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研究论文_律全进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研究论文_律全进

律全进

(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山东,日照,276800)

【摘 要】通过对常用的公路软基处理方法的介绍、比较,陈述各种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对处理方法的综合使用提出建议,给公路软基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软土地基;沉降;排水固结;复合地基;联合处理

1、前言

公路是带状的结构物,跨越的空间距离大,受地理条件限制,许多路基不可避免的修筑在不良地质地段上,特别是软土地基。软土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其中沿海地区、长江、珠江三角洲等滨海和湖沼地带尤为普遍。

2、软土的分类

我国软土地基按其成因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滨海沉积类、湖泊沉积类、河滩沉积类;按其沉淀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滨海相、三角洲相、泻湖相、溺湖相、湖相、河床相、河漫滩相、牛湖相、谷地相。

在工程中,根据天然含水量及天然孔隙比分,软粘土类、淤泥类、泥浆质土类及泥炭类。

3、软土的分布规律

我国软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辽宁的大连;山东东营、烟台和青岛;天津市;江苏的无锡、苏州、南通;上海市;浙江的嘉兴、杭州、宁波、温州;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莆田、厦门;广东的汕头、广州、深圳及香港、澳门等省市。

4、处理方法

4.1 强夯法

强夯法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加固各类填土、湿陷性黄土、砂土、一般粘性土、软土、工业和生活垃圾等地基,特别对于非饱和土加固效果显著。

4.2 垫层法和抛石挤淤法

垫层法属于软土地基浅层处理方法,包括换土垫层法、换土加筋垫层法及加筋碎石垫层法。将软弱土开挖到一定深度,回填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岩土材料垫层,形成双层地基。垫层能有效的扩散基底应力,提高地基承载力,见效沉降。 垫层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不适用于垫层下地基持力层压缩模量低于2.5MPa的地基。抛石挤淤仅适用极软塑、流塑的软土。抛石挤淤实质上是使土基产生整体剪切滑移破坏而达到置换软土的目的。为了在挤淤中土基产生整体破坏时,不致使路堤的整体性受到大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在路堤底、地表上铺设网状土工织物如格栅材料或土工布,使之形成一个柔性筏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达到排水及隔离的作用,网状材料或土工布都铺在砂或砂砾垫层下。

4.3加筋法

土工格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将其埋设于路堤底部可以改善路基土体的整体受力条件,提高路堤和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减少路基和路堤的侧向变形量和竖向沉降量,这样可加快路堤的填筑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在软基上使用土工格栅,可以使上部荷载传递能得到有效地调整,减少路堤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

4.4排水固结法

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和联合式 排水固结法的排水系统是由水平排水砂垫层和竖向排水体(常用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构成的,主要起到改变地基原有排水边界条件、缩短地基孔隙水的排水距离、加快软土地基的固结过程。 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都是通过减小孔隙水压力而使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可以有效的加固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必须有不小于6个月的填土预压期,以达到严格控制工后沉降的目的。

4.5复合地基法

a、粒料桩:袋装砂桩、碎石桩 粒料桩法就是利用一个产生水平向振动的管状设备,以高压水流边振边冲在软弱粘性土基中成孔,在孔内分批填入砂袋或碎石加以振密成桩,与周围粘性土形成复合地基的加固方法。设置粒料桩后桩体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粒料桩对地基土起置换作用、竖向排水体作用及应力集中作用,但不考虑它对地基土的挤密作用。粒料桩处理软基加固期短,可以采用快速连续加载方法施工,对缩短工期比较有利。b、加固土桩:水泥搅拌桩、粉喷桩、旋喷桩、CFG桩、加固土桩是用机械将软土地基的局部范围内软土用加固材料改良加固与桩间软土形成符合地基。改良后的加固图桩只考虑桩的只画能作用、应力集中效应,进而减少总沉降,但不考虑加固土桩的排水固结和对地基的挤密作用。水泥搅拌桩、粉喷桩和旋喷桩是利用水泥、石灰等粉体材料作固化剂,通过特殊的搅拌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固化成具有整体性、水硬性和一定强度的柱体而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

5、方案选择

目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较多,到底选用哪种或哪几种方法进行处理,必须根据建设场地的基础情况和其他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的因素综合研究考虑、并通过试验取得可靠的成果资料后再最后确定经济合理并确保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案。

5.1浅层软基处理

当泥沼及软土厚度小于2.0m时可换填软基,分层回填碾压加固,并结合加筋法进行处理。抛石挤淤一般用于当泥沼及软土厚度小于3.0m,且其软层位于水下,更换土壤施工困难或基底直接落在含水量极高的淤泥上,稠度远超过液限,呈流动状态。一般地说,抛石是经济的,但技术上缺少把握,因此,当淤泥较厚时选用本法须慎重。

5.2深层软基处理

a、对于地质分层较为均匀,上部结构较为密实、下部软土已经固结的地基,可以采用强夯处理,处理后地基沉降也比较均匀,地基差异小,能有满足路基的稳定性要求。这种软基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如真空预压、加固土桩进行处理。强夯加固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工序简单、造价低,且可以解决浅层粉质粘土的地震液化问题,缺点是下部软土的长期沉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残余沉降稍大。真空预压法对软基深层加固效果显著,费用小,沉降基本解决,。缺点是工期较长,有施工工期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该处理方法。加固土桩与软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这类加固方法施工速度快,效果较好,但费用较高。b、对于下部软塑、流塑、淤泥等未固结的饱和软粘土,建议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排水,加快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都是通过减小孔隙水压力而使土的有效应力增加,但二者的加固机理并不相同。真空预压后,土中总应力不变;抽真空过程中剪应力不会增加,不会引起土体的剪切破坏,可以一次性加载;处理后地下水位降低,使相关土层产生排水固结。堆载预压后,土中总应力增加;加载过程中剪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土体剪切破坏,需要控制加载速率;地下水位不发生变化。根据实际工程比较,真空预压比堆载预压处理的加固效果明显,地基沉降均匀,地基密实度大,且不需要大量的预压材料,费用相对低廉。对于有预载要求的土基,可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效果显著。

6、结束语

当前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趋向于联合,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可加快地基固结;塑料排水板联合碎石桩技术,既加快地基孔隙水排出,又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粉喷桩联合刚性桩复合技术,在粉喷装打设过程中插入小型刚性桩,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桩身质量;长桩和短桩的结合,共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事实上,任何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只有根据所加固工程的特性、地质条件、环境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一种或综合运用几种处理方法,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处理结果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论文作者:律全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研究论文_律全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