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辨论文,语法论文,语言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3)05-0072-05
编写语言或语文教材,进行语言或语文教学,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语法问题,需要从这样那样的角度去进行思辨。
本文通过几个实例的分析,谈谈问题思辨中语法知识的应用问题。全文分五个部分,前四个部分讨论“统数和序数”、“定数和约数”、“量词和非量词”、“限选和非限选”,第五部分是“问题小议”。
一、统数和序数
2003年2月1日是阴历大年初一,标志了癸未羊年的开始,于是“三羊开泰”的字画随处可见。谁都知道“三羊开泰”是吉祥用语,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三羊”是怎样同“开泰”联系起来的。
“三羊开泰”由“三阳交泰/三阳开泰”演变而来。关于“三阳交泰/三阳开泰”,朱祖延主编《汉语成语辞海》解释道:“《易》中泰卦:……下为三阳……,表示阴消阳长,冬去春来。交泰:吉祥亨通。用作称颂新年开头的吉祥话。”[1]王昌茂《释“三阳开泰”》解释道:“‘开泰’也作‘交泰’。这里的‘开’与‘交’都是‘通’的意思。‘泰’是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乾(天)在下,坤(地)在上,犹如上下心志交通,象征社会‘通泰’,兴盛。那么,‘三阳开泰’就是一年开头的吉祥语,意为祝愿新年亨通安泰,繁荣昌盛。”[2]利用同音关系,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是为了增强言辞的语用价值。道理很简单:“三羊”比“三阳”更具体,更形象,更有动感。许多年历和贺年片上,三羊组画,或是山羊,或是绵羊,毛色不一,形态各异,加上背景的变化,便能描绘出一片和平欢快的景象,使人受到感染。正因如此,“三羊”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但是,光了解“羊”本为“阳”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理解“三”,分清统数和序数。所谓“统数”,是统计数量多少的数,跟统数相联系的主要语言形式是“共、总共、一共”等;所谓“序数”,是排列次序先后的数,跟序数相联系的最主要的语言形式是“第”。那么,“三阳”的“三”,是跟“总共”相联系,还是跟“第”相联系呢?王昌茂《释“三阳开泰”》指出:“‘三阳’指正月,引申为‘春天’的意思。农历每年十一月的冬至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古人认为天地间存在着阴、阳二气,并以白天属阳,黑夜属阴。因此每年冬至日后,白天渐长,黑夜渐短,古人便认为阴气渐尽而阳气始生,故称每年的冬至日为‘一阳生’,农历十二月为‘二阳生’,新年正月为‘三阳生’。三阳生,则春天至矣。”[2]可知,从文化底蕴看,“三阳”表示阳兴阴消的结果,反映古人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三”是序数。等于说,一到冬至,第一次阳气生发;进入农历十二月,第二次阳气生发;一到新年正月,第三次阳气生发,于是万事顺遂,人人安泰。这就是说,“三羊”里表示统数的“三”,原本是“三阳”里表示序数的“三”。只有不仅知道从“阳”到“羊”的同音借用关系,而且知道连带而引发的从序数“三”到统数“三”的转化关系,才能透彻地理解“三羊开泰”。
二、定数和约数
古代有民歌木兰诗,长达三百余字,述说少女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诗里,先有这么两句,写木兰身经百战之后胜利归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后面又有这么两句,写战友们陪木兰回家,在看到恢复女装之后的木兰十分惊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里有个问题:前面说“十年”,后面说“十二年”,到底木兰从军多少年?这就需要具备有关定数和约数的知识。
所谓“定数”(也叫“实数”),是表示确定数量的数,比如“四、十一、二十六”,都是定数;所谓约数(也叫“虚数”),是表示大约数量的数,比如“几、十来、百把”,都是约数。汉语的数词,可以活用。比方,有时只表示少,如“三言两语”、“一毛不拔”、“一知半解”等等;又比方,有时只表示多,如“三番四次”、“三思而行”、“十全十美”、“百战百胜”等等。表示少也好,表示多也好,都是约数。一个数目字,是表示定数还是表示约数,有时要看具体语境。木兰诗里,“十年”也好,“十二年”也好,都是多年的意思,表示的是约数,而不是定数。作为诗,由于音节的要求,前一句不好说成“壮士十二年归”,后一句不好说成“同行十年”。
懂得数目字有时只表约数,这很重要。要不然,把约数当成定数,比如把“万变不离其宗”的“万”理解为“9999+1”,便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这一点,朱祖延《释十二、三十六、七十二》有过很有启示性的解释。仅以“十二”来讲,褚稼轩《坚瓠三集》说:“唐人诗多用金钗十二,如白香山《酬牛思黯》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十二行,或言六鬟(六个小姑娘)耳,齐肩比立,为十二行。然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云:‘洛阳女儿名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是以一人带十二钗也。”朱文指出:“其实金钗十二,也只是形容其多,大可不必从‘十二’这个数字上去推测人头的多少。”又,《庄子·天运》:“孔子往见老聃,璠十二经以说。”这里的“十二经”,陆德明《释文》以为有三种解释:一是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又加六纬,合为十二经;一是以《易》上下经并《十翼》(《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二经;一是以《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为十二经。朱文指出:“其实第二解和第三解,明明指的是一经,而不是十二经;第一解把经和纬都统统叫作经,也不免强为解说。如果把十二理解为虚数,就不致失之穿凿了。”[3]
有一本高小语文课本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有课文《木兰从军》,是一首现代白话诗,共6段,第三、第四段为:
花木兰,下决心,/女伴男装去从军。/骑战马,戴头巾,/是男是女分不清。
别爹娘,离家乡,/木兰杀敌守边关。/寒风吹,雪花飞,/苦守边关十二年。
在作为教师教学依据的《教师手册》中,又先后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木兰在边关杀敌十二年”,“上战场打仗有十二年”,“十二年后战胜回乡”。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只看到后边的“同行十二年”,而没有注意到前边的“壮士十年归”。杨伯峻《文言语法》曾指出:“‘同行十二年’只是说相处很久。”又指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不一定合理;……只是说逃不脱。”[4]为了更准确地跟木兰诗所用的数词相照应,课文和教学参考书中的定数“十二”最好改为约数“十来”:“苦守边关十来年”,“木兰在边关杀敌十来年”,“上战场打仗有十来年”,“十来年后战胜回乡”。
三、量词和非量词
一个中学语文课本编写组,在初中一年级课本里选进了一篇《挥一片春意》的课文,开头四个自然段是:每年农历新年之前,妈妈会在家里摆一些柑桔、应时的盆花;爸爸会写几副春联贴在客厅的墙上,增添家里的春节气氛。∨这天,吃过晚饭,爸爸坐在书桌前说:“晓恩,你过来,今年的春联有你来写吧。”∨我把写春联的红纸剪好,端端正正地摆在书桌上,倒好墨汁,拿起毛笔,想了一想,写什么好呢?∨“年年大吉,岁岁有余”的春联好像太普通了,“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又缺乏新意。我写了几副,都被爸爸摇摇头否定了。这时我感到要写一副好的春联不是那么容易。
选这篇课文,目的是向华裔子女介绍华人风俗习惯,同时也介绍一点关于春联的基本知识。编写组的先生们非常认真,他们字斟句酌,对“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中的“万象”讨论了起来: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以上两联,不同在于“万户”与“万象”。王安石有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的是“万户”。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中出现了“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显然是由王安石的诗演化而来。但是,前几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对联鉴赏》,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吉祥用语大全》,都只收“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那么,“万户”与“万象”,到底应该选用哪一个?这涉及有关量词与非量词的知识。所谓“量词”,是一种用作计量单位的词;所谓“非量词”,这里指跟量词容易相混的名词。
首先应该肯定,用“万户”和“万象”都行,没有对错之分;其次应该肯定,由于“万象更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对联里选用“万象”更好懂,容易引起人们对春临大地时万事万物都发生新的变化的联想。但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检视对对子的要求,那么,“爆竹一声……”和“桃符万户……”相对,是更为工整的。这是因为,“声”和“户”都是典型的量词,“一声”和“万户”都是典型的数量结构;而“万象”,不是数量结构,而是数名结构,“万象更新”即“万物更新”,“象”是名词性的。《红楼梦》第70回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作为数量结构,如果不管平仄,仅就语词在句子中的位移而言,“一声”和“万户”具有一致性。请比较: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一声爆竹除旧,万户桃符更新(+)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一声爆竹除旧,万象桃符更新(—)
再说,凡是典型的量词,都可以重叠表“每”(有时还有“多”的意思)。在这一方面,“声”和“户”又具有一致性,而“象”则不然。请比较: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爆竹声声除旧,桃符户户更新(+)
→声声爆竹除旧,户户桃符更新(+)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爆竹声声除旧,桃符象象更新(—)
→声声爆竹除旧,象象桃符更新(—)
诚然,对联用字可以灵活,不必过于拘泥,由于取舍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写对联者完全可以写出“一声爆竹除旧,万象桃符更新”这样的对联来。不过,如果严格地讲究对对子,那么,根据语法知识,可以作出明确的断定:“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更胜一筹。可知,能够辨别不同语法结构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有利于更自觉地选词造句,更有效地驾驭语言。
四、限选和非限选
有一份报纸,某年某月某日头版发表了一条新闻,标题是:
是烟熏黑了心?是钱打瞎了眼?
两名执法干部家竟成烟贩囤烟场
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群众举报,两名执法干部家里囤放烟贩子非法销售的香烟。当公检法人员去搜查时,尽管受到阻挠,拖延了不少时间,但最后还是发现了一个房间里囤有二十多箱香烟。于是,这两名执法干部受到了处分。然而,一年之后,这两名受处分的干部把那份报纸和写新闻稿的记者告上法庭,说受到了诬陷。理由是:“你们说我们两人拿了烟贩子的烟,拿了烟贩子的钱,有什么证据?”诚然,这场官司的引发与解决,症结在于如何理解前头的问句。而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懂得“限选”与“非限选”的区别。所谓“限选”,指列出两个选择项,限定二者择一;所谓“非限选”,指提供两个或几个选择项,但不要求必须从其中选择一项。
“是烟熏黑了心?是钱打瞎了眼?”这是一个句群选择问。这样的问法,是非限选的,具有选择的突举性、多可性和开放性。所谓突举性,是指发问人针对某种情况,根据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突出地列举疑点;所谓多可性,是指人们既可以选定甲,也可以选定乙,还可以同时选定甲乙,或者同时排除甲乙;所谓开放性,是指选择项可以延展,不一定封闭在甲和乙,即不仅可以是甲乙,还可以是丙丁,或者,如果不是甲乙,便可能是丙,如果不是甲乙丙,便可能是丁。上面的问法,从突举性上说,是发问人把疑点首先放在了“烟”或“钱”上面;从多可性上说,事实可能是或者拿了钱,或者拿了烟,或者钱和烟都拿,但也可能钱和烟都没拿;从开放性上说,如果钱和烟都没拿,那么一定有其他原因,再说,即使钱和烟都拿了,也可能还有别的因素。
大量语言事实表明,由于没有特定的限选标志,句群选择问总是非限选的。看实际用例:
难民?恐怖袭击?
伊拉克战争将带来什么 (《楚天都市报》2003年3月22日10版)
这也是一个标题。其中的两问,明显具有开放性。因为,文章实际上包括“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短期影响”,分别分析了“新的难民潮即将产生”、“美英遭受恐怖袭击的几率增加”、“战争持续时间影响油价”、“消耗全球GDP1%”和“布什政治命运成赌注”等五个问题;第二部分是“长期影响”,分别分析了“中东地区战略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的作用和权威将大受打击”、“美国和欧盟关系裂痕的开始”和“欧洲国家关系进一步分化”等四个问题。这就是说,标题里仅仅突举“短期影响”中头两个问题而已。
有的句群选择问,发问人自己就持有“多可”想法。例如:
(1)这个通风报信的家伙会是谁呢?矿警孙四?监工刘八?送饭的高老头?井口大勾老驼背?都像,都不像。(周梅森《军歌》,《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3期92页)
(2)是什么问题?贪污?违法?偷税?走私?不知道,一点消息都没有。(张欣《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1期106页)
这两例都提出了疑问重点,但所提的问题具有两可答案。前一例表明,肯定有人通风报信,但通风报信者可能在突举的四个人之中,也可能在这四个人之外。后一例表明,肯定出了问题,但问题可能在突举的四项之中,也可能在这四项之外。
有的句群选择问,发问人甚至自己就持有否定态度。例如:
(3)那么,究竟是谁帮了她的忙呢?安主任?莫秘书?似乎都不可能。(陈海萍《红土》,《当代》1990年第1期144页)
(4)那个大窟窿怎么办?把它填掉?或者重新灌水,造一座人工湖?事实是不可能的。(姜滇《摄生草》,《当代》1990年第3期70页)
(5)他听着她半是眼泪的饮泣低诉,该说什么呢?把别人的不幸引为自己的自豪吗?居高临下的怜悯以示自己的博大吗?或者不着边际的劝慰一番显出自己的豁达和大度?他不是这种人,也没有这样的优越。(章世添《关于一个爱情故事的报告》,《红岩》1987年第2期11页)
可见,那两名执法干部撇开帮烟贩子“囤烟”的事实,抓住一个表示非限选关系的句群选择问,把非限选关系当成限选关系来强调,以此作为“被诬陷”的证据,这是不能成立的。只要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就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五、问题小议
第一,关于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这是个语言教育的命题。讨论这个命题,是想强调汉语语法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力求学以致用。
第二,不搞倾盆大雨式的教学,而是致力于“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个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连类而及,掌握相关知识,这应该是语法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一个重要做法。
比如关于统数和序数,在讲了一个实例之后,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现代汉语里,有的形式可能指统数,也可能指序数。有时,语词是固定组合,从语词本身可以判断出是统数还是序数:同是包含“三级”,“三级跳远”是指共跳三步的跳远,“三”是统数;“三级教师”是指第三个等级的教师,“三”是序数。有时,要结合语境来判别:同是“三车厢”,“荔枝龙眼装了三车厢”等于说“一共三个车厢”,是统数;“我的座位在三车厢”等于说“第三车厢”,“三”是序数。
还应该告诉学生,读书时也要运用有关知识。比如,《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孔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其中的“一、二、三”都是序数;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其中的“三、六、七”也是序数。同样的情况,如果说:“某年某月,刘备一顾茅庐;某年某月,刘备二顾茅庐;某年某月,刘备三顾茅庐”,其中的“一、二、三”也是序数。但是,《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是“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其中的“三”却是统数。因为,读这一回的内容可知,这里的“三”不是“第三次”,而是“共三次”的意思。再看《全唐诗》中的诗句: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汪遵《南阳》)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胡曾《咏史诗·泸水》)——这里也提到了“三顾茅庐”和“七擒孟获”的事。其中的“一”固然是统数,“三”和“七”也是统数。如果当成序数,便把诗句的意思理解错了。
第三,不搞面面俱到的浅尝即止式教学,而是追求“多思多问”,通过一个个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认识的深度,这应该是语法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又一个重要思路。
比如关于定数和约数,在分析实例之后应该提醒学生:约数的表达,在具体语言形式的选择上是受到某种制约的,并非完全随意。以表示多的约数来说,可以采用两类形式:一类是“三”和“三”的倍数“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等;另一类是表示满数的“十、百、千、万”等。然而,写作中,在需要强调多的时候,到底应该选用哪个具体形式,还有必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看是否约定俗成。比如“百般无奈、千般无奈、万般无奈”都能说,意思相同,并不意味着“万般无奈”多于“千般无奈”,“千般无奈”多于“百般无奈”,但是,不能说“十般无奈”。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要看所说的数量跟客观事物的联系是否合理。木兰诗里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绝对不能说成“将军十战死,壮士百年归”。因为,对于身经百战的将军来说,“十战”太少了;而对于一个战士的生命历程来说,“百年”又太多了。可知,约数的使用是有理据的。人们常用“十年寒窗”比喻长期苦读,“十年”显然不是定数,并非整整十年,不多不少。但不能说成“百年寒窗”,这远离事实;更不能说成“千年寒窗、万年寒窗”,除非是妖怪。又如“百年之好”,指男女结为夫妻,永远好合。若说“十年之好”,会挨骂;若说“千年之好”,又过分得缺乏真诚了。至于“万岁”这种祝愿的话,极力强调事物之永在,也可以从人们的感情愿望等方面找到其理据。
通过逐步深入的引导,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认知度,更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
第四,运用语法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脱离“句管控”[5]。一个语言现象不会孤立地出现,只有结合特定的句法环境和句域场境,才能讲清楚相关规律、实际含义及其语用价值。统数和序数、定数和约数、量词和非量词、限选和非限选等的问题思辨需要这样,其他问题的思辨也需要这样。
收稿日期:200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