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理念下公共体育资源的均等化研究①
袁正
(江苏省盐城中学 江苏盐城 224000)
摘 要: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推进以公平为核心的公共体育资源均等化,将会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点。这就需要国家、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挖掘全社会的体育资源,实现公共体育资源均等化分布,最大限度满足公共体育的需求,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性战略,并要求各级政府及其体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体育资源,把全民健身从系统性目标提升为国家性目标。然而服务于国民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极度匮乏的公共体育资源与国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已成为制约国民健身的硬伤害,严重影响了健康中国的实施。
关键词: 共享理念 公共体育资源 均等化
1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现状
1.1 体育场地分布
体育场地全国共有169.46万个,总占地面积为39.82亿m2。其中,室内的体育场有16.91万个,总占地面积为0.62亿m2;室外的体育场地有152.55万个,总占地场地面积为19.30亿m2。
1.2 体育场地按单位分布
如表1数据显示,全国体育场地按单位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其中事业单位场地数量为68.66万个,所占总数的41.81%,相比之下,行政机关、港澳台商企业较少,分别只有8.39万个和0.46万个,所占比例之和只有总数的5.39%。
1.3 体育场地按系统分布
如表2所示,全国合计169.46万个体育场地,其中教育系统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8.98%,同样占地面积比重也很高,占总数的53.01%。相比之下,体育系统约有2.43万个场地,只占了1.43%。
1.4 体育场地按区域的分布
具体如表3所示。
对照组29例患者中达到显效标准者15例,有效8例,余者6例无效,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29例患者中达到显效标准者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单位场地数量及面积情况
2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人均体育场地极度匮乏
我国城乡体育场地分布极不合理,乡村体育场地数量少、质量差、种类少、规模小。
2.2 体育场地城乡分布极不合理
经研究表明,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并不高,仅33.9%。截至2018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7m2,与美国相比不足美国的1/10,其中还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是由教育系统管理,很多是不对外开放的。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近年来国内曹一鸣教授、史宁中教授领衔的团队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曹一鸣团队围绕不同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布、理念目标、不同知识单元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8-16];史宁中团队主要针对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主要内容、呈现方式、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17-19].
2.3 小区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不合理
对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差异化的供给,保障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基本权利的均等化;二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地区、区域间的公共体育资源空间均衡化。
3 公共体育资源均等化分布的方法与策略
3.1 国家、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高体育场地总量
为了应付政策要求,一些小区都配套建了一些公共体育设施,但是总体而言数量少、种类少、质量差。许多小区刚修建好的公共体育设施没有几年就成了“钢铁垃圾”。
表2 各系统体育场地数量及面积情况
表3 各地区体育场地区域分布情况
3.2 增加乡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从共享理念出发,体育相关的部门,都有责任与义务支持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些取之于民的财富就应该用之于民,从体育层面上获取的财富就应该更好地支持公共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更大的利益共享。
3.3 “东捐西建”平衡东西部地区公共体育资源
我国东西部差异较大,资源上可以“南北西东”统筹调配,那么经济也应该可以“东西援助”,东部发达城市帮扶中西部落后地区,最终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均等化发展。
4 结语
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的均等化,既有利于共享公共体育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幸福指数。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并提供更加强大的财政支持,加快公共体育资源均等化的进程。
对于曾先生的各种请求,上述工作人员都表示“与他无关,必须立刻离开”,并叫来旅店保安,此后又报警叫来2名瑞典女警察。曾先生向警察解释了情况,并强调自己是游客并非难民。
参考文献
[1]李红艳,苏长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5):1-5.
[2]曹可强,俞琳.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2010,17(10):22-25.
[3]刘仲华.中国体育公共服务进程中的多元合作[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7-28.
[4]何振华.旧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G8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9(c)-0095-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7.095
①作者简介: 袁正(1991,1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羽毛球运动训练、羽毛球运动员比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