。在项目前期,通过BIM技术把各专业图纸进行整合,在统一平台经过碰撞检查,可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错误,进而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阶段由设计造成的返工,同时优化管线排布、优化净空。而且通过BIM可视化和模拟性,对施工工序、场地布置等进行动态模拟,进行施工方案的评选优化。施工方案、管线排布方案经过优化用于施工交底,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节约成本。

4、BIM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4.1施工准备阶段。

①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五项基本内容。将施工方案和BIM模型进行集成,应用BIM技术对项目的重要环节、关键部位进行模拟,分析、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进度计划和BIM模型集成后,通过进度模拟可提高其可行性;应用BIM模型建立反映临建、设备间立体关系的三维场地平面布置,参照施工进度计划,形象模拟各阶段现场情况,检查、修改临建布置,使现场平面布置满足动态变化需求,资源配置更合理,从而避免浪费,节约成本。

②辅助图纸会审。通过BIM模型及其碰撞检查,辅助进行图纸会审,对净空、管线布置等细节问题进行优化,减少返工,缩短工期,控制成本。

③指导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将BIM三维模型与进度信息、成本信息通过关联整合形成5D模型,从而对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关需求量进行计算、模拟、优化,指导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计划的建立,提高成本计划的精确性,降低成本。

4.2施工实施阶段。

①多维多算对比。多算对比是及时发现项目问题,降低项目费用,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目前,多算对比是从三个维度——时间、工序、空间位置,对项目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只分析其中一个维度是不够的,比如项目一个时间段的总体状况良好,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但可能存在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的子项工序,因此需要将项目实际成本按工序进行拆分。而且,项目施工通常是不同施工段同时进行,所以还要按照空间区域进行成本对比和分析。

利用BIM模型可快速、精确地进行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基于BIM三维模型引入时间因素,可对任意时间段的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对比,直观判断该阶段盈亏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将BIM模型和施工工序进行结合,按照具体工序对成本进行对比,有利于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

②动态成本管理。在BIM三维模型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和造价维度建成BIM -5D模型,使用该模型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动态展示资金使用情况,及时统计、汇总规定时间段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进行三算对比,若发现成本超支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纠偏措施,避免项目投资失控,实现成本的有效动态管理。

③改善变更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工程变更经常会引起项目工程量的变动及项目进度的变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实际施工成本与计划成本发生较大出入(主要是实际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重点控制变更对项目成本产生的影响。在发生工程变更时,使用BIM -5D技术进行变更管理,因BIM模型信息具有关联性,工作人员只需将变更构件在BIM模型中进行修改调整,整个模型中与之关联的部位都会自动更新,而且由于BIM模型的共享协同能力,各参与方之间传输交换信息的时间大为减少,从而可快速计算变更工程量,准确确定变更费用,减少成本浪费,有序管理变更造价。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2014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3):1-12

{2}胡铂.基于BIM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论文作者:丁连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管理论文_丁连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