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50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国柄

张国柄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肝脏肿瘤介入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给予常规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43.12±0.48)u/L、谷草转氨酶(42.63±0.27)u/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50.36±1.4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熊去氧胆酸胶囊;异甘草酸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26-02

自身免疫性肝炎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1]。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常伴有肝外症状,甚至可能见“狼疮”现象。为研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取得有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男9例,女16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1.25±1.09)岁;其中,肝细胞型17例,淤胆型5例,混合型3例。

观察组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07±1.06)岁;其中,肝细胞型16例,淤胆型7例,混合型2例。

对比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连续治疗28天。

观察组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异甘草酸镁的应用方法同对照组,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服用方式:12~15mg/kg/日,口服,连续治疗28天。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情况,以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13.0软件进行处理,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当P<0.05,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则具有差异,具有可比性。

2.结果

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之间,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3.讨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肝组织内源性进行的炎症损害疾病[2],由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免疫性肝炎肝组织损伤,使机体出现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症状体征的一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源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

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二铵单一反式旋差异构体,具有更高的肝脏靶向性,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药物中毒、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所导致的肝脏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属于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炎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由于类固醇的代谢速度对肝脏内的类固醇激素代谢酶有较强亲和力,能抑制补体活化,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采用单独异甘草酸镁治疗,并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4]。

熊去氧胆酸具有抗炎作用,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泄,并抑制其重吸收;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其转化和排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炎症抑郁作用[5],抑制细胞凋亡,清除自用基和抗氧化作用。熊去氧胆酸服用后,在机体肠道中一部分被细胞降解为7-酮基石胆酸和石胆酸,其中,石胆酸少部分被吸收并在肝细胞中通过硫酸盐化被解读,随胆汁一同被分泌,最终随粪便排出[6]。

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相比单纯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发现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效果显著,其临床价值高。

表 对比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

 *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参考文献】

[1]滕光菊,张伟,孙颖等.药物性肝炎发展为自身免疫性肝病3例文献复习[J].肝脏,2010,15(5):397-399.

[2]郑盛,杨晋辉,尤丽英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10-3713.

[3]马欢,张洁,王邦茂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44例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4):236-240.

[4]朱晓红,羌韧.甘草酸苷与熊去氧胆酸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058-3059.

[5]楚金东,朱疆依,高正军等.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5):343-348.

[6]尤红,孙亚朦,贾继东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2):87-89.

论文作者:张国柄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50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国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