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以来党的报告看我国价格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我论文,发展历程论文,报告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不仅价格改革本身取得巨大成绩,而且还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发育,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拟从改革以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角度来看我国价格改革的历程。
一、我国价格改革的相关背景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与这一体制和发展战略相适应,我国建立和实施了单一的行政定价体制,即生产和消费中涉及的生产资料、消费品、劳动力等的价格由政府部门统一制订。行政定价体制通过人为压低能源、原材料和产品等的价格,为将生产剩余转移至重工业创造了条件。总的来看,行政定价体制与上述体制和发展战略是相适应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征程,在不触动既存体制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实施体制外的增量改革。着手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①,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与此同时,价格改革的帷幕随着上述改革的启动徐徐拉开,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作用,在促进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价格改革自身也在快速推进,走在各项改革前列,起到了“改革尖兵”的作用。
二、改革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价格改革的论述
改革以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相关部分涉及到的价格改革的内容,归集如下: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部分中“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部分,有关价格改革的表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积极而稳步地推进价格改革,理顺商品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要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进行价格改革要同调整收入政策相配合,保证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致在改革中下降,并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部分中“加快市场体系培育”部分,有关价格改革的表述为:“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部分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部分,有关价格改革的表述是:“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部分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部分,有关价格改革的表述是:“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部分,有关价格改革的表述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三、我国价格改革的宏观情况分析
基于上述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本部分拟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价格改革的特征和情况。
(一)价格改革在经济社会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价格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改革之初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价格改革是市场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上述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可以看出,价格改革是市场体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年代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价格改革,价格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完善是相辅相成的。价格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不断拓展,同时,价格改革也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经济运行机制和所有制关系构成经济体制的两个主要方面②,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上述两方面内容,其中,价格改革是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价格作为市场中的信号,与供求机制等共同作用,引导资源配置到使用效率高的地方。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价格由行政部门制定,价格信号失真,加上人为压低商品和资源的价格导致实际生活中浪费惊人,对资源使用的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上,经济运行的效率不高。通过价格改革,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信号失真的状况,使价格真实反映商品的供求和资源的稀缺,引导资源流向社会最需要、使用效率最高的地方,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
(二)改革前期价格水平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之后波动幅度较小
改革以来我国价格涨幅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改革前期涨幅波动的幅度较大,频率较高,之后波动幅度减小。
图1显示了改革以来我国CPI的波动状况,以2000年为分界线,这之前CPI波动比较频繁且波动幅度较大,2000年之后的一段时期内CPI走势比较平稳,2007—2010年CPI走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幅度不大。
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
首先,理顺价格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改革以前,计划价格体制下存在着隐性通货膨胀,扭曲的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通过理顺价格体系释放潜在的价格上涨压力,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这一过程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改革前期,价格改革更多的以调整价格为主,相应的,价格水平增长率体现出较频繁的波动。
其次,对价格改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价格波动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有助于价格水平的稳定。我们对价格改革规律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加深。改革前期,由于对价格改革规律认识不够充分,在通货膨胀存在的条件下推进价格“闯关”,物价水平快速上升,影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整顿措施使物价涨幅快速下降,从而使价格水平增长率呈现出“快上快下”的波动状态。
第三,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运行态势会对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作为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信号之一,CPI的波动会受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国内有学者分别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CPI以及经济运行态势和CP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产出的上涨往往伴随着接下来物价的上涨,而物价上涨经常伴随此后产出的下降;(2)当经济处于潜在增长率之上运行时,此后一段时期物价水平处于高位,反之物价水平则处于低位③。
第四,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及以后的一段时期中,我国价格波动主要受国内因素的影响,如调整和放开价格;国际因素影响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日益深入。一个典型事例是随着近几年我国进口的各类能源资源的持续增加,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的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价格改革走了渐进改革之路
我国的价格改革没有采取“一揽子”一步到位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一调二放三挂钩”的方式,没有一蹴而就。选择这种方式除了因为价格形成机制受到其他机制制约、价格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市场价格体制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全到位等因素外④,笔者认为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改革是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价格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的,而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分阶段、逐渐出现的,这必然使价格改革呈现出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基于此,笔者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价格改革仍将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居于重要地位。
改革之初,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理顺价格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定价方式压低各类商品和资源的价格,将生产剩余强制转移至重工业领域以追求重工业的赶超发展。这一做法扭曲了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几乎完全丧失了信号指引的作用,无法反映商品供求和生产要素稀缺的基本状况。改革后,要使价格发挥其本来的功能,还原其“本来面目”,首要任务就是理顺原有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使价格能够基本反映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因此,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价格改革要“理顺商品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
理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为下一步由市场对价格进行调节奠定了基础,可以避免由于直接放开价格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剧烈波动,有助于经济社会改革环境的稳定。党的十三大、十四大报告分别强调“要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价格改革的渐进性不仅体现为纵向的逐层深入,还体现为横向的价格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展。当商品价格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后,价格改革拓展至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资料领域。十五大报告关于“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表述正是这一改革过程的体现。
另外,价格改革过程中实行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也是渐进式价格改革的表现之一,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上看,双轨制在实现生产资料价格由计划定价向市场定价平稳过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价格改革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
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变价格的形成机制,改原有的行政定价机制为市场定价机制。在此过程中,价格水平一定程度的波动不可避免,但波动幅度过大则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从而使价格改革无法进行下去。
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报告所强调的“价格改革要同调整收入政策相配合,保证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致在改革中下降,并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正是价格改革在这一方面的具体体现。
四、各阶段价格改革情况分析⑤
本部分拟分阶段对我国价格改革进行分析,以改革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时间界限。
1.第一阶段(1978—1982)。这一时期是价格改革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理顺价格,采取的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改革策略。原先的行政定价体制下,我国存在着隐性的通货膨胀,理顺价格体系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会释放隐性通货膨胀,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图3显示,这一时期价格水平的增长率最高达到1980年的7.5%,最低为1978年的0.7%,波动幅度为6.8个百分点。价格水平增长率上升至这一时期的最高值用了两年时间,同样,增长率的回落也经历了两年时间。由于峰值左侧价格水平增长率随时间单调递增,右侧随时间递减,故将其称为“中峰型波动”。
这一时期主要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猪肉牛肉等副食品以及煤炭生铁等重要工业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同时采取对相关经营部门进行补贴的方式稳定城市居民生活。⑦价格调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快速发展,农产品长期以来供求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2.第二阶段(1982—1987)。在前一时期对相关价格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这一时期价格改革逐渐转向放开部分产品的价格。
图4显示,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最高为1985年的9.3%,最低为1983年的1.5%,波动幅度为7.8个百分点,与前一个阶段相比,这一时期价格波动的幅度有所扩大。前一阶段调整价格虽然刺激了生产的扩张,但与我国整体的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在放开价格的过程中价格水平有所提高。
这一时期主要是逐步放开消费品的价格,1982年分两批放开了510种小商品价格;1984年规定除少数商品价格由各级政府管理外,小商品价格全部放开;1986年全部放开了小商品价格和自行车、洗衣机等的价格⑧。这一时期价格改革中另一件值得重点强调的改革措施是1984年开始实施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一“天才的解决办法”有力地促进了生产资料价格由计划轨向市场轨的平稳转变。
3.第三阶段(1987—1992)。这一时期我国的价格改革经历了一些挫折,同时汲取了一些经验教训。在治理整顿中,价格改革仍取得较大成绩,价格体系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进一步推进,对价格改革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最高值为1988年的18.8%,最低值为1990年的3.1%,波动幅度达到15.7个百分点。从波动形状看,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上升至最高值用了一年时间,此后增长率没有立刻下降,而是在高位维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快速回落至这一时期的最低点。除了上述特征外,这一时期增长率波动的另一特点为“快上快下”与“大起大落”相结合,即增长率由低点升至最高点和由高点降至最低点所用的时间较短,均为一年的时间,且上升与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10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价格改革中的重大事件是价格“闯关”未成。1988年年中,中央决定价格改革“闯关”,但在“闯关”后不久就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挤提存款、抢购商品的风潮,导致储蓄存款减少、物价上涨加快。鉴于此,中央出台了旨在稳定经济和市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
价格“闯关”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强行推进价格改革。1988年,由于经济过热、货币发行过多、基建投资规模过大和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物价总水平出现两位数的上涨率⑨。从图5中也可以看出,价格“闯关”前价格水平增长率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当时普通民众中间已存在通货膨胀预期⑩,在此情形下价格改革很难取得重大突破。这次价格“闯关”失利显示价格改革顺利进行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这次价格“闯关”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丰富了我们对价格改革规律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推进价格改革提供了经验。
4.第四阶段(1992—1997)。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价格改革主要集中在物质产品和劳务价格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价格改革的重点相应有所转变,由狭义价格改革开始逐步转变为广义价格改革。
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的走势与第一阶段类似,呈现出“中峰型波动”的特征,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最高为1994年的24.1%,最低为1997年的2.8%,相差21.3个百分点,为改革以来价格水平增长率波动幅度最大的一个阶段。与第三阶段增长率的“快上快下”相比,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的走势相对平稳,从最高点降至最低点经历了三年时间,每年下降的百分点分别为7、8.8、5.5。
这一时期价格的大幅上涨最早起源于1991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199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一步上升至44.4%,1992年货币投放增长率为36.4%,1993年为35.3%(11),这些成为1994年价格水平增长率达到最高点的一些主要因素。价格水平增长率平稳降低是这一时期价格水平波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显示出我们对价格改革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价格水平波动调控能力的增强。在经济适度增长的情况下,价格水平涨幅降低较快,实现经济运行的“软着陆”。
5.第五阶段(1997—2002)。这一时期价格改革仍迈着稳定的“步伐”继续前进,但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提出要“运用价格杠杆、优化经济结构”(12),拓展了对价格改革作用的认识。
图7显示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最高为1997年的2.8%,最低为1999年的-1.4%,波动幅度为4.2个百分点,且首次出现负数的上涨率。与前几个阶段相比,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小,价格走势比较稳定。
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的波动除了受国内价格改革深化影响,特别是受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的影响外,国外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波动情况对我国价格水平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最显著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趋紧,我国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的政策给我国的出口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加上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价格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国内方面,粮食丰产为稳定物价打下了坚实基础。例如,1997年,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气候好等原因,夏粮比1996年增产200多亿斤(13),1998年夏粮收成也取得较好成绩,达到1131亿公斤(14)。199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价格法》使我国的价格改革和价格行为开始步入法治轨道,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价格体制的完善。
6.第六阶段(2002—2007)。新世纪价格改革除了继续完善产品、劳务和生产资料价格形成机制,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拓展了对价格功能的认识,即价格改革不仅要着眼于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生产、优化经济结构,而且还要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我国自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商品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国际因素的影响。
图8显示,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增长率整体呈上升态势,最高为2007年的4.8%,最低为2002年的 -0.8%,波动幅度为5.6个百分点,波动幅度不大。
能源资源供求紧张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应的,能源资源价格成为这一时期价格改革的重要方面。2003—2007年,经济增速连续5年达两位数,分别为10.6、10.4、10.7、13.3和14.6个百分点(15)。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结合,消耗了大量的各类资源能源,使环境破坏、资源不足的压力日益显现。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扭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类资源能源的价格普遍偏低,特别是土地、水、煤电油气的价格较低。另外,形成机制和调控机制改革滞后、比价不合理也是能源价格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7.第七阶段(2007年至今)。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种种不足,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这一时期影响我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扩张性经济政策。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598.8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30%(未扣除价格因素);截至2009年底,M2的供应量为606225.5亿元,较上年增长27.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为399685亿元,较上年增长31.7%(16),不少高耗能项目重新上马,各类资源短缺加剧,特别是2011年“电荒”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上述因素成为这轮物价水平上涨的主要“推手”。另外,由于我国是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大国,近几年国际市场这类能源资源价格上涨抬高了生产成本,也成为推动本轮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力量。
通过把改革以来我国价格改革分为上述七个阶段,我们可以对价格改革的历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整体上,我国的价格改革沿着渐进的道路一路走来,其间存在挫折,但随着对价格改革规律认识的加深、对价格波动调控能力的增强,价格水平增长率总体逐渐趋于稳定。但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仍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农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波动等。
五、对未来价格改革的展望
展望未来,价格改革仍将在促进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前景可期,但也存在不小难度。
价格改革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深化的。价格改革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社会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问题的出现将给价格改革提出新要求,新问题的解决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因此,在经济社会改革的带动下,价格改革将会取得新的成就。当前,价格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特别是通过改革水、煤、电、油气等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集约型发展方式的形成。
价格改革仍需以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基础。农产品价格波动是价格水平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助于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进而为价格改革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保持经济以适度的速度发展是保证价格改革顺利推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货币投放量增长率不宜超过经济增长率过多。
同时,价格改革也存在一些阻碍和困难。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一时还难以根本扭转,这制约了通过价格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和效果。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国内市场上商品价格愈来愈受到国际市场状况的影响,相应的,我国价格改革也需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
注释:
①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版,第141页。
②张卓元、边勇壮:《价格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原载《成本与价格资料》1987年第1期,该文收入《张卓元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7—476页。
③刘霞辉等:《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④张卓元:《十年价格改革最主要的经验与教训》,原文载张卓元主编《中国价格模式转换的模式与实践》代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该文收入《张卓元改革论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160页。
⑤囿于笔者能力和掌握的资料的限制,对各阶段的分析难以详尽。
⑥由于相关《中国统计年鉴》没有1985年以前的CPI数据,本文选择相应年份的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作为代替。
⑦张卓元:《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成效、历程与展望》,《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
⑧张卓元:《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成效、历程与展望》,《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
⑨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五十年》,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第605页。
⑩张卓元:《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成效、历程与展望》,《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
(11)数据来源: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五十年》,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第718—719页。
(12)成致平:《价格改革三十年——1977—2006》,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第395—397页。
(13)数据来源:成致平《价格改革三十年——1977—2006》,第395页。
(14)数据来源:成致平《价格改革三十年——1977—2006》,第405页。
(15)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9月版。
(16)上述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