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现代化人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学校体育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关系,顺其时间轨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学校体育与现代化人的培养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学校体育;现代化人的培养
1 人类体质演变与生产方式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中,作为构成社会主要生产力的人,就其社会属性是生产关系变更的推动者,而其自然属性则又必须对变更后的新的生产形式作出自身的适应。这就是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也改造了自身。人类体质发展无不遵循这个规律。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社会生产特征,这种特征又可分成生产形式和产出成果二方面,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不仅造成体力上的衰竭性消耗,就其劳动收获也极度微薄,其结果使当时人的身体处于营养的极度不良状态,显示人类总体体质水平的两项关键指标:“平均身高”和“平均寿命”也就处于甚为低下的水平。用现代先进的考古技术对残留在桑吉巴尔火山灰上的古人类“足印”进行分析,当时人类的身高仅在1.2m-1.4m之间。人类学家对非洲和东南亚出土的人类骨的分析,公元前的人类平均身高也仅在1.6m左右,而现代18岁青少年的世界抽样平均身高已达到了1.78m,并且继续呈现出缓慢递增趋势。
国内外人类学家以碳放射性及骨发育衍变等技术,对不同时期人类寿命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出土的四十多具北京山顶洞人的骨显示,其中1/3的人死于14岁之前。我国科学家通过对三个新石时期遗址中的160多具人骨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只有6.6%的活到了60岁以上。西方的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四千年前的人类平均寿命只有18岁。即使强悍的古罗马人,平均寿命也只有22岁。英国科学家对本国人均寿命的研究告诉人们,人类平均寿命的迅速提高,是在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物质生产出现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见表)。
英国人寿命变化情况表
(公元) 800年
31岁 公元 1850年 42岁
1450年 33岁1900年 46岁
1750年 35岁1940年 60岁
1815年 39岁1979年 72岁
1830年 40岁1985年 74岁
社会生产过程中,人类所投入的体力、脑力等“生产能”消耗程度和比例情况,对人的体质和寿命同样产生着显著的影响。以英国威斯康星大学提供的各个时期物质生产中各类“劳动生产能”所占有的劳动成果比率,并结合同时期相应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匹配分析,就可清晰地发现,人类体质的演变与一定的生产手段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图1)。
图1 各类劳动生产能占有劳动成果比率与人均寿命匹配比较
十八世纪末,美国的劳动产品有60%以上是依靠“人力能”所取得,其余成份是“畜力能”,那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为35.5岁。当1930年机器生产成为第一位的“生产能”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上升到58.1岁,现在,在“机器能”取替了其它的“生产能”成份的结果,不仅使劳动过程中人力消耗急剧下降,而且社会生产财富也迅速上升,体力的衰竭性消耗和营养不良,已不可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超过了73岁,达到了1790年时的二倍以上。尤其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接近80岁的大关。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的下降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是近百年来人类体质得以迅速增强的扭转性因素。尤其是七十年代起,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物质生产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使之出现了世界性的体质飞跃现象。这种最近二、三十年来人类体质的快速提高,可以从中日不同年代青少年身高递增的情况得到清楚地反映。从1900年~1950年的50年时间内身高递增量,还不足1950年~1980年后30年递增量的1/2。同样中国上海青年从有检测资料的1931年~1985年的54年时间阶段中,1931年~1955年的前24年身高的递增量,仅占30.8%,而后30年的递增量占到了全部54年递增量的69.2%。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物质文明导至人类营养摄取与营养消耗逐渐趋向于动态平衡,是今天人类体质得以普遍提高的根源所在。
2 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人
如果光着眼于现代化的技术进程而不重视现代化人的培养,那么任何现代化进程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场悲剧。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对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进程进行考察后的一致结论。
这里指的现代化人,不仅包括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敏感的大脑,同时还包括对现代化生产和生活高度适应的体质。
如果将现代化生产方式与以往各个时期的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的话,其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体脑成份的倒置性转移。从原始氏族公社到奴隶社会的演变,只是从以生存斗争为目的的衰竭性体力劳动转向了强制性剧烈劳动。在被称作“力的时代”的古希腊社会,至所以把具有发达肌肉的强悍男子作为人们崇拜的偶像,那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一个人的体力是取得社会生产成果的唯一来源。因此,在那样的社会生产背景下,人的体力也就成了判断人类体质的突出标准。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也只是获得了身体的解放而并没有获得体力上的解放。因此,就生产形式而言,完全可以看作为“力的时代”的延续。可以说,力的解放开端,只是以机器动力逐渐取代人力的时候才开始。因此瓦特的蒸汽机不仅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除体力成份外,人类的另一个重要劳动成份——神经应力开始登上社会物质生产的舞台,并迅速地显露出头角。但是,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尽管在降低体力消耗和增加神经紧张性消耗的天平上,按上了一个敏感的支点。但就其本质来说,由于人们无法突破生产过程中的时空控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的体力消耗不可能下降到次要成份。也就是说,“力的时代”并没有在隆隆的机器声中结束,人们对身体的要求也就无法摆脱“体力”这个概念。
体力作为物质生产的权威,一直伴随着过去整个人类生产历史,这种地位的动摇,只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率先掀起的新技术革命,即所谓的第三次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与脑力消耗的急骤反转现象,将从我们这一代开始,这就是今天的现代化生产与以往任何时代生产特征上的本质区别。生产形式的现代化推动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经济体制的形成,这种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又造成另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出现,据统计,美国在1952年时拥有洗碗机和衣物洗涤干燥机的家庭仅占3%。但是到1974年时,则分别上升为33%和53%,现在则几乎普及到所有的家庭,这种因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使人类因体力消耗的急剧下降和神经紧张性应力消耗的急剧上升,随之而至的则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症、糖尿病以及神经长时间紧张导至高血压症大量出现。尤其是耗能不足和高度紧张,对心脏功能的危害尤为明显。五十年代前,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是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现在随着一些国家的经济进程,已被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取替(图2)。
图2 不同类型国家心脏病、癌症、细菌感染病死亡比例
美国哈佛大学以《人类历史上生与死的斗争》为题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一个人的体质与寿命完全与其所涉及的生产与生活形式有关。少动多思是造成心脏病的最大祸害。而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却正引导着人们朝着少动多思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唯一可选择的途径只能是培养出一颗足以与之抗衡的强壮心脏,去适应这种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所提出的口号:“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就是针对人类面临着的体质决择而提出来的。因为今天强壮发达的肌肉已不再是健康的主要象征,只有一颗健壮的心脏,才具有更现实的社会意义。
3 必须重视学校体育的社会属性
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成份——体育,总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进行的。由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体育”概念于今已有232年的历史。学校体育的初期仅仅着眼于一般的卫生角度,如饮食卫生、衣着、空气浴、散步旅行等松散的身体教育形式。是德国体育家古兹牟茨首先提出了增强体力、提高运动技能和培养良好的性格的学校体育宗旨以及创导了一系列具体的运动教学方法。嗣后德国另一位体育家施皮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校体育体系,把学校体育纳入了铸型化和要素化的轨道。在施皮斯之后,又出现了高尔霍费尔等体育家,把单纯的表演体育发展成促使儿童少年身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又相继出现了以游戏为主的游戏促进派,以针对人的结构特点设计动作的北欧体操派,并产生了团体操动作表演舞蹈艺术和音乐旋律的新体操派等一系列的体育形式和派别。使学校体育不断朝着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调整自身的目标。
但是,以往的任何学校体育体系或派别,均以社会所需要的体力性要求为依据,借用运动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体育课的传习式教学形式和课的结构、技术要求以及考核等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借用竞技体育的格调和章法。并以直接反映运动系统机能水平的力量、速度、耐久力和灵敏柔韧等作为衡量身体机能水平的要素,即身体素质。这种情况在“力的时代”无疑是与社会生产的总体需要相适应一致的。这种运动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生产体力的培养,不存在本质性的矛盾,因而很自然地被社会所接受。
但是在今天,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生活形式的出现,社会对人的体质要求也就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需要维护高度神经紧张性生产场合,发达的肌肉和壮实的身躯不会对生产带来有实际价值的意义。相反,为维持大脑长时间的紧张性工作,满足高水平的脑血糖和血氧的供应,具备一颗强有力的心脏,却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生产随着经历体力时代、产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时期之后,不少国家正朝着后工业化时期推进。社会对人类的体力要求和神经应力要求,也不断出现对应性的变化。毫无疑问,社会的需求,将不可抗拒地决定着我们学校体育所选择的方向,以往围绕运动这根轴心旋转的学校体育时代,将成为历史。
心脑功能,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能”。众多的研究早已证实,过去被认为属于中老年疾病的心脏病,其实早在青少年时就种下了根子。美国军医对侵朝战争和训练中死亡的年轻飞行员的研究表明,即使这些被认为体质健壮的青年人身上,已有78%的人出现了会导至心脏疾病的血脂沉着现象。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营养摄取与消耗保持良态平衡,将是防止心脏衰退仍至病变的最佳途径。实际上喜欢运动者壮实的身躯和良好的心脏,正是这种良态平衡的结果,懒于运动的肥胖者和一些营养不良的儿童,则都不能建立这种良态平衡,其结果患心脏病或其他病患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前者。由引可见,不论是对人类心脏机能的提高,还是对心脏病的预防,这个责任将理所当然地落到学校体育的肩上。
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十分清楚,按照传统的学校体育程式是无力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为此,世界各国都已就学校体育的新方向进行着不同的探索。这种探索包括美国纽约大学体育系布切尔教授提出的《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与设计》,日本自1976年起集中66位专家在东京教育大学名誉教授浅江正一领导下编制日本中小学体育课本,直至现在出现的“快乐体育论”、“运动文化论”和“身体形成论”为理论指导的三大体育改革流源。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出现了二十多种体育教法指导书籍等,进行理论上的改革引导。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沈阳、大连、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征与心脏的发育规律,在有效锻炼心率和负荷最高心率的理论区域范围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体育锻炼的合理密度、强度和最佳价值阈,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各地体育教学中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指标。
目前,虽然各国各地的学校体育改革趋势并不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借鉴,尤其是通过社会信息的不断反馈并修正改革中的学校体育运行轨道。逐渐形成了某些共同性的趋向。概括起来包括(1)致力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2)注意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倾向。(3)强调体育的“平等教育”和“民主教学”。(4)重视学校体育的集团作用和社会学特征。(5)重视地区和民族体育以及生涯体育。(6)强调懂与会的统一,注重锻炼效果。(7)普遍关注课的心功能锻炼,重视密度与强度指标的科学应用。
总之,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学校体育在社会属性的制约下,为尽快适应以维持紧张性神经应力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唯一可行的途径着眼于培养出一颗相适应的健壮心脏和灵敏的大脑。因此我们认为,把以往传统的增强“肌力”为中心的学校体育运转体系,调整到以增强“心力和脑力”为中心的运转轨道,这乃是当今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收稿日期:1994-05-24
标签:体育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