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我院2017年收治的因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7例,采用整体护理;对照37组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肺结核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type 2 diabetes,so that early diagnosis,active treatment,to take effective care measure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Methods:Our hospital admitted in 2017 due to tuberculosis type of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ized in 7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7 cases,the use of the overall nursing control group of 37 cases,using conventional care to 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treatment,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s:The cure rat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 good rate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The overall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Tuberculosis;diabetes;clinical care
糖尿病患者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升高,肝、肾功能受损,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活动性肺结核又可加重糖尿病,促使糖代谢紊乱,使血糖难以控制,诱发各种并发症,形成恶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肺结核患者中有一部分合并有型糖尿病,两种疾病之间互相影响,肺结核加重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型糖尿病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肺部感染,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我们对2017年74例肺结核合并型糖尿病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例肺结核合并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7年在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型糖尿病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肺结核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22—78岁,平均48.6岁。对照组37例,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3-77岁,平均49.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抗结核治疗遵循结核病治疗原则,采用多种药物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及全程化疗〕,同时根据患者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全部患者糖尿病治疗采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药物治疗原则。在护理方面采取不同措施。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各项体征和生命指标进行监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整患者的心态等。
1.2.2观察组
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从以下方面着手。(1)饮食护理:肺结核由于其疾病特点需要定期补充营养,而型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是限制过多热量摄人,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对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要在以上两点之间寻找平衡点,摄人的总体热量可以比单纯的型糖尿病患者多,在此标准上以优质蛋白为主,食物最好富含纤维素,低糖,减少脂肪摄人,以植物油为主〕。可以多吃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如水果类。另外禁止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加重患者肺结核的临床症状,饮酒不利于型糖尿病的治疗。(2)心理护理:肺结核和型糖尿病均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在疾病的每个时期都有自身的特点,早期的恐慌和焦虑,中后期的无所谓态度。要掌握患者不断变化的心理,不厌其烦的对患者解释病情,纠正患者在治疗过程的错误认识,消除紧张情绪,树立信心。同时要求患者寻找积极的家庭支持,建立情感沟通平台,促进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回归。(3)肺结核护理:肺结核治疗周期长,通常都需要一个月。抗结核治疗中的多种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对患者的肝肾、听力等功能造成损害。所以要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随时注意自己的听力变换情况,并且按照医嘱对结核病的治疗定期调整用药。(4)糖尿病护理:糖尿病的护理上除了定期给患者监测血糖,动态了解血糖变化情况外,也要注意低血糖反应,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与患者多沟通,多巡视。注射胰岛素后当患者出现乏力出汗等情况要及时想到低血糖的可能,及时处理,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要把握准确,并观察患者进餐情况,对于进食情况差的患者要及时汇报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5)预防感染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血糖增高,脂肪代谢障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易发生感染。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保持口腔清洁,。注意消毒室内空气,一般用紫外线照射。保持卧床者皮肤清洁、干燥,为其勤换衣裤、定期翻身和叩背,预防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注射和穿刺时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
1.3观察指标
肺结核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痰菌转阴,空洞闭合。血糖控制良好标准。满意度问卷调查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肺结核治愈比率和血糖控制良好比率比较;试验组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评分比较
两组满意度评价比较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肺结核患者中有一部分合并有型糖尿病,两种疾病之间互相影响,肺结核加重型糖尿病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肺部感染,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肺结核和2型糖尿病均由多种并发症,其中以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反应最为常见且严重,低血糖反复出现可以不可逆性的损害神经细胞,降低记忆力,加重痴呆,并且有可能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产生的并发症可以抵消几年甚至几十年严格控制血糖带来的好处。2型糖尿病易引发肺结核病或促使结核病进展。主要原因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功能减退,易致结核感染者发病或使结核病恶化;血糖及组织内含糖量高,为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有利条件;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三酰甘油增多,后者有利于结核杆菌生长、繁殖,高胆固醇也可刺激结核杆菌生长。所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即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对不同的患者提出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J].医学动物防制,2008,24(5):399- 400.
[2]李慧仙.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4(1):58- 60
论文作者:谭丽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肺结核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低血糖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