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与考相匹配中成长--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在教与考相匹配中成长--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在教与考的对局中生长——以200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生长论文,语文试题论文,全国卷论文,局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六月骄阳,千呼万唤。当“中国第一考”的试卷展开,喜出望外甚或拍案叫绝,怒发冲冠甚或黯然神伤,难以释怀的我们,循着各自的路径,表达着对试题的种种激情。而炽热过后,冷却自己,更有意义的是告别“第一印象”的武断,对小到一道试题、大到整个学科命题做理性地思考:这道试题何以呈现如此面貌?就某一专题而言,命题的沿革、流变是怎样的?何以如此?一份试题或整个学科命题,何处是真正的缺失?何处是无奈之举?何处却是光芒所在?……

这些思考,对于一线中学教师而言,最终的落点即是:我们的教学该往何处去?

不错,高考本身即是“教”与“考”的对局。和,则可能彼此共荣;失和,则可能两败俱伤。

基于此,为谋求“教”与“考”的和谐,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析二者之间的情态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教考关系的良性发展。

1、语文试题的现实担当

理顺教考关系,先须理解高考命题因何如此,即命题的担当。

高考语文试题应该担负怎样的使命?当我们非常现实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发现我们无法回避两个制约性因素:第一,学术规则;第二,国情规则。

在此二者的制约下,高考语文试题的现实担当,至少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1 满足社会需求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以中国的现实而论,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庞大人群的能力水平做出区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取代高考的有效办法。三十年来,在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有效选拔人才,维护全社会的安定,一纸考卷相当壮烈地承担着如此艰巨的任务,实乃功不可没!而作为众学科中弹性最大的学科,语文试题也必须呈现出一种“钢性”——模糊、抽象、发散、多义等学科特点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实现高考的特殊功能。因此,在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上,那些过于浪漫的弥散着“广义语文”色彩的想法,应当缓行。这就是宁夏、海南、山东、广东等课改地区试题,非课改地区亦不觉得十分陌生的原因——这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当我们对一些学科大规模书面测试的效果缺乏科学论证,当我们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甚至误以为评阅方式的改变便能实现公平),仅凭一腔热情和主观想象,对某种潮流盲目应和,其结果定不会太好。由于命题弹性过大造成评阅失信,对考生及其家庭来讲,不啻于一场灾难。

所以说,高考语文命题,永远都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社会公信力,乃第一视点。

1.2 满足文化需求

语文固然是一门相当传统的学科,诗词歌赋,字词句篇,存在千年;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内,一纸语文试卷亦应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现代文化的气息。其外在表现,是试题取材的现代文化意识——它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传达时代新知。《阳关古道苍凉美》(2008年高考全国乙卷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总想为你唱支歌》(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等作品,对西北之美的现代审视;《阳光的香味》(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现代青年自主选择、皈依自然的生活态度;《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萌芽的考据与新探……凡此种种,无不拓宽着考生的文化视野,使之通过语文试题接受一场文化的洗礼。文化需求的内在表现,是能力水平的现代文化意识——它正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传达出某种文化导向。仅以作文为例,大到“发展等级”对创新思维的呼唤,小到错别字每字扣除1分的严格要求,无不是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态势,做出的正面、积极的引导。近年来,语文命题,在某种程度上担当起现代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呈现出与时代脉搏共同律动的姿态。

1.3 满足生活需求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这是语文教学中常说的话。而就语文考试而言,对生活的敬意,在于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通过某些试题呼唤“活的语文”“能用的语文”“用来过日子的语文”。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对一个普通公民来说,也许一生都不需要作诗、写小说,但一般意义的“听、说、读、写”的生活技能却须臾不可离。当年,朱东润先生作为系主任对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新生说:中文系不培养文学家。此语令很多学生泄气。如果今天我们对各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中学语文教师说“中学语文教师,首要任务不是教文学”,不知会令多少同仁感到郁闷。作为基础教育之一科,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生活技能,能够正确、顺畅地阅读,能够准确、得体地表达,能够胜任置身其中的现代学习生活和交际生活,这同样是高考语文命题承担的使命。它没有太强的文学企图,而是将语文能力视为常态生活技能之一种,此种理念在信息阅读(无论科学类或文学类,甚至包括古诗文类)和语言表达类试题中体现得再清楚不过。这亦是高考命题对“大语文观念”之一解——此解实实在在。

1.4 满足高校需求

无论全国卷命题或分省命题,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者大部分是高校人员,可以说高考试题体现了高校招生的精神意志。“为高校选英才”是“为国家选英才”的必由之路,此间的利益需求、精神需求、技能需求总体来说是一致的。由高校方命制的语文试题,其宗旨相当明确(非高校人员命题庶几与此同)——以检测应试者的“深造素质”为立意,甄别比较。如果站在大学的门内认识高考,问题便清楚得多。理工农医文史哲,无论哪一科,大量地阅读,有效地阅读,快速地阅读,由已知获取未知地阅读,是高校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速读、精读、猜读、研读等阅读技能不可或缺。吸纳而后释放,就写作来看,发现问题的能力、论析说理的能力、自主创造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近乎一个学人的“学术本能”,自然也是高考试题衡量的重心所在。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我们不难想通:如果学生平素过分陷于文学性阅读的朦胧与曼妙中,其实与高考的现实要求是存在距离的(即便高考试题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也不是广义的“文学性阅读”);我们那么看重作文审题,而高考作文其实是简化审题的(“简化”不是“不要”,而是难度较低,题意一目了然),正如一些教授所说:“学生不会每次写文章都跑题,但如果失掉了发现的能力、思维的活力和创新的意识,只知道守规矩、不出圈儿,在他的专业领域里恐怕一辈子都难有作为。”如果中文系毕业的中学语文教师丝毫不理会大学那扇门内将要发生的事情,教和考便很容易脱节,我们的学生也很容易变得脆弱,教师也很难不迷惘、惆怅。

综上所述,在学术规则与国情规则的双重制约下,我们大概可以作如此体认:高考试题中的语文,不是广义的语文,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且是能说得清楚的那部分;不是僵化的旧式语文,而是承载着新文化信息、涌动着现代思想意识的语文;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语文,而是通识、普世意义上“为了生活”的语文;不完全是中学教学中“原生态”的语文,而是为了学生继续深造、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着前瞻意义的语文……

明确语文试题的现实担当,是我们理解高考语文命题的必需,也是我们理性探讨教考关系的基础。

2、对教考关系的常态认识

从常识来看,“教考关系”应包含“‘教’对‘考’”和“‘考’对‘教’”两方面内容,而在实际的高考对局中,“教”“考”并不平等。尚未听说某地高考,教师如何教,考题便如何出(即便有也未成大气候);而是“考”的指挥棒以绝对强势统治着讲台——它指到哪里就迫使一线教师打到哪里。

故此,探讨教考关系,以常态来看,只好根据“考”对“教”的意义来梳理我们的思路。所引发的思考有二:第一,高考语文命题,如何为推动中学语文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中学语文教学,如何为适应新形态下的高考命题付出积极、主动、有效的劳动?

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围绕着“考”与“教”的“官司”年年不断,虽不严重却也令命题者和一线教师挠头。窃以为,改善教考关系,非是要高考命题皆以安抚为目的营造表面的皆大欢喜,而是希望高考命题易也罢难也罢、平也罢险也罢,都能够秉持公平精神、符合学科规律、尊重良性劳动、指明发展方向,令广大一线教师胜得坦然、败得释然。

如此的高考语文命题,是最值得我们领会其意蕴的。如此的高考语文命题,对一线语文教学的推动,我们不妨以2008年高考全国卷试题为例,从如下四个方面探究其意义。

2.1 维护中学教学

考试与教学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之所以说它们并非完全对立,是因为它们能够共同捍卫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中学教学所取得的颇为宝贵的成果。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以语言为唯一的钥匙去解读文章,快速、有效地对问题做出判断,便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宝贵成果之一。曾有分省命题,忽视了这一成果,以所谓的“文学感悟”来代替语言解读,或以命题者的主观想象来框定文本意蕴,诞生了一些未必如此甚至莫名其妙的答案,令命题者和一线教师颇觉尴尬。解答高考试题,不是猜谜语,当有所依据。这依据首先是文本语言。

例1 (2008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读诗,当读出其情。解诗,当破解“诗心”。例1问作者心向往之的生活,尽管题干有“从全诗看”的提示,但最重要的还在于把握诗中的抒情语、言志语等作者的写心之语:“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二句,直抒作者意欲隐逸之志;再究其原因,则又有“波流万世功”一句,表明作者已将功业看淡,万世之功亦是“俱往矣”。抓住作品中最重要的语言,由言体情,在本题中体现得何其清楚。所谓“感悟”也者,岂能毫无来由、毫无抓手?

无论诗或文,无论科学类或文学类,以语言为媒介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对中学语文教学优秀成果的维护。此等命题立意,展示了教考关系中最为和谐的一面。

2.2 引导中学教学

维护是对教学的肯定和支持,而引导则是对教学中由于认识模糊而相对滞后的行为提供导向,迫使广大教师加强认识,改善教学。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的弱点,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究其实都是思维水平较低的表现。高中课改,强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体现语文素养的三根支柱——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核心依然是学生的思维力。而近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在思维力的考查方面,指向明确,方式多样,要求具体,对中学语文教学做出鲜明的引导。此中三昧,值得琢磨。

2.2.1 思维的合理性

例2 (2008年高考全国乙卷第7题)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天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答案C

思维的合理性,指思维活动要符合事理的一般逻辑,以保证结论的正确。例4要求根据文中信息考查合理推断的能力。既是“推断”,结论便不在文中,要求考生以文本信息为依据做符合逻辑的推理。原文说:“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意即“盖天”是以形命名的,“盖笠”相类,又有“用笠制作法天之器”的,自然不排除以“笠”命名的可能。故A项所言成立。原文说:“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斜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又说:“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可见,“仪”与“图”的区别,一为立体,一为平面;一为理想,一为不理想(“与实际天象不合,广受诟病”),由此推出“仪”比“图”更复杂,更符合实际天象。故B项所言成立。原文说:“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又说:“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作者为盖天学派作宣传是因其长期为人忽视,虽然谈到浑天学派的缺点也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浑天学派的学说;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这两个学派都有其价值,即“两者各具其妙”。故D项所言也成立。以上三项皆合理。而C项中所言,“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符合文意,“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文中未涉;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句话之间构不成因果关系——作者说“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是为了说明“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可见C项的推断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能够从事理逻辑的角度去思考本题,就不会出现误判断。

2.2.2 思维的步骤性

例3 (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思维的步骤性,指思维活动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以保证结论形成得顺畅、合理,经得住检验。例3第一问赏析首句的“网”字,此乃局部性问题。第二问理解作者情绪,此乃整体性问题。故先应将全诗想明白,在此背景下再将首句想明白,最后才是将句中的某个字想明白。这是一般的思维步骤。单就第二问而论,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更须讲究思考的顺序:

①整体把握挖主旨

作品后二句“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极言作者居住地的冷清、孤寂,再整合诗下注释“(作者)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世态炎凉的现实环境不难体会。

②理清思路审局部

作品共四句,前二句写景——“春雨”“落花”“黄昏”,后二句写人——“车尘不到”“自掩门”。

③通盘考虑察关联

前二句景中含情,流露寂寞:留春不住,花儿凋零,一派迟暮光景。后二句情景交融,表现寂寞:门庭冷落,失势之人,只有鸟儿为伴。四句构成有机关联,作者因情设景,全局感分明,触一发而动全身。

2008年全国卷古诗鉴赏命题要求考生举全诗之力来分析作者情感,整体把握和局部确认相结合的思想相当明确。如果考生能够重视思维的步骤,对作品的分析将更加全面、严谨、扎实。

2.2.3 思维的周密性

例4 (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第五大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16.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

答案16.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17.第一问: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第二问: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思维的周密性,指思维活动要有层次、有条理、有方向,以保证结论的合理、全面,理解认识深刻。例4第五大题的四道小题,每一问的答案均有多个要点,这是高考命题选拔性的体现。以第16、17小题为例,思维周密性的考查意图表现得很清晰。写文章,重在表现“我”的情感、态度、观点,文学作品常常不直言其事,而是通过形象或象征物来凝聚作者情感,这便是“托物寄意”。就《马缨花》一文来看,作者循着“非马缨花→马缨花→‘我’”这样一条抒写思路行文,作品的终极抒情主体是“我”,核心形象是马缨花,而马缨花又贯穿新旧两个时代,这就是“光与影的对比”。花的新旧引出了“我”的新旧——两个时代“我”的心态又呈现很大不同。弄清了本文的内在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将问题想得全面一些。第16小题写“大院子”(“非马缨花”)自然是为了写“马缨花”;大院子时代的马缨花是旧马缨,写旧马缨花是为了与新马缨花对比。如此看来,这道小题的两个要点就想全了。第17小题第二问命题者问“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换言之,即是问为什么要写到“马缨花”,或者“马缨花”在文中有何作用。写“马缨花”是为了写“我”;“我”在文章中又历经新旧两个时代,具有各自不同的心态。能如此思考,这一问的两个要点也想全了。可见,正确把握作者成文的逻辑与思路,是思维周密的基本保证。

符合逻辑地想,一步步地想,全面地想……是高考语文命题对考生的深层要求,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将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思维步骤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努力落实“学生思维力提升”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是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是语文教师获得尊严的奋斗方向。

2.3 填补中学教学

尽管高考语文只是语文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也尚未完全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必修内容。所以除了维护、引导之外,高考命题对中学教学尚具有填补的作用,即揭示中学教学能力训练上的缺失,使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成为中学教学不可回避的内容。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常态教学重视读、写,轻视听、说。而在社会交际中,听、说的机会要远远多于读、写。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技能的应用要远远重于知识的记忆。因此,高考语文命题,在语言表达、语言交际、语言应用方面一直在填补教学的空白——换言之,如果高考不考,我们的中学课堂里这部分内容可能永远缺失或者仅是部分教师的自发行为。

基于此,近年高考语文命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颇为用力。“应用能力”,在2008年高考全国卷语言表达类试题中又呈现出“正确”“顺畅”“精彩”三个渐进的层次。

2.3.1 用得正确

例5 (2008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8题)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改为______;

(2)将______改为______;

(3)将______改为______;

(4)将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2008年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考生明确提出“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例5考查其中的“准确”和“得体”两项。语言表达“准确”,指确切恰当。要求考生能够发现并改正用词不恰当、句式错误等语病,能够改正语义错误,避免歧义。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惠顾”“洽谈”的误用属语义问题,“你”“可”的误用属语气口吻问题。正误与优劣之辨,是对考生运用语言的最基本的考查。

2.3.2 用得顺畅

例6 (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第19题)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①长期以来对本刊的②支持,进一步地③提高本刊的④质量,更好地满足大家的⑤阅读需求,现本刊拟⑥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表已⑦附在本期中,本刊⑧希望广大读者认真地⑨填写读者意见表,并⑩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1)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⑥ ⑧

(2)② ⑤

本例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和连贯。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处理好语句前后的照应和衔接。“用得顺畅”是在“用得正确”的基础之上,对语言表达提出的较高要求。换言之,“顺畅”的前提是“正确”。就本题而言,“必须删去的”是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广大读者朋友们”“拟决定”“本刊希望”三处,分别犯了“成分赘余”“不合逻辑”的毛病。而“对本刊的支持”“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是从搭配关系和语感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删”还是“不删”,本题能力考查的层次颇为清晰。

标签:;  ;  ;  ;  

在教与考相匹配中成长--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