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香港回归的态度及其政策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香港回归论文,态度论文,走向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方国家中,日本与英国、美国一样,非常关注香港回归中国。自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来,有关香港回归的各种动向,已成为日本新闻媒体不断炒作的热门题材。港督等英国高级官员多次应邀去日本介绍香港情况。去年8月日本外相池田行彦专程去香港访问,日本还有人建议桥本首相出访香港,以表示日本对香港的重视。日本为何关心香港的回归?在今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日本对香港的政策会有什么变化?
一、日本同香港关系密切,香港对日本的对外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历史上,香港是日本与欧美国家联系的重要通道。1853年,强迫日本“开国”的美国舰队,事前需在香港了解日本幕府的动态,补充燃料和水,作好准备后才前往日本。1860年,日本向美国派遣的第一个“访美使节”,往返都途经香港并做短期停留。当时他们在香港“看到曾是日本老师的中国人受外国肆意蹂躏的情况,认识到日本如不改革,也存在可能受外国侵略的危险。”[①]
二战期间,日本曾在1941年到1945年军事占领香港,在香港实行了3年零8个月的“军政统治”,把香港变成支持其侵略战争的物资补充和中转基地,这给日本与香港的关系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
(二)战后日本在经济上积极向香港渗透,不断扩大日本在香港的势力和影响。从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首先大举打入香港的制造业,各大企业纷纷到香港开设工厂,生产纺织品、收音机、照相机及电器电子产品。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资本又纷纷进入香港的百货、进出口贸易和银行、证券等金融业。截止1995年底,日本在香港的投资已达15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内地和美国,居第三位。在香港的日本公司已达2,442家,其中从事进出口贸易的518家,从事电机和电子产品制造的189家,从事银行等金融业务的154家。[②]到1990年底,在香港制造业的境外投资中,日资占31.5%,超过美资的30.6%,居首位。[③]日本在港有11家大百货公司并开设24家分店,其营业额一度占香港百货业的一半。[④]随着大批日本人到香港经商、定居,在港日本侨民迅速增加,已从1966年的约200人增至目前的2.5万人,仅次于美国(3.7万人)、英国(2.7万人),居第三位。
(三)香港是日本进入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日本认为香港对于日本向亚洲特别是向中国拓展经济势力来说,具有许多可利用的优点,主要是:1.香港有良好的深水港及世界一流的港湾设施,交通方便,在传统上中转贸易很发达。2.香港商人同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各国华人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和行业联系,商业信息灵通。3.港商较熟悉中国内地的法律和商业习惯。[⑤]早在60~70年代,日本就利用香港的中转贸易基地和金融中心的地位,扩大在东南亚的销售。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向东南亚转移生产、投资设厂的增多,香港成了日本统辖东南亚日资企业的管理中心和原材料与零部件的供应基地。[⑥]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日本主要通过香港这个“南大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日本不少企业首先在香港设立公司,然后单独或与港商合作到华南地区投资或作贸易,开始主要在广东一带做来料加工贸易,以后不断扩大投资领域。目前日本许多大公司如伊滕忠、三菱商事、日商岩井等与香港长江实业公司、合和实业公司等大财团合作,在广东等地建设发电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建立大型流通中心,搞房地产开发等。日本在香港的不少企业,实际上把80%的资金都用在经营对华业务上。[⑦]
(四)香港是日本获取中国情报的基地。战后由于中国内战等政治因素,大批有背景的中国人不断从内地和台湾躲避到香港,加上香港与海峡两岸都有密切的地缘和人缘关系,汇集了有关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各种信息,成为日本和西方国家搜集中国内地及台湾政治经济情报的据点。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前,日本主要通过香港了解和分析中国各方面的情报。即使在中日关系已经正常化、两国往来已很频繁的今天,日本虽可随时派人到中国进行调查了解,但仍非常重视并着力继续搜集香港一些人窃取或制造的有关中国“内部机密”,仍热衷于通过香港了解中国的“负面情况”。
(五)香港是日本旅游的天堂。香港交通方便,物价便宜、商品丰富,每年吸引大批日本人去观光和购物。随着九七香港回归中国的临近,日本出现“看看回归前的香港”的旅游热潮,近几年赴港旅游的日本人急剧增加。1983年日本赴港旅游的人数为50万,1991年增至125万,1995年增加到169万,1996年达210万,仅次于内地去港人数,超过台湾而居第二位。今年元旦前后,日本有66万人到国外渡假,其中去香港的近10万人,仅次于去夏威夷的而居第二位。“香港游”已成为日本旅游业和航运业的黄金路线之一。[⑧]
二、日本如何看待香港回归?
(一)日本对香港回归中国的前途,存在着乐观论和悲观论两种倾向。乐观论的主要观点是:1.只要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香港仍是中国联系外国的重要窗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仍起重要作用。“香港是能产金蛋的鸡,中国不会做杀鸡取蛋的蠢事”。2.香港回归是中国实现统一的第一步,它的成败对解决台湾问题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促进统一,中国将实行“小心谨慎的对港政策和稳妥的管理”。[⑨]3.香港是“浮草经济”,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捷。只要香港的自由及高效率的经济制度得到保障,港人一定能找到保持繁荣的道路。[⑩]4.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更加密切,相互间的投资和贸易将更加发展,给日本带来扩大商业的机会。
悲观论的主要观点是:1.香港将失去“新闻自由”,“民主”受到限制,“法治”被“人治”所替代,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将被改变,造成香港人失去信心,知识精英和管理人才外流,资本逃向国外,经济规模缩小,治安恶化。2.中国经济、政治势力进入香港,使香港完全“中国化”。同时,由于上海等一些内地城市也将“香港化”,使香港在中国经济地位中的地位下降,独特作用减弱,成为没有香港特色的城市。3.中国内地的贪污、行贿,滥用职权等不正之风将侵蚀香港“清廉、高效的法治社会”,使在香港生意难做。同时,中国各地方势力将在香港争夺地盘,国营企业在港用不正当手段包揽公用事业建设工程,外国企业将受到排挤。4.中国政策多变,经济发展时起时伏,潜藏着严重危机,将来势必对香港的稳定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中国一切政治优先,将来香港一旦有事,也可能牺牲香港的经济繁荣以优先保证对香港的政治统治。(11)
(二)日本对待香港回归,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有不同的态度。日本官方态度比较谨慎,避免对中英争执的问题公开表态,仅表示“希望日本人在香港的自由、公正的经济活动能够得到保证”。
日经济界多数人在初期较悲观,对是否继续去香港投资或留在香港表现犹豫。近几年,随着香港平稳过渡的形势日益明朗,乐观看法逐渐居上风,去香港投资或扩大在港事业的公司大量增加。据香港日本工商会议所1995年对449家公司的调查,认为香港前景不好的仅占15%,认为前景良好或非常好的占85%。(12)但是,经济界仍有一些人存在担心,仍在观察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
在日本新闻界和知识界,带有偏见的看法一直占上风,一些学者和报刊至今仍在大肆渲染所谓香港“人心恐慌”等消极悲观论调。他们经常歪曲和攻击过渡时期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政策和做法,对回归后香港的前景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测和最坏的想象,有人甚至蛊惑人心地说香港可能发生第二个“二、二八”事件,“香港人将生活在新的独裁统治下”。(13)这些论调对日本人民了解香港问题的真相产生很坏影响。
三、九七后日本对香港的政策走向
日本以复杂的心情看待香港的回归。在日本看来,香港回归中国后既增加了商业机会,也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日本可能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继续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扩大同中国的经贸往来。日本认为中国为了支持回归后香港的繁荣,将会继续在各方面给香港以优惠和照顾,在港中资企业也将更加活跃。使日本企业在香港大有可为。据《日本经济新闻》1996年9月对在港日本企业的调查,63%的企业表示今后5年将增加通过香港的对华投资。不少日本大公司准备加强在香港的据点,特别是扩大在香港的金融业务。(14)但日本经济界人士也担心香港目前依靠回归因素支持的过热经济难以长期维持,2~3年后,或早在1998年“回归景气”就可能发生逆转,股票和楼市价格会大幅度下跌。(15)对此,日本也应预作准备。
(二)企图使香港问题国际化,牵制中国的行动。日本担心由于中国在香港的影响增长过快会损害日本的利益,因而同美、英等合谋,企图对香港实行某种“国际监督”或“国际管理”,插手香港事务。也可能搞一些包括中国、美、英、日在内的国际性大型项目,以便套住中国,增加所谓“国际保障”。(16)
(三)加强政治渗透,力保香港作为西方情报基地及和平演变中国的桥头堡的作用。日本可能在新闻自由、人权和法律等问题上不断制造舆论压力,甚至干涉中国内政,以力保香港今后仍能在搜集中国负面情况及了解台湾党政军高层情况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另外,日本也将配合美、英,继续支持和利用香港“民主党”等反对势力牵制中国并帮助“民主派”扩大政治影响,以“西化”中国。
日本为保住它在香港的利益,今后大体上会在香港问题上同中国合作。但日本基本上将站在美、英等西方一边,企图插手香港事务,制约中国,制造麻烦。这就会给中日关系造成新的摩擦。
注:
[①]儿玉伸昭的文章,日本《世界周报》1996年8月13日
[②]《澳门日报》1996年9月2日
[③]丸山伸郎著《华南经济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92年11月出版
[④]《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年1月23日
[⑤]朱炎的文章,日本《周刊东洋经济》1995年9月2日
[⑥]小岛丽逸著《香港的工业化,亚洲的结合点》,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89年3月出版
[⑦]腾野康友的讲话,日本《外交论坛》1996年7月号
[⑧]日本《周刊东洋经济》1997年1月18日
[⑨]儿玉伸昭的文章,日本《世界周报》1996年9月3日
[⑩]丸尾平二郎的文章,日本《经济学家》1997年1月21日
(11)中村浩二的文章,日本《经济学家》1996年10月28日
(12)高原明生的讲话,日本《外交论坛》1996年7月号
(13)日本《周刊东洋经济》1996年2月17日
(14)《日本经济新闻》1997年1月31日
(15)稻垣清的文章,日本《世界周报》1997年2月25日
(16)小林斡夫的文章,日本《周刊东洋经济》1996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