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育契机促成长论文_乔玉光

抓住教育契机促成长论文_乔玉光

——那声远远的问候带来的反思

◆ 乔玉光 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平度 266700

中职生一直是广受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负面的评价远远多于正面的评价。但是,作为与中职生相处了近二十年的我,不仅看到了他们的学习、品德和行为上的不足,还思考过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不足,更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十六七岁的他们,热情开朗、思想解放、富有竞争心理、有悟性、乐于交往、珍惜友情等。只要我们对他们有信心,抓住教育契机,用心指点,他们就会带给我们惊喜。

第三节有课,我早早就往教室走。突然,听到一声大喊“乔老师好”,我循声望去,在三楼的一个窗户上,探出两个脑袋,他们喊完后正兴奋地冲着我挥手呢。

他们是我上课的班的两个男生。我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对老师有那么大的热情,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忧的是他们正高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打招呼方式有什么不妥,并且我碰到这种情形的机率越来越大了。

做人做事有热情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是能注意讲究文明礼仪岂不是更好?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学校的、城市的甚至是国家的脸面。所以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的华夏子孙,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的中职生,讲文明、用礼仪,既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的必由之路。

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培养的不能只是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我如何才能在不损伤他们的热情的前提下,唤醒他们的讲礼仪的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学会正确地与别人打招呼呢?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对,就这么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上课铃刚响,我就走进了教室,环视一遍学生便说:“刚才,我在过来的路上,远远地就听到咱班两个同学向我问好,你们谁听到了?”大半的学生举起了手,“你们怎么看这件事?”“他俩待人热情”“他俩大方”“他俩一时兴奋,没控制好自己”……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发现他们俩的表情慢慢有了变化。我请其中一个当事人谈谈自己做这件事时的心理状态和现在的心理状态有没有什么不同。他很真诚地说:“其实,我们在和你打招呼时也没想太多,只是见你远远地走过来了,便情不自禁地想和你打招呼,怕你听不到,难免就用了些力气,喊完后发现你抬头看着我们,感觉挺兴奋的。但现在感觉好像有些不合适,这样打招呼会影响其他人……”

我由衷地说:“要不怎么说咱同学们聪明、有悟性呢,人家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你们是不点都通。我们做事情不光要有热情,还得合乎礼节,课后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打招呼研究两个课题,一个是打招呼的意义,另一个是怎样恰当地打招呼。下节课的课前五分钟我们请同学汇报成果。现在咱们开始讲新课……”

由于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二次上课时,他们汇报得很有水准,最可喜的是那个在窗户上跟我打招呼的同学做了个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其内容大致如下:恰当的“招呼”是成功交际的一张门票,是建立关系、增进情感的催化剂。打招呼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双方见面时,一般是男士先向女士打招呼;年轻人先向年长者打招呼;下级先向上级打招呼。

2.在大街上相遇,三四步距离的时候打招呼比较合适。

3.两人以上结伴同行遇到熟人,要主动说明同伴与你的关系,如:“这是我现在的同学,我的好朋友××”,然后向同伴介绍你的熟人:“这是我的初中同学。”被介绍者要互相微笑示意。

4.打招呼要分场合。在路上、车上、商场、公园、餐厅等公共场所偶遇熟人,理当问候交谈,但不要引人注目。在会场、影剧院等,则应微笑挥手或点头示意,不要影响他人。

5.和他人打招呼时,要做到自然大方,面带微笑,目视你要打招呼的人。

以下错误打招呼行为一定要避免:

1.嘴里吃着东西或手插衣袋打招呼。

2.对方很忙或有意回避你还主动打招呼。

3.打招呼的同时目光投向别处。

4.不理睬向你打招呼的人。

面对汇报,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情,对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加赞赏,并鼓励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努力,取得更大进步。当然,后来我也看到了学生们一张张自信的笑脸,听到了他们一声声恰当真诚的问候。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温和而严格”的教育才是恰当的教育。在“温和”中才能自由成长,在“严格”处才能学会自律。审视学生的标准要严格,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要温和。面对正值青春期且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中职学生,更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味的说教或拿教师的身份去压他们只能适得其反,把师生关系闹僵;相反,若是老师能多用些心,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给他们被尊重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因势利导,激发出他们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以此唤醒他们心田“沉睡”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种子”, 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从而取得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论文作者:乔玉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抓住教育契机促成长论文_乔玉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