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择题论文,思路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考中,选择题是必考的客观性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容量大,是否能快速巧妙解答选择题,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技巧。
一、平均值法
题目1 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L,则两种金属可能是()。
A.Mg、Cu B.Zn、Cu C.Al、Cu D.Mg、Al
解析 设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组成为M,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有
M——
O g22.4L
1.5g1.12L解得a=30
则混合物中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一种大于30,一种小于30,Cu与酸不反应,认为其相对原子质量最大,Al相当于二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3=18,所以混合物中符合条件的两种金属应是Mg、Cu或Al、Cu,故选A、C。
二、终态法
题目2 有甲、乙、两三份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甲中加水稀释1倍;在乙中通入过量;将丙浓缩1倍,然后分别加等浓度的硫酸溶液,当溶液呈中性时,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是()。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乙>甲>丙
解析 在等体积等浓度的三份氢氧化钠溶液中,经过三种变化,钠元素的量还是相等的,所以与钠元素结合的硫酸根离子的量也是相等的,故加入等浓度的硫酸的体积是相同的。因而选A。
三、差量法
五、叠加法
题目5 将钠和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X分别加到足量的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钠与其燃烧产物的质量比为()。
六、图示法
题目6 20℃时,将某盐R的溶液蒸发掉log水后,恢复到20℃2,需再加入8gR。(无结晶水),溶液即达饱和。若先加入2g盐R后再将盐溶液蒸发掉30g水恢复到20℃,溶液也达饱和。则20℃时,盐R的溶解度是()。
A.20gB.25gC.30gD.60g
解析 根据题给的两组数据可以勾画出如图1、图2的示意图,这样便可容易看出:在20℃时6g盐R溶解在20g水中形成的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所以20℃时,盐R的溶解度是30g,故选C。
图1
图2
七、电子传递守恒法
题目7 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淡,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容器内液面上升,再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氧气的体积是()。
八、变形法
题目8 由环乙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九、估算法
题目9 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A.Mg、Al、SiB.Li、Be、Mg
C.N、O、S D.P、S、O
解析 本题按常规思维分析,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有四种情况:
分析起来很麻烦。若按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平均每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7/3=5.6,则Y、Z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再根据三种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便可推出X、Y、Z分别是N、O、S,故选C。
十、电子得失守恒
题目10 2.1g镁铝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盐酸,生成氢气2.24L(标准状况),再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是()。
A.2.9gB.4.6g
C.5.5gD.6.9g
标签:相对原子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