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力的区域差异与赋能提升策略-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熵权法分析论文

科技支撑力的区域差异与赋能提升策略
——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熵权法分析

李 冰

(福建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福州 350012)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长足发展,科技支撑力显著提升。本文通过建立科技支撑力评价模型,在熵权法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寻找科技人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产出效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力投入和创新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均有正面影响;资本投入的绩效大于人力投入的绩效;东部和西部研究生毕业人数开始出现了无效供给和结构性失衡。最后提出通过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支撑欠发达地区反梯度发展;通过科技平台供给侧改革,促进资源深度聚合;通过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快地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

关键词: 科技支撑力;人力投入;熵权法;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平台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国开展创新管理的第11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重要供给来源,为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长足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达到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1],逐步形成了涵盖要素、产业、创新主体、创新区域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体系,但距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但是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70%以上的比例并没有有效支撑经济发展。[2]同时我国各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悬殊较大,如何在各地不同的经济基础下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绩效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述评

科技支撑力是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所能提供的支柱作用和促进作用。方旋认为在外部市场推力、市场竞争压力、市场需求拉力作用下,科技进步通过引擎效应、扩张效应、持续效应和集成效应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柳卸林从创新生态角度看待科技发展中的科技支撑力中的孤岛问题,认为科技只有和市场、资本要素有效结合才能转化为创新[4],科技部连续18年资助该团队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从各省排名变化可以追溯各地企业创新能力的涨落。王海燕进一步明晰了“科技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内涵与外延,将科技定义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将“创新”限定在经济范畴。从而为建立有效的科技支撑力模型打下基础。[5]

在方法论上,安培浚等通过数据统计,对比近十年9个主要科技国家的科技投入与科技绩效,提出地持续稳定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力度和建设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等建议。[6]张玉喜等通过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评价了不同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认为短期科技金融投入对我国科技创新有着显著的支持作用,长期科技创新主要受前一期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7]李涛等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科技支撑力与国家位势的结构方程模型,认为激发创新潜力、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产出水平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8]杨武等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基于的C-D生产函数构建模型,提出科技支撑能力和经济增长协调有序共同发展。[9]邓文博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东省四个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进行测算,得出不同科技创新要素对经济的显著性不同。[10]欧盟(EU)基于典型的投入产出框架,设计了包含五个一级指标的欧洲创新记分牌(EIS)和全球创新记分牌(GIS),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着重从人力资本角度提出了科技支撑能力的测度指标ICI。[11]此外DEA方法、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回溯法、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经济计量方法) 在科技支撑力研究中亦有采用。[12]

基础研究是学科发展之本,是学科立足之基,做好应用性研究的前提,就是开展扎实而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最终服务于现实问题的破解。

综上,现有研究中都认为科技支撑力的差异是影响区域竞争力重要因素。同时科技支撑力的提升不是单一指标的突破,是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学术界对科技支撑力、科技发展绩效的评价还未形成国内、国际统一的指标体系。

二、基于熵权法的科技支撑力评价模型构建

(一)熵权的基本原理

在对指标层8个自变量的回归分析中,所有变量均至少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它们都对cx具有显著的作用。其中,x4对创新绩效(cx)的影响显著为负。x1、x2、x3、x5、x6、x7、x8对cx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影响强度大小来看,x8>x6>x3>x1>x5>x2>x7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熵权法回归分析对2010-2016年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期间区域科技支撑力的发展状况。在指标体系设计中,突出指标选择的全面性、一般性、可比性和层次性,寻找科技人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产出效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其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含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科技投入方面,从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两个角度设计评价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项目研究类型的分类标准,选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与发展三方面的人力与资本投入指标,考察不同研究类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此外,考虑到创新中的人力资源基础水平,在评价中增加了硕士以上毕业生人数指标;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单从投入资金数量来衡量创新资本投入有失偏颇,在评价中增加了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指标。

科技产出效益方面,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与发展三方面的对应成果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从技术市场成交额、科技论文数量、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此外,鉴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的正面作用,在评价中增加了GDP和环境质量指数两个指标。

研究中,应用研究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整体上大于试验发展和基础研究。制约应用研究发展的主要是来自经费方面的支持。而在试验发展和基础研究中,更多的人力投入将较好的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以往的继续教育资源供给者主要集中于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和政府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但随着继续教育需求者数量增多、个性化需求增多,一些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等亦参与进来,呈现出供给者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趋势。

考虑到科技投入与产出存在滞后性的问题,以及部分西藏自治区数据缺失,本文选取包含2010- 2016年共7年,全国30个省、市和地区(不含港、澳、台以及西藏)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三、基于熵权法的科技支撑力实证分析

(一)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运用matlab2010b进行熵权法测算之后,通过stata 13.1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全国视角的科技创新绩效模型的估计结果

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有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固定效应模型的F检验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而随机效应模型的wald检验亦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两个模型的整体线性关系是成立的;从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统计量为30.12,伴随概率为0.0000,说明在1%水平上可以得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后续解释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

(二)测评结果分析

面板数据的回归估计方程为:

cxit=-0.03307+0.30803*hit+0.47421*kit

摘 要:《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是孩子的天堂。无数次,我幻想着能给孩子们一座梦寐以求的“巴学园”,但直到遇到他,我才真正意识到,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真情换取学生的真情,用老师的爱换取学生的信赖与努力,因材施教、扬长补短,让他们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真正的给予每一个学生一座心中的“巴学园”。

1.硕士以上毕业生人数(x4)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

具体参数中,科技人力投入(h)的估计参数为0.30803,且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h对cx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h增长1个单位,cx平均增加0.30803个单位;创新资本投入(k)的估计参数为0.47421,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k对cx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增长1个单位,cx平均增加0.47421个单位。可见全国范围下,科技人力投入和创新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均有正面影响,资本投入的绩效大于人力投入的绩效。

(三)基于全国视角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熵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热力学,最先由申农引入信息论,熵权法是客观赋值法的一种,即利用指标本身数值的大小确定其权重。一般来说,若某个指标的信息熵越小,表明指标值得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某个指标的信息熵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之熵权法越大,表明指标值得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为中小型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保证中小企业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银行也要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增加融资渠道,以期为提升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动荡环境下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4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无凝血功能异常、子宫畸形等状况;无严重肾、肝、肺、心等器官功能异常;产妇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订书面同意书。利用信封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年龄22~39(28.6±2.5)岁;初产妇8例,经产妇16例;产次(1.37±0.25)次;孕周38~40(39.15±0.3)周。观察组年龄23~40(29.3±2.1)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15例;产次(1.51±0.32)次;孕周38~41(39.06±0.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中,X4的估计参数为-0.03191,且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x4对cx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传统观念上硕博毕业生将逐步壮大我国科技研发、创新队伍,提升科技创新绩效。但该数据表明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硕博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和数量和科技进步、社会需求没有同步,因此出现了无效供给和结构性失衡。高等教育已经不能单纯考虑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应转而考虑其结构优化,实施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研究中,X8的估计参数为0.06269,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x8对cx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据显示,我国的R&D经费支出逐年提高,2014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达到2.05%,这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2020年达到2.5%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2.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x8)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

鉴于东部、中部、西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之后本文将基于区域视角对X4展开探讨,分析东中西部研究生教育水平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上,世界公认的20个左右步入创新型国家的国家,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在2.5%以上。《里斯本战略》还提出了欧盟各国的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的发展目标。因此,追加R&D经费支出并进行科学管理是各地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烘焙后种籽衣总还原能力不如未烘焙种籽衣,这与Bradleyw等[20]的研究结果相同,因此是否带壳进行烘焙会影响种籽衣的总还原能力。在烘焙时间20 min以后(包括20 min),不带壳总还原力明显高于带壳。活性成分含量变化说明烘焙过程中存在着新物质的生成[22],而颜色变化说明烘焙过程中存在美拉德反应,这与 Davis等[24]推测相同。在低中温130 ℃烘焙条件下,壳的存在阻碍种籽衣直接接触热空气,从而阻碍两种反应的进行,应是带壳烘焙种籽衣抗氧化性(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不如不带壳烘焙种籽衣的原因。

要想保证混凝土灌注作业处于连续状态,应在初灌的时候,浇捣后期所需要使用的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浇捣的动作不应影响到导管的埋深,并将埋入深度控制于2~6m之间。一旦超出了具体的范围,就要将导管进行提升处理。而在混凝土抵达钢筋笼底部的时候,应适当地减缓灌注的速度,以免因混凝土上升速度过快所形成的冲击力对灌注的效果带来影响。

(四)基于区域视角的科技支撑力评价分析

从东、中、西部① 东部是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计11个省域;中部是指: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计8个省域;西部是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计12个省域(本研究不含西藏自治区数据)。 视角检视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区域视角的科技创新绩效模型的估计结果

1.科技人力投入与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令部分年轻人无法就近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居民对临终关怀机构需求增加。而目前,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因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经济负担重。

研究中,东部地区科技人力投入(H)对创新绩效cx的估计系数为0.43832,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具有显著影响。此外东、中、西部地区的硕士以上毕业生人数(x4)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相较于李锋亮选取2003-2009年全国各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建立的宏观明瑟收入模型研究中“研究生教育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部的研究生教育却并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结论[13],近年来的研究生扩招没有解决中部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过剩的问题,还使东部和西部地区也出现的数量过剩。

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五通汇流”、“淮海商埠”之称。2000 年起,随着人居规模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古彭广场的改造、中心商圈的崛起,徐州市的商业格局开始发生改变。商圈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到“中心商圈—商业综合体”的布局不断演化。2010年以前的徐州商业的业态格局主要以大型综合商场、中型百货商店、零售超市为主。2013年云龙万达商业综合体运营,直到最近三胞广场开业,短短5年内商业空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商业综合体发展迅速。如云龙万达商业综合体成为徐州东部地区的城市副中心;三胞广场加速了南区商圈的形成;美的广场填补了新城区的商业空白等(如表1所示)。

二是建立纵向会商机制。加强与各级资金专责小组的沟通联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同时,加强对各市的业务指导和专题培训,提高基层扶贫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近年来探究其原因,可能包括:

(1)研究生专业设置和科技进步匹配度低。一部分毕业研究生未能实现对口就业,因此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没有起到正面作用。

(2)研究生学习期间积累的科研能力暂时不足以支撑在科技创新中的工作,因此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很小。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从事与文化、商业相关的创新活动,但他们的专业成就没有被纳入科技创新的统计范畴。

2.区域创新资本投入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

研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资本投入(K)均对创新绩效cx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强度大小来看,西部>中部>东部。可以看出,加强各地创新资本投入有助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绩效。

数据表明,东、中部地区的经费投入强度(x8)对创新绩效cx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仅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5%,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较大差距,与各个创新型国家有较大差距。鉴于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对科技创新的巨大正面影响,各个省域应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同步增加R&D经费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第三,“南海核心利益说”与2009年来不断趋紧的南海局势联系紧密。2009年来中国的南海立场不断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美国频繁的近海抵近侦察直接造成“无暇号事件”,中美之间关于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的权利之争使得中国相关国内法面临挑战;同时还严重威胁九段线的相应权利。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九段线的实质就是视南海为中国的内湖,而美国所主张的航行自由根本不认同该观点。

3.区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间的关系

东部地区整体科技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资金投入大于中西部。研究中发现基础研究人员数量(x1)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x3)与科技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引导更多的人力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队伍将较为显著的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中部地区的试验发展经费支出(x7)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x3)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中部地区追加试验发展经费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西部地区获得了较多的创新政策扶持,人力资源投入与创新绩效匹配,但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不突出。可见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除了资源和投资的驱动,还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力资源的汇集、产业发展的成熟和大众创业的拉动。这些要素的内化吸收和持续投入相互促进和加强,才能建立较强的科技支撑力。

四、对科技支撑力赋能提升的建议

(一)通过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支撑后发地区反梯度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支撑力的增强,科技产出的“量变”为科技成果的“质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科技研发孤岛效应明显,才导致科技人力投入、科技产出效益效率不佳。

不久翠姨就很有钱,她的丈夫的家里,比她妹妹丈夫的家里还更有钱得多。婆婆也是个寡妇,守着个独生的儿子。儿子才十七岁,是在乡下的私学馆里读书。

创新生态系统是从创新系统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对创新系统内涵的一个重要发展。强调产业上下链条、人才要素发挥的环境以及科技突破和知识流动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14]只有在新的“双创”平台基础上,引导产业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打通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创新链,实现资源的良性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赋能科技支撑力。在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中,需要通过创新府际合作模式,整合原本碎片化的科技政策,在互联网时代重塑旨在鼓励创新与有效监管并重的新型政市互动关系。通过创新区域科技政策,引导产业投资,释放积极的市场信号,以全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整合科技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业态创新。此外针对中西部科技支撑力弱,创新产出效率低等问题,应积极通过反梯度发展,培育区域创新极,以“互联网+”的供给侧改革拉动全产业链创新,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拓展新空间,为产城产镇产村融合提供新带动。

(二)通过科技服务平台供给侧改革,促进资源深度聚合

我国现有科技部主管的国家实验室、发改委主管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主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各部委各省市主管的科技创新平台[15],这些平台聚集了大量科技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力。在这些平台上长期运用“产业—政府—科研院所”为基础的三螺旋模式进行科技产业的资源整合与传递,在互联网+的环境中缺少线上线下闭环的科技创新平台,平台之间亦缺乏相互协调和有效衔接。

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平台供给侧改革,打造双边市场为特点的科技服务平台。在平台建设和升级迭代过程中,应当以创新为基点以产业为抓手,强化科技中介机构在平台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将单一维度的以创新主体为基础的三螺旋模型扩展到立足双边经济的多维度的三螺旋模型。当前各地都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例如2017年以来,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在全国首创以省市联动方式实施“1+10”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创新计划,即以1个重点产业+10个核心主导企业的组合模式开展产业专利导航模式,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路径指引。宁夏于2018年建立了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这些科技平台的建立,将有力的集成涵盖科技园区、科技产业、科技金融的创新载体,将科技创新成果对接存量资本和产业,促进资源深度聚合,形成引领性的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的产出效益,培育新兴产业。

(三)通过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并不能掩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缺失。单纯提高高学历人员数量带来的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并存的局面,亟待教育供给侧改革来破解。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抓住2017年启动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通过整合“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切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在加强“双一流”建设的同时,要推广应用型本科试点。我国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来自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转型,部分来自高职高专的升本转型。前者从研究型高校往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需要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以适应地区和产业发展需求,后者在教学层次和师资结构的升级上还有大量未完成的工作。通过急需建立从专科到博士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硕士博士教育反哺学科建设,增加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人才供给。为经济发展储备科技转化人才。2017年来,四川加快了应用型本科的试点力度。在2013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转型发展顶层设计,成立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通过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学习弯道超车的模式值得推广。

总之,我国的科技支撑力水平差异较大,后发地区科技发展绩效较弱。我们希望,通过对科技支撑力的研究,能够有明确科技支撑力的制约因素,整合人力、资本等要素资源,通过科技创新生态培育、科技平台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新技术的开发、转化能力。提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今后计划对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科技投入进行差别化的研究,在案例比较研究基础上通过其他模型改善和提升本研究结论的代表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杨卫.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源头支撑[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3):95.

[2] 周元,梁洪力,王海燕.论中国创新悖论:“两张皮”与“76%”[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3):1-4.

[3] 方旋.区域科技创新模型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62-165.

[4] 柳卸林,孙海鹰,马雪梅.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18-27.

[5] 王海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7(4):48-50.

[6] 安培浚,张志强,张树良,等.近十年主要国家科技投入与科技绩效评价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1):68-74.

[7] 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2):177-184.

[8] 李涛,张璋.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位势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2):90-99.

[9] 杨武,肖俊雄,解时宇.基于景气状态测度的国家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研究——以中美日法德为例[J].科研管理,2014(3):8-17.

[10] 邓文博.广东省创新投入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8,36(6):42-46.

[11] 刘凤朝,冯婷婷.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J].科研管理,2011,32(8):17-25.

[12] 陈光,方新.关于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321-326.

[13] 李锋亮,袁本涛.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3):78-84.

[14] 柳卸林,丁雪辰,高雨辰.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3-15.

[15] 付晔.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1):84-91.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Enabling Promotion Strategy of Science Support: An Entropy Weight Analysi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from 2010 to 2016

LI Bi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 Fuzhou 35001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ignificant raise of science support, China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By establishing an evaluation model of science support,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seek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npower input for scienc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output benefit of scienc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manpower input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apital investment both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of capital investmen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manpower input, and 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s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s begun to suffer from ineffective supply and 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At the final part, 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aking China a scientific power more quickly, we should support the anti-gradient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system, promote the deep aggregation of resources through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scientific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support; manpower input; entropy weight method (EWM); innovation ecosystem; innovation platform

收稿日期: 2018-11-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JL060);福建省科技项目软科学项目(2017R0024);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FJJKHX17-042)。

作者简介: 李 冰(1980-),女,福建福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责任编辑:陈 永

标签:;  ;  ;  ;  ;  ;  

科技支撑力的区域差异与赋能提升策略-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熵权法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