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图书情报学理论的实践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论文,重视论文,学理论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与实践互为辩证关系,相辅相成。本文作者根据当前图书馆工作存在的种种现象,通过剖析影响图书情报学理论实践运用的障碍及因素,强调实践运用的现实意义,以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断层”。
一、对不同层次的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有不同的运用方式
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图书情报学理论,来源于图书情报部门的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其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其价值的体现,也就在于与实践活动的密切关联,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所以,作为图书馆实践者,有责任、有义务接受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和指导,将理论运用于自己的实践,使实践活动更为完善,更有意义。
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统计,仅从1949年到1992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文章和论文就达51606篇,出版有关专著1500种, 图书情报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无论论文论著,还是研究队伍,都颇为可观。这些研究成果,形成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为了本文叙述的需要,笔者姑且把它们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由此我们不难窥视,各种不同层次的理论,运用方法也应各有区别,各有侧重。
1纯理论。这是深层次的理论。表面看来,它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给人以空泛或超前的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虽然在当时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没有直接体现对图书馆实践的实用价值,但它们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分析、思辨推理能力及预见性,体现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某种规律,从宏观上有着导向作用,同时也在微观上给图书馆实际工作者透露出某些信息,对具体实践具有指导价值。倘若没有这类高屋建瓴的理论,既难以反映其理论的研究水平,也很难给其实践活动指明努力的大方向。所以,对纯理论的运用,应着眼于“指导”,以开阔视野,把握发展方向,从而制订出合乎方向的具体实践方案。
2应用性理论。这一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比纯理论更明显些, 因而它们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参考价值也更容易被理解。比如,关于图书馆文化问题,理论工作者通过研究,认为可将其运用于图书馆管理,而且有助于由传统管理向文化现代化的迈进,可使图书馆管理更为科学、完善,这一理论的提出,给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方法,一个颇值得尝试的方案,作为图书馆管理者,完全可以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加以参考、借鉴。
3方法性理论。从专业报刊发表的文章看, 它包括各业务单位的经验性文章,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有关方法、问题的探讨等。就形式而言,相对杂一些。但是,这类理论的可操作性强,最贴近现实,对于具体实践活动,有着明显的参考、运用价值。甚至有的略加变通便可“拿来”运用。这些,对于图书馆实践的改进和事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去年我馆开办的“求知书社”,其管理、运行方式就是借鉴昆明博览读书社的经验,从本馆的人力、财力及读者的分布、构成等实情出发而制订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事实证明是可行的,受到读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二、影响图书情报学理论运用的几种因素
从目前状况看,尽管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累累,但其运用却不可过于乐观,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这里有出自图书馆本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图书馆外部的因素。图书馆外部的因素,最根本的就是体制的缺陷,以致于条条之间松懈无力,块块之间势单力薄,在整体上形成“外行管不好,内行管不了”的局面。主要是:
1、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图书馆的总投入,虽然年有增长, 但增长速度远不及物价上涨指数的变化,书报刊价格猛涨,可怜的几许经费难以应对。块块的管理,使各地的图书馆得到当地政府的投入贫富不均,有的连基本购书费也难以保证。
2、地方政府缺乏对图书馆科学的宏观的指导, “人治”现象严重。在充实图书馆队伍上,不坚持原则,不看素质,不论能力,而是照顾关系。放着馆内能人不要,偏要从馆外调进,让外行领导内行。在经费分配上,图书馆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单位,给多给少都可以。而对于图书馆一些需上级出面解决的问题,则以种种借口,“拱手相让”。
出自图书馆本身的因素,主要有:
1、单位决策者的影响。照理说, 单位决策者应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行家,应经常学习,巩固和更新、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大胆引进、借鉴先进经验,依靠科研成果指导科学决策。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图书馆领导纯粹是外行,有的虽略懂业务,但忙于事务,疲于奔波,有的则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只图享受,不讲奉献,还有的只顾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唯恐属下超过自己,对属下的合理化建议不闻不问,甚至泼冷水、搞压制。单位领导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一个馆运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状况。
2、员工素质的影响。一是专业思想的牢固程度不一, 尤其是受市场经济冲击,员工面对现实社会诸多不公,思想波动的程度也有大有小。二是业务素质差距不小,就县级馆而言,不少人只熟悉一般的借借还还,对稍有难度的解答咨询等,就感到棘手,对于新的理论科研成果则更感到高深莫测。
三、消除不利因素,让图书情报学理论为图书馆具体实践加油添翼
鉴于上述情形,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消除不利因素,加强理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必须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即对外争取重视与支持,对内加强自我建设,使之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基础。
1、对图书馆员工来说,要加强学习与教育,稳定思想, 提高素质,一是要让员工们明白,图书馆要参与市场经济,但并非一定要去赚钱,而是要围绕本职,搞好服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全发育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只有整个国家发达了,个人收入才相应提高。要安心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去探索、实践。二是要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发展规律,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衡量自己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增强员工运用理论科研成果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借鉴先进经验和成果的自觉性。三是要健全与完善激励、制约机制,把科研活动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并多方面调动员工积极性,让他们的工作更为投入。四是要重视打基础,搞好业务培训。
2、健全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整个事业而言,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实际上呈“三线”制管理,一条是行政管理线,由地方政府实行“块块”管理;一条是业务主管线,由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受同级党政委托进行管理;一条是业务辅导线,由公共馆系统内部按图书馆条例规定,逐级对下属辖区进行业务辅导。这种体制,有不利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面,为此,应予以改革,使之趋于合理、科学。如何改革?笔者的看法是:第一,扩大业务辅导部门的权限,把业务管理和业务辅导绑在一起,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二,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图书馆的管理,应着眼于宏观指导和调控,使之“活而不乱”,同时,依照国家政策与规定,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如保证经费投入,改善办馆条件等,让“巧妇”能做“有米之炊”;第三,在用人方面,包括干部任免、工作人员流动,实行双线管理,即由业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以保证队伍构成的素质,防止走“后门”、“滥竽充数,使邓小平等同志一贯主张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依靠知识力量和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等思想得到真正体现。
3、图书馆的领导,要以身作则,注重学习与丰富知识, 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相关信息。在决策过程中,有意识地融汇理论知识与相关信息,善于寻找出它们与本地区、本馆实际之间的最佳交汇点,制订出合乎科学理论、具有时代特征(新颖性)、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耐心说服员工崇尚科学、勇于实践。
收稿日期:199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