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控制与治理论文_宋晓飞,阙显阳,向府

试析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控制与治理论文_宋晓飞,阙显阳,向府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西南分公司 400023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决定着整体建筑的质量水平,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土结构工程加以重视。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裂缝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也是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就必须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问题进行控制,通过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找出合理的控制方案和治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就是结构裂缝问题,不仅关乎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为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下文在对混凝土工程裂缝的类型进行删除之后,就其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依据此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和治理进行研究。

一、混凝土工程裂缝的类型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类型可以从引发的原因方面分成两类:

1、外力负荷形成裂缝

第一类是在外力负荷的作用力下产生的裂缝现象,主要由以下两种情况产生:一种是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没有达到施工要求,致使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负荷时产生裂缝;即使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会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形成裂缝,如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需要承担大部分的外力,在地震的震动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大的裂缝。因结构荷载能力不佳和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荷载应力裂缝可以统称为结构性裂缝。此类裂缝的产生通常是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渐产生的,一般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是在同一时期完成。

2、变形裂缝

第二类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形引发的裂缝现象,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变化、湿度、收缩、膨胀以及不均匀的沉降现象等,此类裂缝属于非结构性裂缝。变形荷载裂缝的产生是在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基础上,使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分含量受到影响,所产生的变形情况,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拉伸的作用下产生裂缝。非结构性裂缝的形成期间,裂缝的形成和扩展不是在同一时间完成,而是在长期的变形影响下逐渐产生的扩展现象。这一过程就是应力积累和传递的过程。对近几年间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形成大型裂缝的主要原因同荷载不存在直接关联,据相关资料统计,因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产生的裂缝问题占据了80%左右,而因外部荷载造成的裂缝现象仅有20%。

第一类裂缝中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裂缝问题虽然是不可抗力,但是还是可以在设计中考虑到外力作用的问题,加固混凝土结构,降低外力作用对整体结构的破坏程度。而产生第二类裂缝问题的因素较多,虽然无法全面控制,但是在设计结构时可以将相关的影响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尽量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

二、混凝土工程裂缝的控制

1、裂缝控制标准

就现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很难做到绝对避免裂缝产生,但是可以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案,将裂缝程度控制在最低,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对混凝土施工标准的要求执行,相关标准中明确指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0.3mm.

2、裂缝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设计时,除了要考虑结构的负荷能力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温度、湿度以及收缩和膨胀作用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为了降低室内温湿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可以在材料选择上选择隔热能力较好的材料。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沉降作用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对沉降能力进行计算。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进行全面考虑之后,确定最终的混凝土结构强度,总之就是采取防治为主的措施来控制裂缝产生。

(2)施工阶段的控制。在施工之前需要与设计人员进行全面沟通,了解工程的功能特性,这样才能选用最合适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除此之外,需要根据工程标准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来配置水、水泥和骨料的比例,首选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施工标准要求,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达到施工标准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需要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使用井水搅拌,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施工完成的养护阶段。在对施工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时,需要依据施工工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使用保温保湿的养护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自身强度。在混凝土结构正式投入使用后也需要对其做好保温隔热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的静置阶段不得让其承受任何重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造成影响,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之后也很容易受到冲击力的影响产生裂缝,为此,需要在建筑工程中设置适当的防护措施,控制冲击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三、混凝土工程裂缝的治理方法

1、灌浆法

采用一种化学灌浆料来解决混凝土形成的线型裂缝,堵漏时要采取化学灌浆料与快速凝结水泥和无收缩水泥砂浆配合使用,才能真正达到堵漏效果。处理方法如下:在漏水处龄出一道v型槽,用掺人速凝剂的水泥净浆埋设灌浆嘴,用聚合物水泥砂浆PCCM封缝;对混凝土基层面用钢丝刷清理浮灰,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混凝上基层表面无浮水时,喷涂5mm,厚的PCCM一聚合物水泥砂浆;对喷涂的聚合物养护5d后,用LW水溶性聚氨脂浆液进行化学灌浆,灌浆的压力一般为0.3MPa,防止在灌浆时的压力过大,造成进塑料管的爆裂。

2、表面治理法

首先将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打毛,水清洗后待其干燥,再将用环氧树脂浸渍的玻璃布铺贴在裂缝上表面。

3、嵌缝治理法

用修补材料嵌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如裂缝小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嵌缝治理。

4、补强治理法

因冲击、地震荷载或超荷载引起的裂缝以及火灾造成的裂缝,采用此法。如断面加固补强、锚固补强等。

参考文献:

[1]李燕,罗浩.浅析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

[2]王校权,缪燕军.浅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检测及治理措施[J].中华民居旬刊,2012(3);

[3]石春龙,李文超.桥梁结构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治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

论文作者:宋晓飞,阙显阳,向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试析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控制与治理论文_宋晓飞,阙显阳,向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