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_洪小丽

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_洪小丽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二中学,32500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细化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但当前大多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处于一种浅层次阅读教学状态,普遍的问题是过分关注微观语篇下的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习得,缺乏对语篇文本意义的分析;停留在表层信息认知层面上,高阶思维训练不够。英语阅读课堂上,老师意识到了核心素养里的关键品质—“思维、文化”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也在努力使这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落地。但又无法真正意义上将这些“要素”融入课堂,并有效地发展核心素养能力。课堂上如何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笔者以外研版九下Module 4(谈论规则与建议)的第二单元阅读文(Unit2 We must keep the camp clean)为例,阐述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落实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激趣导入,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

教育家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阅读文本的深度解读后,如何把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意识在课堂的逐步生成中让学生有所启、有所悟、有所思,需要课堂的精彩设计,尤其是在导入环节。教师遵循学生的实际学情,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精彩的导入,充分发挥导入环节对阅读探究的切入作用,让导入像磁石一样牢宇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阅读文本的学习中去,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1.巧用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外研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图文并茂。而本阶段的学生对图片的直观感知能力强,形象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在课前巧妙地利用图片和标题信息,可以激起学生对阅读文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对文本的探究意识。例如外研版九下Module 4(谈论规则与建议)的第二单元阅读文(Unit2 We must keep the camp clean)的导入部分,我延续了第一单元的活动,并增加了自己创意的内容---一张我自己经过了登山活动后的野外露营的照片,让学生猜测老师们的活动,并给老师一些建议。借助这张图片,快速导入了话题,复习了含情态动词建议的句型。在学生热情高涨之时,我呈现了第二张夜幕降临的照片,通过遮隐法,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打开了想象的空间,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有猴出没?熊出没?下雨?随着遮隐部分的逐渐消退,远远的地方,一只庞然大物忽隐忽现,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了熊的身上,惊愕之情悄然降临。双双渴望的,想探究后续故事情境的眼神突然间闪烁着光芒……此刻,学生的探究欲望空前高涨。巧用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聚焦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活用brainstorming,扫除阅读中的障碍

Brainstorming,即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由Osborn(1953)在《应用性想象》一书中提出的,着重描述了头脑风暴法作为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其特点是让参与者思维互补、相互激发、敞开思路,在自由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对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学生知识盲点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巧妙地运用“头脑风暴法”,可以集思广益、快速扫除阅读障碍,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它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

二、问题驱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如果说激趣导入是阅读课堂的预热环节,那么“问题驱动”--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将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关键环节。经过教师适时的精心设计的点拔,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悄然度过,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吸收、内化,提高阅读阅读思维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在被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有效提问的前提,以关键问题为核心环环设计相关的问题串,形成有效的问题链。“问题链”是指,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将教材知识转化成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教学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概括、比较、评价等思维活动,培养想像能力。外研版九下M4Unit2,通过略读学生感知了熊的三次交集。在细读环节,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链:What happened? Why did it happen? How did they feel every time?这三个间题紧紧围绕文本内容,指向明确,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具有内在逻辑,可以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把握文本脉络,逐步深人挖掘文本,进而理解并掌握语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策略,又提高了他们的想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能动的积极状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想像能力提高的过程。

2.适时追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追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追间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求知的内力,强化学生的主动思维。

3.多元互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王国维做学问有三境界。课堂问题亦如此。第一重境界:教师提出问题。第二重境界:学生提出问题。第三重境界:多元多级对话。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倾听、对话、追问、辩驳,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前行,既让学生实现认知上的飞跃,也让学生体验心理上的愉悦(满足表达、表现的欲望)。多元,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有生本(文本)之间,师本之间;多级,是指对话的回合不仅仅停留在一两个回合,而是一连串的互相追问与回答。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考了,表达了,慢慢就会成为具有批判思维、独立思想和精神的人。

三、阅读拓展,体验多元化文化意识

延伸拓展阅读内容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体验多元化文化意识的平台。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编贴近学生生活并融新旧知识于一体的阅读材料。九下M4Unit2的读后拓展阅读活动环节,师生共同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后,笔者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并给出答案:Can you give some rules for ecotourism? S1:We should take rubbish away with us.S2:We should walk on paths or roads.S3:We could take photos but nothing else.S4:We shouldn’t pick flowers or damage trees.S5:…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拓展性提问,向着更深一层的发展,学生对生态旅游的意识在逐渐提升。为了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有关不同国家相关的生态旅游情况,结合21世纪报刊上的一些时文阅读篇章--《A visit to New Zealand South Island>》,并鼓励学生完成读后的图示化文本,让学生对新西兰生态旅游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能体会新西兰对生态旅游的一些观点与建议。适时进行一些拓展阅读,可以引领学生体验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问题驱动式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阅读语篇为载体,通过激趣导入、问题链、追问、多元互问以及延伸拓展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激活、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拓展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把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真正融合在课堂实践中,达到思想上的交流,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蔷、陈则航。2017.中国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刘容.2017.核心素养下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测评[J]教学探究,(2):93-94.

[4]易爱平 易娇艳.2018.基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11):29-33.

[5]程晓堂.2015.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6):73-79..

论文作者:洪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_洪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