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世界经济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月中下旬,国际投机者相继在台湾和香港狙击成功,金融风暴蔓延至东北亚地区,香港股市连跌4天,损失总市值近万亿港元, 并有由香港引发全球性股灾之势。11月中旬,投机资本进入韩国,韩元大幅度贬值40%。韩国也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经过多番讨价还价后,韩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终于达成了IMF最大的援助计划, 整个计划金额高达570亿美元。而IMF要价之苛刻,也令民族自尊心极强的韩国人恨之入骨,达成协议的12月3日甚至被称为韩国的“国耻日”。 接着,日本著名的证券公司山一公司宣告倒闭,金融危机似乎将进入日本,蔓延至除中国之外的整个东亚地区。现在看来,这场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台湾、香港乃至东南亚还可能再度遭受冲击。金融风暴过后,除了中国和经济基本而较好的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底子较好的日本之外,原来的经济奇迹已经荡然无存,其损失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认识冷战结束后东亚经济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以及中国经济的前途,和由此带来的地区政治、外交格局的变化,是中国决策高层迫切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只是着重探讨东亚金融危机的起因、背景、影响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危机的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强调的各国内部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在这方面,各个国家危机的原因各有不同。东南亚国家的问题是经济过热,外贸逆差严重,政府财政赤字增加。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它们在1994年以后大幅度开放资本项目,利用短期资本项目进入填补外贸逆差和资金缺口,泰国最为严重。1992 年泰国的外债只有约200亿美元,1997年达到了890亿美元。而短期外国资本进入之后, 只能选择投资收益快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股票和房地产的泡沫。随着泡沫经济升温,出口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该国的外贸逆差越来越大,只能再借外债,特别是短期的商业性贷款,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候,短期资本的流动便可以急剧影响该国的汇率。在被投机资本打击之后,内外资的信心发生严重动摇,泡沫崩溃,整体经济更趋失衡。
韩国危机来自前几年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扩张过于剧烈,负债率太高(韩国前30位大企业的资本只占资产总额的18.2%)。在生产能力建成之际,海外市场开拓处于低潮(1996 年韩国出口增长率只有8 %,1997年也不高),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加上本国政治纷争,银行与财团的传统关系被切断,无法再利用政府的力量扶持大企业,企业出现较严重的财务问题。这时候,投机者攻击韩国汇率,政府处理不当,造成危机蔓延,使该国银行和企业无法象过去那样从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在国际市场上的借贷成本上升(连韩国开发银行在美国发的债券利率都到了垃圾债券的利率水平),使周期性的资金周转不灵转变成为结构性和体制性危机。
第二方面的原因则是东南亚各国强调的投资资本的恶性炒作。美国的投机资本利用可以动用的庞大资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庞大乘数作用,针对个别最薄弱的环节进行攻击。在泰国得手之后迅速转战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利用期货(包括离岸市场)与现货市场在汇率和股市之间对冲,它们的声势更带动了其它投资基金和本国资金的羊群心理,而信心一失,崩溃之势便无法收拾。汇率失守和股市下跌之后,其内部经济的问题就更原形暴露。而在防守汇率时抽高利率,又会打击企业和正常的工商业,最后政府都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短期通货膨胀上升,外债问题更重,不得不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基本经济越好的地区,实质经济受到的冲击越小,在东南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马来西亚可以勉强度日,新加坡则基本没有太大问题。在东北亚,韩国经济接近崩溃,而香港、台湾则纯粹是股票市场泡沫旺盛(8 月份台湾股市超过10000点,香港股市超过16000点),在股票泡沫消除之后,对实质经济影响并不大。
总之,这次危机的开端是个别国家的经济困难,如果没有美国投机基金的冲击,不会酿成全面的区域性危机。如果在危机开始阶段,区内的大国给予足够重视,如日本和中国能够迅速共同资助泰国,危机恶化的程度和扩散的机会应该可以降低。
危机的背景
第一,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速度和程度在90年代以来大大加强。经过80年代的金融管制放松之后,大量的美国投资基金被释放在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货币、即时交易令金融的力量成十倍、百倍地增加,手握大量投资资金的美国实力大增。可以说,许多金融衍生工具只有美国人才懂,东亚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只有在上当之后,才发现这些衍生工具的负面作用(如香港的恒生期指被摩根斯坦利在这次股灾中用到了极至)。1993—1997年东南亚国家过度开放资本市场,让短期热钱大量进入,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从结果来看,这次凡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救的国家,无不被要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它们连“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都没有了。如今,连世界贸易组织都在推销金融一体化。看来,全球金融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威胁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反过来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幸存,也由于小心谨慎、没有开放资本项目之故。但是,中国的资本项目也不可能长期闭关自守。如何面对金融一体化的挑战,是中国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二,全球生产能力供过于求,造成传统的出口导向产业竞争激烈,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强,世界经济向出口导向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不光是亚洲国家在积极扩充产能(以韩国为甚),东欧、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加快步伐,美国也将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大量推向出口。到90年代后期,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和高科技产品,在全球基本上形成了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东南亚地区和韩国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与1996—1997年的电子产品过剩有密切关系。
危机的影响
从中短期看,除大中华经济和新加坡外,东亚经济问题重重,复苏起来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实力消长非常明显,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新加坡受到的冲击不大,今后在区内的经济实力会明显加强,如果中国大陆与香港和台湾的整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则实力会更加强大。而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的位置会相对下降。
新加坡以外的东南亚国家今后几年经济会进入一个低增长期,告别原来年均7—8%的平均水平。一方面,东南亚经济要消化原来建立起来以及尚未完工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清理出现问题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应付因为货币贬值而带来的通货膨胀,需要一个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这个过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严格条例监管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时间需要更长一些。另一方面,东南亚经济中外资的比重很高,特别是出口中外资的比重很高,因为汇率风险、政治风险加强,今后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投资)的速度会明显放慢,令汇率贬值对出口和整体经济的刺激作用相对减少。另外,汇率贬值造成这些地区的财富缩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按照美元计算的财富可能会缩水50%以上),居民的内需也会相应紧缩。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肯定也会受到周边地区的经济衰退影响。
韩国可能是这次金融危机中最彻底的失败者。如前所述,韩国经济如今是内外交困。1994年以后大财团在海外扩张,特别是在海外金融市场借钱在欧洲、美国、东南亚、中国等地大量投资和收购,如今刚形成生产能力之际,就碰到国际市场收缩,韩国的汽车、半导体等主力产品销售不畅。韩国汽车正在逐步失去最大的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只能去挤保护主义严重的欧洲,成果有限。而最近几年成为韩国出口增长主力的半导体芯片(主要是记忆体产品),遇到1996年超过80%的大跌价,损失惨重。外部市场增长速度放慢,野心勃勃的企业只能回国向政府求助,又碰到国内的政党纷争,互相揭短,政府、银行、财团的关系被切断,走向破产的道路。今年年初以来,韩国前30大企业已有8家破产, 企业破产又连累为它们提供融资的金融体系,到12月10日,在韩国已有14家金融机构停止营业。这个时候,投机者的进攻无疑给了韩国经济和韩国企业致命的一击,韩国的汇价大跌50%,股市大跌40%,即使财务状况健康的韩国企业在海外也无法融资。最近,三星、现代、大宇等龙头企业发行的债券,尽管利息率高达17%,也无人问津,不得不全数收回。资金流动不足的周期性问题演变成为全面的体制性问题,为了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韩国不得不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
韩国的经验,可以概括成政府主导银行资金流向大型支柱产业和企业,通过大规模投资和生产能力扩张抢占海外市场份额,进而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在国际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的条件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严格的监管下,韩国的整体经济基础全面动摇,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失败,其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如果民众反弹的声音非常强烈,可能会带来新的政治局面(不能排除军人重新执政的可能性)。
日本则是这次危机最大的失败者。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的水平,远远低于同期美国和欧洲的水平。这段时间, 日本经济经历了三次非常重大的挫折。第一次是1985年日元升值后在美国的大量投资失败。据不精确统计,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大约损失了7000亿美元左右,大致相当于整个80年代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之和。第二次失败是从1991年起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下挫,金融体系坏帐严重,经济增长率明显放慢;第三次则是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日本近10年来在东南亚建立的生产体系被破坏,同时,在东南亚和韩国的大量商业贷款(约有800 亿美元)无法回收,更加加重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困难。算起来,日本经济从1991年起已经衰退了6年,这次的金融危机会使日本经济复苏的希望落空, 使衰退再持续几年。因此,日本经济可能有整整10年的停滞期,90年代成为日本“停滞的10年”。
当然,以东亚地区的优秀劳动力素质、高储蓄率、不断加强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原来存在的国际分工体系,东亚经济还是存在复苏的可能,不太可能出现类似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之后的“失去的10年”的情形。但这种复苏在何时会来临,会在何种程度上复苏,在金融危机未结束之前,讨论起来似乎为时尚早。这个问题,又涉及到今后世界经济的新格局问题。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80年代后期,当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疯狂收购美国和欧洲资产的时候,国际经济学界的主流声音是日本会与美国联合取代美国在二战后的经济霸权,两者合作领导世界。经过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衰退和美国经济以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强劲增长,这种预言破产了。目前,日本经济元气大伤,基本不再具备与美国争霸的能力,将会继续依附美国,或者说与中国争第二,而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独大局面,再次得到了恢复。可以说,在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在政治领域的独大局面已被公认;而这次金融危机,则可能确立冷战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独大局面。美国的经济优势可以体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从6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谈论第三次产业革命,但第三次产业革命没有来临。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和迅速传播,美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发生了根本改变。1996年,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量中,有1/3来自与信息工业相关的产业,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的结果,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基础走向高科技,真正触发第三次产业革命。英特尔、微软、网景等新企业成为美国工业的拳头,主导全球的信息产业革命。而在其它地区中,目前只有中国台湾省能够跟上美国的步伐,享受到了信息革命的好处,产业结构卓然有成。日本因为80年代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失误,暂时被抛在后头,欧洲则远远落后了。
第二,美国金融力量大大增强。80年代美国金融业放松管制,到90年代美国金融势力以投资基金(包括那些专门从事投机买卖的对冲基金,索罗斯只是其中一个代表)的方式进入全球,1992年的英镑、里拉危机,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今天东亚金融危机,无一不是这些基金在兴风作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迅速下降。80年代晚期,曾排名世界前10位的日本银行,如今为沉重的坏帐所拖累,日益收缩,纷纷被挤出前10名之列。在越来越重要的投资银行业务方面,1997年8月,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美林在日本本土的投资银行业务中的比重,首次超过日本野村、大和、日兴和山一(刚破产)四大券公司的市场份额。由于金融力量日益壮大,美元近年来越走越强,却并未象80年代那样影响美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第三,通过政治谈判权和贸易保护政策,重新确立自己在实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独大的政治实力为本国谋取利益,成为美国外交的重要方面。同时,美国利用整个北美洲自由贸易区,巩固自己在美洲的势力,改变与东亚、欧洲的分工关系(如改变纺织品产地来源标准、将进口配额与出口国的人权劳工状况结合等等),使利益分配越来越倾向于北美。
综上所述,经过冷战结束后几年的部署和发展,美国以美元、投资(机)基金、高科技产业、政治强权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建立在信息化、全球化基础之上的四位一体的“金融霸权主义(FINANCIAL HEGEMONY)”,再次确定了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强势地位。按照目前趋势,这种优势完全可以保持到下个世纪初期。
面对美国的金融霸权主义,在饱受金融危机痛楚之后,原来经济活力最旺盛的东亚地区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中国与日本合作,重新整合东亚地区,保存东亚地区的生产和制造业体系,利用区内日本和中国的市场,日本尚存的资金实力,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形成一种比较紧密的主动合作,对抗美国的“金融霸权主义”。
第二是中国与日本竞争,在依附美国的过程中争老二。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与日本的实力此长彼消,依据笔者的估计,加上香港在内的中国经济的综合实力,目前可能已经超过了日本。如果两国政府间缺乏积极主动的协调,中国与日本争第二的冲突不可避免。如此,对美国的利益是极大的保证,对中日两国利益则未必最佳。但以目前的形势发展,应该说第二种可能的机率远远大于第一种。
在这两个选择中,东亚的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过去向美国一面倒的关系会出现转化,短期内与美国的关系可能会恶化,必须重新调整与区内的大国——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但是,如果中日两国无法在这个短暂时期中理顺与它们的关系,形成新的战略协作关系,尽管这里民族主义日益强烈,东南亚国家还是无法实现从依附美国到独立发展的转折,最终不得不重投美国怀抱。如此,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过程,东亚经济还是一盘沙。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欧洲货币的发展。统一的欧洲货币将于1999年出台,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整合欧洲经济,目前无法预测。但从欧洲共同市场对经济不大的促进作用看,从目前欧洲国家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和产业结构(例如,欧洲的电脑和半导体产业基本失败了),从欧洲国家的管理能力看,似乎无法对统一欧洲货币报太大的希望。至少,指望统一欧洲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并不现实。
因此,21世纪初的全球经济轮廓已经显露,挟技术与金融实力并劲,美国的独大地位短时间内不会动摇,东亚经济即使可以从金融风暴中复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附美国,挑战美国经济地位根本无从谈起。而欧洲,则是一个不可抱太大希望的未知数。因此,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可能是理想多于现实。
附录:韩国与IMF达成的援助条件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及财政目标:
将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从原定的7%下调至3%;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加税来达到实现财政预算盈余的目的,包括政府将维持从紧的财政政策,以减轻货币政策所受的压力,同时为金融环节的改革提供资金,调整政府开支项目的先后次序等;
政府财政申明必须经过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
将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下;将1998年和1999 年的经常帐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低到1%以下,相当于从今年的150亿美元降低到50亿美元。
第二,货币和外汇政策:
中央银行收紧货币政策,允许利率短期内上升,舒缓韩元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修订韩国银行法,赋予中央银行独立权力,而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物价;
加强对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维持现行的外汇交易制度,容许汇率每天波动10%的幅度,政府对汇市的干预,必须符合市场的运作方向。
公开政府的外汇储备、中央银行的期货合约和银行的坏帐记录。
第三,开放金融市场,重建金融体系:
1998年中开始容许外国金融机构在韩国成立合资或附属机构及经纪行;
外国投资者在韩国上市公司的持股上限即刻调高到50%,1998年进一步调高到55%;
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短期债券市场;
大型金融公司必须由国际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核数;
重组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建立一套制度来协助这些机构关闭业务或进行合并,允许本地和外国机构来收购这些机构;
加快注销金融机构坏帐;
所有银行必须制定一套自我援助计划,以符合巴赛尔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
政府给予任何金融机构的支持,都必须在严格的条件下进行;
以有限度的存款保障计划取代目前无限度的存款保障计划。
第四,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政府必须逐步削减政策性贷款,终止以补贴方式拯救私人企业。
第五,加快贸易自由化;
履行向世界贸易组织所做的承诺,取消进口限制,取消出口补贴。
第六,增加劳工市场的弹性:
向失业人士发放失业救济金,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
(出处:根据1997年12月4日香港明报、信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