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观察论文_贺丽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9400)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压缩泵式的雾化吸入方法进行干预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儿在肺部啰音、胸闷气短和咳嗽等方面临床症状的恢复均快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数据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小儿哮喘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氧化驱动的雾化吸入方法其对应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情况,保证患儿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方法;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方法;小儿哮喘;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儿童期的孩子发病率极高,病情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大,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和胸闷等情况[1]。病发时,如果不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及时的控制,则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情况,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需要采取有效的雾化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因此,本研究将以此为研究内容,通过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法,探究最为有效雾化吸入方法,现做出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实验组的40例患儿中有男性19人,女性21人,年龄在2岁—10岁,平均年龄为(5.34±2.21)。对照组的4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有22人,女性患儿有18人,患儿年龄在2岁—9岁,平均年龄为(6.01±2.67)。所有患儿均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展开调查研究,在签署调查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展相关工作,可排除患儿及其家属具有精神病史的可能性。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先对患儿开展综合治疗过程,对其进行吸氧、排痰、止咳和平喘等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压缩泵式的雾化吸入方法对患儿展开治疗过程,将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使用,其剂量为1ml,然后配置0.5ml的硫酸沙丁胺醇的雾化液和2ml0.9%的生理盐水。联通带有药液的雾化器和压缩泵式的雾化设备。在具体的治疗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流量输入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其控制在4.4ml/min,一般为10-15分钟一次,一天两次,连续实施三天。观察组则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将药液装入到雾化器中,并将其与氧气驱动雾化设备相连接,在具体的治疗应用过程中,要同样注意对药液的输入流量进行控制,在通常情况下,要将其控制在4-6ml/min[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测并记录其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其中,对应的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等指标。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哮喘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有效:患儿胸闷气喘、咳嗽和具有的肺部啰音等情况得到一定缓解。显效:患儿胸闷气喘、咳嗽和具有的肺部啰音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消失。其中,总有效率=有效+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9.2.1软件,为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采取t检验法。为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价,其中,实验组的40例患儿中,通过治疗,依然无效的有1人,有效的有12人,显效的有39人,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而对照组中治疗无效的有7人,治疗有效的有17人,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有16人,对应的总有效率为82.5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它主要作用在10岁以下的儿童,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随着近些年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发生率的逐渐增加,人们提高了对病情的研究[6]。在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将药物放置在雾化设备中,在促进患儿将药物吸入的同时,使其药物作用在患儿的病变位置,从而达到药物疗效。但是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法其对应的疗效也是不同的,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影响[4]。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氧化驱动的雾化吸入方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使用的压缩泵式的雾化吸入方法。更有利于缩短患儿病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5]。

本研究将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压缩泵式的雾化吸入方法进行干预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儿在肺部啰音、胸闷气短和咳嗽等方面临床症状的恢复均快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数据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氧化驱动的雾化吸入方法的临床效果优于压缩泵式的雾化吸入方法。

综上所述,在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小儿哮喘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氧化驱动的雾化吸入方法其对应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情况,保证患儿的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小儿哮喘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6):202-203.

[2]聂海军.不同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6):73-74.

[3]王凤圈.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9):194-195.

[4]易频.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3):124-125.

[5]官永锋.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7,2(06):66-69.

[6]谭钰.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70-71.

论文作者:贺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观察论文_贺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