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中国论文,机制论文,体系论文,稳定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稳定一直是近几年中国政治学界关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对政治稳定一般都持有一种价值判断,即中国应该建立怎么样的政治稳定模式。当然,这种价值判断对中国的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总使人难以把握其核心要点。本文试图跳出这一困厄,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全面透视,对政治稳定提出一些不同于空泛的价值判断的看法。
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政治结构的包融机制
政治稳定首先要求建立具有较强包融力度的政治结构。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型的政治体系中,必然涵盖多种政治主体,如政党、阶级、民族、机构、团体、阶层等等。一般来讲,政治主体即在政治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地位,发挥特定作用的个人、集团和组织,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关系的参与者、组成者和政治行为的实施者。〔1〕由于受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各种政治主体在政治体系中的定位并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其中政治认知水平、经济利益、社会地位、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是我们分析政治主体间关系模式的重要变量。中国自1949年建立独立自主的新政治体系以来,就一直努力建构一个能够包融各种政治主体的宏大结构,尽量使各种政治主体可以遵循统一的政治规范,以便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有序、稳定的态势。这一努力基本上已化为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制度结构,奠定了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的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
可见,要分析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机制,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对政治结构作一精当的界定。所谓政治结构就是政治体系中诸政治主体稳定的布局,即从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模式。〔2〕其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缔造一种机制,使各种政治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保持在政治体系的统一要求之内。最终目的是实现政治结构的稳定性,使各种政治主体能够被共同构建到具有权威性和认同性的阶级结构、权力结构、政党结构、民族结构之中,并且这一结构体系不会因偶然性的社会事件出现大的分化或陷于破裂。以这一界定为指导来分析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制度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政治结构的统摄性。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走出了传统社会简单的分工体系,面临着庞大复杂的社会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解放了旧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又重新组合成了新的政治主体。现代分工所具有的政治效应就是使政治主体日趋多元化,政治体系涵盖它们的难度也就逐渐增大。因为日益精密的社会分工往往是与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同步的。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具有统摄性的政治结构,既能为日益发达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又能驾驭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动,使整个社会保持有序、公平的发展势态。社会发展往往含有这样一个二律背反,一方面对政治体系的统摄力提出挑战,另一方面又为政治体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的手段。当代中国维持政治稳定,建立具有统摄性的政治结构,就是在努力消除这一二律背反。所以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建立涵盖多元政治主体的政治结构,使各种政治主体能够在统一的结构体系中沿着合法、有序的轨道实现其功能,释放其能量。目前,中国所以能够保持政治体系的高度统一,就是构建了稳定有效的包融机制,各种政治主体都能够在具有统摄性的政治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各种政治主体在一个大的结构体系中并存,是以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中介的。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行政关系,共产党与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协商关系,乡村管理中的伦理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政府与体系外经济力量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此广大的关系网络,使政治结构中的各种成份密切相连,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政治结构并不会因某一关系的中断而陷于破裂。以各种关系为载体形成了上下相通、横向相联的包融机制,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强固的制度保证。不仅如此,就是在政治制度内部也存在着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亚政治结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其行政职能、立法职能、司法职能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只有这一亚政治结构保持紧密、团结、有力的态势,才能通过国家的力量实现整个政治体系的稳定。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对这一亚政治结构提出的挑战越来越剧烈,能否保持这一亚政治结构的高效、清廉、有序,是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的决定性力量。诸如此类的政治关系在当代之所以能模式化、制度化,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政治传统密切相关,也是中国谋求整体、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的政治发展经验就是,必须保证每一政治主体都能在统摄性的政治结构中寻求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以便在统一的轨道上“各行其道,各守其份,各尽其职”,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这一传统。
二是政治结构的凝聚性。政治结构的凝聚性实际上是分析各种政治主体联结程度的重要变量。政治结构必须蕴含向心力强的凝聚机制,以克服离散力量的侵蚀。事实上,当今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制度轴心”。“制度轴心”不仅具有政治象征功能,而且还是真正的权力中枢,并且能够得到社会和民众的普遍认同。当然,在不同性质的政治体系中,承担“制度轴心”的政治主体是不同的。在中国,“制度轴心”是由中国共产党担当的。这一状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性质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必然要成为“制度轴心”。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是按照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掌握国家机器,使代表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得到最本质化的实现。这一意识形态的价值要求使中国共产党成为维护宏观政治结构凝聚性的最有力的武器。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政治体系的过程中,掌握了丰厚的资源,整个政治体系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源基本上都要依靠中国共产党来供应,故保持政治稳定的“制度轴心”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纵观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驾驭和支配,政治稳定的态势就很难保持。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各种资源的支配程度将会得到改观,其供应资源的机制将趋于更加灵活。但中国政治的变动逻辑显示,无论社会如何变动,非但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制度轴心”的地位,反而使这一政治稳定机制日趋牢固。
第三,中国共产党作为整个政治体系的“制度轴心”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共识。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一定程度的共识,是任何社会群体存在的先决条件”。〔3〕中国保持一致的政治共识, 一方面是得益于历史的惯性,另一方面还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更新和自我建设,以适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
可见,政治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种价值评判的再现,而是要取决于政治体系保持现有制度生命力的能量,取决于“制度轴心”所具有的向心能力和统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机制要有准确的把握和精当的分析,并从中提出提高诸种机制效能的办法。
政治稳定的动力保障:政治体系的吸纳机制
政治稳定的持久性和生命力取决于政治体系的自我更新,也就是说,政治体系要不断的把先进的资源吸纳进来,以丰盈自身的能量。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体系,都已建构了一套相当灵巧而有效的吸纳机制,使政治体系的能量输出和能量输入保持守恒。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吸纳机制不断趋于成熟。
第一,对物质资源的吸纳。物质资源往往是政治体系保持稳定能力的基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系由于是建立在私有制之上的,因而它适应私有制的政治要求,建立了十分灵活的政治融资机制。中国政治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政治体系吸纳先进的物质资源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公有制是中国维持稳定的基石,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动摇的,当然,目前非公有制的经济成份日渐壮大,这就需要政治体系创建新的吸纳手段,把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份纳入到政治体系的调控之下。
第二,对人力资源的吸纳。人力资源对政治体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制度一旦定型,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要使制度持久的生存下去,则要靠对旧人力资源的更新和对新人力资源的吸纳。一个民族要建构先进、理性的政治文明,不在于创建新制度能力的强弱,而是取决于使制度得到持久、健康运行的能力有多大。后一种能力的培养就得益于对人力资源的吸纳机制。中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时期孕育成了较为成熟的干部制度,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对人力资源的吸纳机制逐渐步入现代化的轨道。从中国吸纳人力资源方向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体系外人力资源的吸纳,公务员制度就属于此类。二是对体系内人力资源的吸纳,这是人力资源在体系内的纵向流动,以提高高层管理者的执政水平。目前,中国对跨世纪干部的培养日渐重视,并提出了比较成熟的操作方案和相当严格的培养标准,这体现了体系内吸纳机制促动了政治体系的自我更新。对人力资源的吸纳,可以为社会上先进的人力资源提供一种政治期望,为他们的精力投向提供一个导引,以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另外,还可以提高政治体系的质量,扩充政治体系的能量。
第三,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共享资源的吸纳。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政治资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人类共享的。如先进的管理经验,化解突发性政治冲突的经验,处理国家间政治关系的经验,提高综合国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验等等,都需要政治体系去积极吸纳。因为目前政治体系间相融的程度越来越大,许多问题并不是靠单个政治体系就能解决的。在这样一个世界性文明体系日渐形成的时代,任何一个政治体系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要积极吸纳这些人类共享的资源,以使保持政治体系与世界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不至于被排除在世界性的文明体系之外。这样一种机制是保持政治稳定的外部保障。中国奉行的开放政策恰恰是这种机制的物化。开放使中国认识到吸纳人类共享资源的迫切性,同时也是补充当代中国政治体系能量的必备手段。时至今日,中国吸纳人类共享资源的机制已经建立,政治稳定的动力保障也日趋稳固。
政治稳定的社会保障: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其关注的焦点和履行的职能已经从革命走向建设,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就是政治体系与社会逐渐相融的过程,这是当代中国能够保持政治稳定的社会保障。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所含有的互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输入机制。即社会信息向政治体系的传送。如信访制度、人大和政府组织的特别调查制度、新闻机构对社会各种信息的收集、领导干部的亲自调查等等,均为社会参与政治体系提供了多种渠道。社会对政治体系的信任感日渐深厚,同时也使政治体系能够准确、及时地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因为对一个现代社会来说,它认知政治体系的欲望尤为强烈,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是释放自身能量、展示自身社会地位之需要。现代性的政治体系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政治要求,而且还能够化解这些政治要求,使各种矛盾和冲突不至滞留在社会之中,否则,政治稳定就会失去丰足的社会保障。
第二,输出机制。即政治体系的各种决策要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级政府输送到社会机体中去,使社会对政治体系的目的、意向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政治体系的形象也逐渐得到改善。这样看来,输出机制不仅仅是政策的输出,其中还包融着形象的输出、价值的输出、情感的输出以及理想的输出。现代社会对政治体系输出信息的数量、质量以及频率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政治稳定也就越来越依赖于输出机制的建构和维持。
对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来说,输入机制和输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的探索历程。它是随着政治体系的日趋丰满逐渐发育起来的。特别是在推行市场经济以后,完善输出机制的意识较为浓厚,但输入机制的完善还不够有效。目前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体系外力量”的孕发尤为迅速,它对政治体系形成的压力也迅速膨胀,政治体系应该增强化解这一压力的能力,扩充输入的渠道,提高输入机制的效能,使社会中的新兴领域既能释放其能量,满足其参与政治体系的欲望,又能纳入到政治体系的调控之下。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一方面要取决于成熟的政治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成熟的社会体系,只要这两者都能蕴含着理性的运输轨道和稳固的发展逻辑,并且这种定型的轨道和逻辑不会因某一突发性事件而遭致中断,才能以此为基石构筑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稳定。当代中国在缔造政治稳定的格局时就是朝这一目标迈进的。
注释:
〔1〕《社会科学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416页。
〔2〕得益于《社会学辞典》中帕森斯·默顿和美国人类学家基辛对“社会结构”这一概念的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第248—249页。
〔3〕〔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 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