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阮力华

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阮力华

阮力华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绥化 1515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11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显效7例,有效2例,终止妊娠2例,其余自然分娱乐5例,剖宫产4例。结论:休息、心肌营养、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加强孕期监护等治疗手段,是可以很好的预防和纠正心衰的,也可避免其他严重并发症,从而明显提高母婴存活率。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肌炎;分娩方式;终止妊娠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37-02

妊娠合并心肌炎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病损仍为心肌细胞肿胀、变性,伴或不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妊娠期是一特殊时期,故对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纠正心衰、抗心律失常及如何终止妊娠、选择分娩方式和加强孕期监护等方面的处理也与非妊娠期有很大的差异。现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11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11例,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4±2.5岁;发病于妊娠早期2例,中期5例,晚期4例;其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3例。

1.2 方法

1.2.1纠正心衰 孕妇一旦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应按常规治疗。应有效治疗心脏病的病因,并积极防治其诱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心律失常等;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

1.2.2抗心律失常 妊娠并非改变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一般应尽量避免药物治疗,但对于症状严重或有潜在危险者,应予以药物抗心律失常。

1.2.3终止妊娠及分娩方式选择

一般认为,心功能I~Ⅱ级的孕妇既往无心衰史,可在产科与内科的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心功能Ⅲ级以上,心脏病变严重,心脏明显扩大或合并房颤者,既往有心衰史,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射血分数(EF)≤0.60者,应终止妊娠。妊娠12周前,作人工流产手术;妊娠中期妇女,待心衰症状改善后,行剖宫取胎术。术后应避免再次妊娠。围生期孕妇若心功能I~Ⅱ级合并产科指征者,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妥。因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心脏负担最重,心排出量可较孕期增加60%,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衰,而剖宫产则可避免上述过程,且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回心血量。对心功能I~Ⅱ级,无产科指征者,可在严密观察下经阴道试产(分娩前用洋地黄制剂预防心衰),但试产时间不宜过长,应适时改变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较安全。而对心功能Ⅲ~Ⅳ级的围生期妇女,多倾向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同时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时严密监护,术后严格控制补液量及输液速度。剖宫产母婴的病死率显著低于经阴道分娩者,故这一分娩方式是结束分娩、防治心衰、挽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心肌炎临床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者常可发生猝死,故产科医生应提高警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加强孕产妇的监护治疗 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备期都应加强监护,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早期心衰的防治及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2.结果

11例妊娠合并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显效7例,有效2例,终止妊娠2例,其余自然分娱乐5例,剖宫产4例。

3.讨论

妊娠期因呼吸道黏膜充血,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上呼吸道感染增多,故使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有所增加。同样,在心肌炎活动期或慢性期或后遗症期妊娠,则可使患者症状加重,并可在短时间内使病情急剧恶化,如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则可发生猝死。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胎儿需氧量也逐渐增加,胎盘血供、氧供亦随之增加。但若妊娠合并心肌炎妇女的症状较严重者,将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引起胎儿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宫内生长迟缓,甚至胎死宫内。早产、小于胎龄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期患儿病死率亦高。

正常妊娠时由于种种原因可引起类似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如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疲乏、水肿等。查体时也可见心脏移位、心浊音界轻度增大、心尖搏动左移、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并可有轻度的收缩期杂音。此外,妊娠期常易发生期前收缩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易与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临床表现相混淆,故应注意鉴别。

妊娠期是否合并心肌炎,也通常需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加以确定。妊娠期合并心肌炎的特殊表现是相当少的,有的孕妇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全身不适的症状,而未引起重视。当症状较重时,方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对发现心律失常的类型及特异的心脏病有一定帮助,一般对母体和胎儿均较安全。超声心动图也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工具,虽不具特异性,但可排除各类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左室假腱索等症。当然,X线检查对人体的损伤是客观存在的,应避免采用,特别在妊娠早期。X线造成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性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尚未证实接触10~1Gy(戈瑞)以下的X线增加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另外,妊娠期也应尽量避免放射性核素检查,因其对胎儿有潜在的危险性。

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其治疗总的来说与非妊娠期相似,也包括休息、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免疫治疗等。但由于妊娠期是一特殊时期,故对妊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纠正心衰、抗心律失常及如何终止妊娠、选择分娩方式和加强孕期监护等。减少体力活动,放松情绪,重者需卧床休息。但需注意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

适当限制钠盐摄入,但用利尿剂大量利尿时,不应过分限制。利尿剂的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作用强大,其静脉注射效果较口服好。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螺内酯,大多与袢利尿剂联用,相互协同,并可预防低血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保钾利尿剂。妊娠期妇女用利尿剂通常较安全,不会增加母体和胎儿的病死率。在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体液重新分布,影响洋地黄的吸收和排泄,故为达到治疗水平的血清浓度,必须适当的加量。治疗剂量的洋地黄血浆浓度通常对孕妇与胎儿较为安全。若剂量过大,则可导致母体洋地黄中毒,同时药物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受害。因此,可监测血清洋地黄含量,以作为其用量和毒性反应的参考,避免不良后果发生。使用血管扩张剂可降低心室前负荷和(或)后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症状。但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并注意防止低血压等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则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参考文献】

[1] 杨玉红,郭梅英 .妊娠合并心脏病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32-2933.

[1] 林建华,林其德 妊娠合并心脏病26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6):338-339.

[3] 吴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心肌炎对母婴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3):177-178.

论文作者:阮力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阮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