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万强, 刘璐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万强, 刘璐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61

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网建设处于不断完善和建设中,电网架构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覆盖,特高压、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实施,使电网的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变电运行操作、维护管理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操作、维护和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各种电网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正常供电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危及相关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有效了解并掌握当前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前做好预防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或减少变电运行过程中的事故率,并给客户提供更加可靠的电能使用与保障服务。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隐患风险;应对措施

在变电运行风险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或隐患等,然后采取积极的预防机制,使这些故障得到有效排除和规避。变电运行中最容易发生变电设备故障或线路故障,管理人员要加强与维修人员的联系沟通,全面了解变电运行的隐患风险,然后提出管理措施,并和各部门保持协作关系,使风险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1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隐患风险

1.1操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问题

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如果十分薄弱,其自身的操作规范度就会难以保证,就为安全问题留下了隐患;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比较低下,对工作原理能不能正确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做出不恰当操作,或者是面对错误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纠正,不知道面对危险的时候如何正确处理;操作人员没有在平时防患于未然,没有思考面对危险应该怎么做,没有总结过去发生过事故的经验,没有吸取到教训而做出预防,不免要重蹈覆辙;操作人员对操作设备不够熟练,对工具不够了解,就不能够好好利用工具来进行正确操作,实现工作目标,反而容易犯错,且不知如何纠正。

1.2设备老化

设备老化很常见,老化的设备性能必然会降低,运行效率及安全可靠性也会随之下降,其会成为变电运行中的重点监控对象,因为该种设备最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并将其转化为安全事故。其老化原因:设备最初发生老化的是内部零件,零件本身寿命有限,在长期磨损、负荷运行中,其必然会老化,不能满足设备整体运行要求。在不断更换零件的过程中,设备外表及整体都会出现老化问题。对老化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与设备长期负荷运行有关,与运行状态不正常、不规范也有关,针对后者,如果设备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出现高温或腐蚀等问题,设备本身寿命会受到影响。设备也会受到材料温度影响,对于变压器来说,其使用性能和寿命会受到内部绝缘材料温度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后台监控体系作用不明显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在正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对后台监控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风险管理措施很难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之后,发现后台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制度,管理部门在其中的职能作用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除此之外,后台监控体系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在技术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缺陷问题。有很多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后台监控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监控功能和作用。

2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应对措施

2.1完善变电运行风险管理制度

在变电运行风险管理中,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变电安全零故障零事故目标,要达成此目标,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其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要以该制度作为行为准则,积极寻找变电运行操作中的危险点,及时控制这些危险点,重视其管理工作,减少其爆发为安全事故的机会。制度还会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行为形成约束作用,使其重视风险管理。在制度制定之初,电力企业要组织所有人员,学习制度内容,了解制度规定要求,并在企业内部塑造安全管理氛围,深化全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对风险管理保持积极态度。风险管理制度需要与责任制度结合起来,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知晓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在实际风险管理中执行管理任务,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制度还要对安全操作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规定,使风险管理成为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制度执行中,全员还要相互监督,监督彼此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风险管理要求。

2.2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素质

风险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都要得到提升,变电运行中的人为隐患才能受控,多种风险管理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在此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定期考核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检查工作人员的业务开展情况,如检查管理人员的安全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还要将检查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结合起来,以此来警醒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另外还要提供培训机会,使管理人员掌握更多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方法,使操作人员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工作人员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优势就越强。这些工作人员在掌握安全理论同时,还要将其与实际生产操作结合起来,使变电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2.3减少外部因素干扰

在预防设备老化,维护设备中,管理人员需要检查各种环境下的设备运行状态,使其能适应环境,正常运行。在雷雨天气过后或暴风雪天气后,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巡视工作,查看电网或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记录在册,呈交上去,使电力企业能及时了解各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情况,以便及时拟定改善计划和解决方案,使设备和电网重新处于高效运行状态。在日常检修维护中,相关的检修人员也要做好摸排工作,使关键设备及重要位置处的线路设备等得到有效排查,排查所有的隐患问题,减少外部干扰因素,使电力系统整体都处于安全可靠状态。另外检修人员还要对计算机软件接收的电荷信息等进行检查监控,一旦出现信息异常情况,及时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2.4选择正确的监控工具

在变电运维现场作业的开展当中,监控技术开展的高效应该通过优良的设施进行支持,因此在工作的进行当中,应该采取先进的监控设施,通过对一体化监控工作的使用,提升变电运维工作的良好开展,现代专业设施以及一体化的监控设备的使用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及其专业性。在运维现场作业当中,监控技术的使用重点是为了保证管理系统一体化的高效开展,其中包含系统的维护以及管理、变电设施的运行等方面。进而保证在工作当中给安全防护工作的实施带来整体上的服务,给变电设施的系统运行开展整体上的监控。推动管理工作的集约进行,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的贯彻质量。在贯彻当中结合故障的产生状况,利用智能系统的作用给出高效的改善对策,实现对于数据的精确记录,把所汇集的数据传送到系统当中,给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带来更为优良的调控根据。

3结语

在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现状进行结合分析之后,发现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提高细节安全管理,同时还要注重设备维护,保证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够为电力系统变电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进,惠钊.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86.

[2]储海兵,孟庆波.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9(07):188.

[3]朱腾超,蔡翠平.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40-141.

论文作者:万强, 刘璐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万强, 刘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