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分析论文_董培庚

山东省安丘市市立医院 山东省安丘市 262100

【摘 要】目的:对退行性脊柱侧弯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Cobb角度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术后Cobb角度、术后疼痛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23.10±2.51)度、(1.55±0.25)分以及(5.09±1.51)天,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Cobb角度,促进脊柱侧弯恢复正常,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01-01

退行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特殊类型的脊柱侧弯。患者多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引起椎体半脱位,导致根性痛和椎管狭窄,体现为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多数伴有滑脱或侧方位移,所以治疗上较为复杂。由于该病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所以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本文对本院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每组各3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治疗组,年龄43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12±1.25)岁。对照组,年龄42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58.15±1.80)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分组开展手术治疗前,选取背部正中央为切口入路位置,在手术开展时,将患者的关节突、椎板等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中[2]。

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术治疗,开展减压手术,主要是为了减小对患者神经根的压迫,使得受压的神经根得到放松,对于一些范围比较大、且椎管狭窄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采取单侧半椎板减压治疗,将其侧方关节尽可能的加以保留,同时将患者的椎板深面进行有效切除,对其黄韧带以及骨质进行有效的缓解和改善,确保手术复位治疗过程顺利实施,提升治疗效果。

治疗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在X线下进行诊断检测后,植入椎弓根螺钉,之后对患者的神经管以及比较严重的椎管狭窄部位开展后续的手术操作,实施完全减压处理,同时将患者的椎间盘、棘突软组织进行有效清除,将咬除的椎板清理,当然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将棘突组织以及咬除的椎板保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3-4]。在手术开展时,将软骨终板刮除干净,使得患者受压的椎弓根得到彻底的解压治疗,将提前准备好的连接杆安装在钉槽内,在植入椎间盘摘除过后留下的空隙中,将切除的棘突组织、咬除的椎板完成成功植入处理,这样有助于患者的神经根有效探查,同时放置引流管,术后将其切口有效缝合,保持切口位置干净,避免引起感染,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药物或者是注射抗生素药物的方式实施后续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在患者康复期间注意提醒患者定时回院进行病情复查[5]。

1.3疗效评价标准[6]

根据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方式进行疗效评价。痊愈:表示患者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病症改善率不低于70.0%,同时在X线检测诊断后发现,患者的其他检测指标恢复正常,腰酸背痛症状基本消失;显效:表示患者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病症改善率在50.0%到70.0%,同时在X线检测诊断后发现,患者的其他检测指标明显好转,腰酸背痛症状明显改善;有效:表示患者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病症改善率在30.0%到50.0%,同时在X线检测诊断后发现,患者的其他检测指标有所好转,腰酸背痛症状有所好转;无效:表示患者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病症改善率不超过30.0%,同时在X线检测诊断后发现,患者的其他检测指标没有好转迹象,腰酸背痛症状仍然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 +S)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3.讨论

退行性脊柱侧弯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阶层,以椎间盘退变为发病的使动因素。患者由于椎间盘退变引发的撕裂磨损、椎间隙高度丢失后,使脊柱的后柱受力加剧,导致小关节突关节面磨损和退变严重,小关节的方向走行发生异常,咬合关系失常,进而引发小关节位置改变。由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角度异常以及椎间盘高度改变等原因造成韧带松弛,椎体发生倾斜,非对称性的椎间隙塌陷在冠状面上形成侧凹,凸侧张应力加大,凹侧压应力加大,导致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更为严重,关节突肥大增生,引起中央椎管和椎间孔狭窄,椎体稳定性丧失,椎管形态与神经根的关系发生变化,形成对神经根的压迫。神经根受压的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椎管或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参考文献:

[1]郑杰,张冬生,杨永宏等.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6):705-707.

[2]赵振东.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43例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9):1279-1280.

[3]沈良册,朱将军,郑杰等.音频配合腰背肌强化训练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75-276.

论文作者:董培庚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  ;  ;  ;  ;  ;  ;  ;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分析论文_董培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