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论文_朱宇

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论文_朱宇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教师进修学校

【内容摘要】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是个很好的促进。

【关键词】设疑 思维 技巧 兴趣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进入更高层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化学教学中能够巧妙设疑,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会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研究、发现、掌握和运用规律,以求获取新知。 问题就在于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呢?对此,建议如下:

一、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教学“铵盐的性质”时,可先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然后选择NH4CL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疑问:实验室制取氨气时,能否用(NH4)SO4、(NH4)CO3、NH4NO3、(NH4)3PO4代替NH4CL?小小问题就像敲门砖一样,敲开了疑问之门,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进行对比,制造亮点,出奇制胜。好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例如,讲授“原电池”一节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铀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三、暴露学生共性错误,加深理解。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有的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有的是具有共性。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中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分类设疑,引起和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加深了理解。

四、难其所难,以求化难。难点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认知过程中的“鸿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能结构,在难点之处质疑问题,或引起学生的重视,集中注意力听讲;或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对难点作探索思索。这样在难点得到解决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

例如,在讲授“氢硫酸与某些重金属盐反应”这一性质时,可先进行有关实验:H2S+CUSO4→CUS↓+H2SO4H2S+Pb(NO3)2→PbS↓+2HNO3H2S+CDSO4→CDS↓+H2SO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鲜明感知,要学生接受上述议程式并不困难。若进一步质疑:“这些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这一问题就像在学生平静的脑海里一石激起疑问的波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判断出它们都是复分解反应时,自然而然地又会产生“弱酸怎么能制取强酸”的疑问来,在学生显得一筹莫展之时,教师再从旁点拔,引导学生对照实验室制取H2S反应方程式,于关键之处(金属硫化物在酸中的溶解性)轻轻一 点,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使氢硫酸性质中的这一教学难点顺利得到解决。

五、“设疑”要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疑问题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排除学生思维障碍,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如在学习钠与水反应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实验:试管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加入几滴酚酞,然后加入10ml煤油,先让学生设想此时往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光亮的钠会有什么现象?大多数学生认为钠与水能反应,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不全面。教师可根据该实验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向学生释疑:钠与水接触后反应产生气体推动钠球向上运动进入煤油层,一会又下来,如此反复,水的颜色变红。说明反应有碱陛物质和气体产生,也可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而比煤油大,不与煤油反应,可在煤油中保存。从而对钠与水的反应与钠的保存都得到充分的认识。

六、设疑要有现实性和自发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有关知识的设疑应广泛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等实际,注重问题的现实性和自发性。如铁为什么在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锈?为什么少量水泼在红热的煤球上,反而燃烧更旺?碘酒涂在皮肤表面所留下的棕黄色标记为什么不洗也会很快逐渐消失?夏天喝汽水会打嗝反而使人感到凉爽?为什么热的纯碱去污能力更强?我们用设疑法进行实验课堂教学,把枯燥无味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和实验现象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眼要看,脑要想,手要练,“看”“想”“练”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好方法之一。

另外,教师也要激励学生们开发自己的思维,经常提出许多好的问题,教师自己要准备的充分;同时,学生在学习自己提出的问题时特别感到兴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设疑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设疑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设疑法对教师也是个很好的促进。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依纲扣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比照本宣科要多下一番功夫。总之,这样做既密切了师生的关系,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又对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丽慧;论化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孙永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李化琳;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王丽红;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王雅莉;;学海问作舟——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设问[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论文作者:朱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论文_朱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