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大众化名牌编辑的九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九点论文,名牌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指的名牌编辑,不同于传统意义和一般意义上的优秀编辑,它要比优秀编辑要高出很多,也就是优秀中的优秀。当然,这里还涉及出版社的经营战略问题,名牌编辑的培养和使用是出版社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手段。此外,优秀编辑和名牌编辑的区分还涉及出版社在市场知名度上的不同,优秀编辑不一定是名牌编辑,有很高大众知名度的优秀编辑才能称得上名牌编辑,名牌编辑当然一定是优秀编辑。
虽然许多编辑策划、出版了很多畅销书和文化含量较高的图书,这些书已经家喻户晓,但责任编辑却仍是名不见经传。《登上健康快车》等书正在全国畅销,除了出版社社内人员以外,有谁知道这些书的责任编辑是谁呢!在演艺界有名牌影星,在文艺界有著名作家,在学术界有著名学者,在企业界有著名企业家,在广播电视界有著名主持人,在新闻界有“名记”,为什么在出版界却很少有家喻户晓的“名编”呢?本文将着重探讨出版社如何造就大众知名度较高的名牌编辑。
一、消除在名牌编辑问题上的认识误区
现在要让普通读者随便说出全国有几位名牌编辑,恐怕没有几个读者能说出一两位来,就是在出版业随便找位业内人士询问相同的话题,恐怕至多也只能说出一两位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出版界果真缺少名牌编辑吗?这恐怕不能简单作一回答。首先目前大多数出版社没有意识到编辑品牌对出版品牌的积极影响,没有意识到编辑品牌对图书销售和整体经营的重要性,没有对优秀编辑进行大力的宣传,使本来能成为名牌编辑的编辑没有突现出来,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将培养名牌编辑作为一种出版战略资源加以考虑。实际上一个出版社没有名牌编辑就等于一所大学没有名牌教授、一所医院没有名牌主治医师一样,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成为胜者。
二、把培养名牌编辑作为出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名牌编辑牵涉到出版社的各环节,从市场调查、选题策划、装帧设计、编辑校对到市场营销,都离不开编辑的参与。出版社图书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讲是要靠编辑素质的提高,名牌编辑无疑在这方面是较为卓越的,培养名牌编辑实际上与提高编辑素质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提高图书质量,提高出版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现在大家都在讲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出版社来讲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名牌编辑。所以出版社应该将培养名牌编辑作为一种战略问题加以考虑。在作出版战略规划时应将培养名牌编辑的计划列入,在各相关方面给以充分的配合。
培养名牌编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出版社的领导同志先要有培养名牌编辑的意识,然后是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将会产生杀鸡取卵的负面效果。现在各出版社的名牌编辑大多是靠编辑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己成名的,出版社本身所起的作用不太大,名牌编辑的产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将这种偶然性转化成必然性呢?这实际上是讲如何培养名牌编辑。很多出版社没有意识到编辑品牌对出版社品牌的重要性,有的出版社虽然认识到编辑品牌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培养名牌编辑。探索培养名牌编辑的方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个名牌出版社其实不是每位编辑都是名牌编辑,只不过有那么三两位甚至只有一两位编辑是名牌编辑。
培养名牌编辑就要鼓励编辑从事长期选题的策划编辑工作。现在编辑们大多急功近利,不愿进行长期选题的运作。一些出版社也根本不搞长期选题运作,使得出版社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缺乏发展后劲。厚积才能薄发,没有长期的工作积累,想编辑出畅销或学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是不可能的。
此外,出版社在奖励制度上也应该允许编辑在一两年内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出书或没有效益,使其集中精力搞一些长期性选题的运作。美国著名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允许其教授9年没有成果,可是该校却造就了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成为美国造就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院校之一,成为国际上非常著名的院校。这说明出版社要给编辑踏踏实实从事一项长期选题的运作提供条件。这样编出的书文化含量才可能高,才可能为市场认同。
三、提倡由各行业专家做编辑
造就一个专家很难,要有很多年的积累和努力,造就一个编辑却相对容易得多。一位专家要学会编辑业务,恐怕不是难事,一两年最多三四年足够了。但要一位编辑的学识达到专家的程度,却是十分艰难的事,有时可能根本行不通。所以由专家做编辑有很大的可行性。由教育专家做教育类图书的责任编辑,由美术家做美术类图书的责任编辑,由医学专家做医学类图书的责任编辑,等等。建议在社会相关行业选择行家里手,进入出版社。这些人都是各界精英,对行业内的需求、研究状况、行业发展规律、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等都了如指掌,由他们来做相关专业的编辑,一定是游刃有余。这些人一旦掌握了编辑技巧,很有成为名牌编辑的潜质。从这些人中选择培养对象将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但是首先出版社应建立让这些人顺利进入出版社的机制,而且出版社要有凝聚力,能保证这些人能留下来,为出版社效力。出版社实行全员聘任制后将为他们进入出版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到那时,全社会的编辑都可以流动起来,行业外的人才进入出版业也不再有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出版社在经济上、个人发展前程上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出版社自己的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为出版社引进这些人才大开绿灯。
鲁迅、胡风、夏衍等人都做过编辑工作,他们大多被作为优秀编辑看待。他们并不是由于编辑了优秀作品才出了名,而是由于其创作作品出的名。首先他们是文学家,由于有了这一根基,才使他们成为优秀编辑,这里的前后顺序、因果关系是绝不能搞错的。
出版社在引进专家方面如有困难,可以让这些专家作为业余编辑(兼职编辑)。这样既减少了出版社的开支,又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同时也节省了图书成本开支。发给这些人特聘编辑证书,让他们为出版社策划选题、物色作者、编辑书稿,然后交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付给相对较高的策划编稿费用。这一方式早被我们的近现代编辑前辈们的经历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张元济,最初也不是商务印书馆的专职编辑,是业余编辑,最后才被引入商务印书馆的。蔡元培也曾做过商务印书馆的业余编辑。叶圣陶、茅盾、郑振铎、郭沫若等都做过兼职编辑。在国外这一方式也早已被成功使用。如法国著名出版社斯多克(Ctock)出版社,正式员工只有12人,董事长兼社长1人,副社长2人,职工9人,负责秘书兼收发、新闻情报、公共关系、书稿处理、商务活动和图书制作等工作。该社成立300多年来一直以编辑活动而著称,该社的编辑几乎都可称得上名牌编辑。而这一出版社的核心工作——编辑工作是由审稿委员会负责的。该委员会的成员全部为外聘人员。他们不占出版社的编制,不拿工资,采用计件付酬的办法,每出一本书,该社按书价总码洋的2%为他们支付报酬。该委员会成员达14人,是出版社正式员工的1倍多。该委员会成员知名度很高,都是法国各界的名家。他们中有的是美国文学专家、著名翻译家,有的是妇幼保健专家兼作家,有的是美术评论专家。(参见《法国图书出版业》,杨胜燕、燕汉生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版)笔者认为此种方式在当今中国出版界很有发展潜力,是出版界提高编辑水平、提高出书质量的有效办法,也是培养名牌编辑的好办法。这里实际上是在借学者专家的已有的社会知名度来造就编辑的品牌,是在借势造势,是在借势造牌,是培养名牌编辑的捷径。
湖南岳麓书社的唐浩明先生应是一位典型的当代名牌编辑。不仅做编辑而且自己搞创作,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在编《曾国藩全集》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曾国藩的史料,感到是一个好题材,就创作了《曾国藩出山》中篇小说,后来在湖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刊物《芙蓉》的一位编辑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关于曾国藩的长篇小说。第一部《血祭》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火爆大江南北,第二部、第三部更加火爆,有相当一批出版社跟风策划出版关于曾国藩的图书,形成了一股出版曾国藩图书热。由于出版的热潮,又带动了研究的热潮。唐浩明一发而不可收,又创作了《杨度》等著作,《杨度》获国家图书奖。在90年代初许多人还不知道曾国藩为何人的时候,他编辑和创作的曾国藩的出版物风靡全国,以至于在全国掀起了阅读研究曾国藩热。由一部图书带动了社会阅读和研究方向的变化,这是很难做到的,恐怕也是众多编辑所追求的。这是唐先生写作功底的厚积薄发。
现在出版社许多书学术价值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两头靠不住,有的简直就是文化垃圾,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相关编辑学识太差,没有鉴别一部稿件优劣的能力。既然没有这种能力,在选择作者上不是跟在媒体的后边,就是跟在其他出版社的后面捡剩饭吃。现在很多出版社都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中不乏优秀者,但大多不具备编辑职称,对编辑业务不熟悉,学术水平有限,而出版社却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其组稿权、发稿权。其实这些人对书稿鉴别能力不高,又十分浮躁,所编的图书质量可想而知。所以出版界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进优秀人才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的名牌编辑,这是提高出书质量的治本之举。
四、使编辑个人和大众都关注编辑自己的名声
编辑编发一部书稿要比歌星唱一首由别人作词作曲的歌创造性可能更多一些,但编辑的知名度却与歌星相差十万八千里。市场上有很多畅销书,读者很容易记住作者的名字,作者的名字广为流传,媒体对作者也加以多方面的报道。但是很少有几个人能关注责编是谁,只有编辑行业内研究人员因为要研究这本书为何畅销,才关注谁是责任编辑。所以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给以相应的社会地位。在过去等稿上门的时代,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有时是不明显,但现在是策划时代,许多书都是由编辑策划的。在策划选题时编辑要搞市场调查,之后,由编辑将整个创作要求发给作者,有时甚至将写作大纲都拟定出来,在写作过程中还要为作者提出建议,甚至提供资料;在编辑加工中,还要对稿件进行认真的修改,这些劳动无一不是创造性的。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在图书中的创造性劳动越来越多。许多情况下没有编辑的约稿,某一部书稿就不会被创作出来。从这种意义上就可以看出编辑在现代图书运作中的巨大作用了。作者更多的情况是在接受出版社的委托创作稿件,而不是处于自发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再要求编辑仍做无名英雄,只停留在幕后,恐怕已经不合时宜。编辑应大胆地走向前台,因为前台有一部分属于编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鼓励编辑策划好的选题,编辑出优秀图书,成为名牌编辑。
编辑对自己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要大胆署名,出版社也应允许责任编辑在自己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上署“主编”、“编著”等名字。现在许多出版社自己组织编写稿件,相关编辑实际上是主编,但是出版社一般不允许自己的编辑在本社出版的图书中担任主编。这种规定有其合理的一面,能够防止出版社编辑在图书中乱署名,但是太死板了一些,在杜绝不合理现象的同时也使一些合理的东西得不到解决。比如由责任编辑在全国范围内向多位作者约稿、审查、选稿,最后成为一部作品,这样的作品属于汇编作品,那么这位责任编辑就享有该书的整体著作权,应该在该书上署名主编。赵家璧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任良友公司经理时曾主持编写《中国新文学大系》(共十卷),聘请郑振铎、茅盾、阿英、蔡元培等社会名流做选编者,图书出版后赵家璧先生就署名主编。这种署名方式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赵家璧先生策划选题,向各卷编选人说明编选原则,他的劳动应该在图书中得到体现。否则就不符合劳动与报酬相符这一最基本的市场的原则。
郝诗仙同志在《中国编辑》2003年第1期上发表的《安身立命:一个关乎编辑的话题》一文中提出要把编辑与作者放在同样的署名位置,放在扉页及封面上,在CIP数据中加入编辑著录项,在著作权和出版法规中确定编辑是作者合伙人的地位,共享某种权益。而不是仅仅将责任编辑的名字署在最不显眼的封底上的某一角落。将责任编辑的署名位置与作者平列,就会使编辑有一种归属感。其实,将责任编辑的名字署在封底或折口上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并没有法律法规规定责任编辑的名字必须署在这些位置,也没有法律法规规定责任编辑的名字不能署在封面(封一)上,将责任编辑的名字署在作者的后面也是完全可以的。
五、举办各种优秀编辑评选活动
中国编辑学会每年一度的全国中青年优秀图书编辑评选是一种培养名牌编辑的好方式。这种活动应该多一些,样式丰富一些,使得一些优秀编辑逐步向大众名牌编辑发展。通过优秀编辑的评选在编辑行业中树立一个编辑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大众名牌编辑。每年一度的“韬奋奖”获得者、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的评选活动过多地搀和了一些人事因素,评选活动没有大众的参与,缺乏客观性,所评出的人员大多是出版管理人员,对编辑业务重视不够,真正的名牌编辑被评上的却很少。这样的活动事前应该广泛地在大众中进行宣传,让大众推举候选对象;而不是出版社推举候选对象,让大众投票参与评选,而不只是几位专家评选。
评选大众知名的优秀编辑的活动不仅应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各地区、各省、各出版社、各行业都应该举办相应的活动,与电视、报刊联合举办相关活动,利用大众通俗媒体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在宣传优秀编辑,使之在大众中的知名度逐步提高,逐步发展成大众知名编辑。出版管理部门,民间组织不能只对图书评奖,对评优秀编辑与评优秀图书应同等对待,应像评优秀图书一样评选大众知名编辑。
六、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建立编辑人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改变出版社内部吃“大锅饭”的局面,使一些优秀编辑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不至于因为企业内部分配不公、用人唯亲等问题而安于现状,不努力工作。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正确制定对编辑考核的标准,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对优秀编辑要重奖,并提供好的编辑条件。对一些素质较差、工作态度不好、绩效考核较差的编辑坚决裁汰出局。现在不少出版社人浮于事,冗员较多,他们占据编制,使出版社想引进的优秀人才不能进来。全员聘任制是一种较好的制度,如能切实实施将会彻底改变现状。现在出版系统人员流动性太差,一是大家的传统观念在作怪,害怕失去“铁饭碗”;另一方面就是当一个人从其所在的出版社出来后,可能很难被其他出版社接受,因为这些社已经人满为患。怎样使全社会的编辑人才充分流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流动过程中一些优秀编辑人才的市场价格将会凸显出来,将会是众多出版社竞相聘用的人才,他们将最有可能成为名牌编辑。
名牌编辑一方面是个人素质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管理体制问题。好的管理体制使每一个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示;不好的管理体制,将会使优秀人才感到压抑,其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展示;实际上为造就名牌编辑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得造就名牌编辑成为一句空话。
七、建立优秀编辑主持人制
对出版社的编辑进行一次充分的评估,对于刚到出版社出版业务不熟的编辑,应让他们做案头工作,一些很多年没有编出好书的编辑也应该成为案头编辑。只有优秀编辑才有策划选题和发稿权。这样,出版社就建立了由编辑为龙头的一个个编辑实体,这些实体自由组合,以选题为中心,分配由主持人负责。这样将使优秀编辑从日常琐事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策划选题、物色作者,案头及社内流程方面的工作由其助手来做。这样优秀编辑将能真正发挥其长处,逐步成长为名牌编辑。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出色的编辑才能作为主持人。案头编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确实具备了组稿能力才可升为组稿编辑。这样就给每一位新编辑以锻炼机会,使他们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为策划选题、组稿、编稿打下基础。
主持人制是一种培养优秀编辑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编辑管理方式。有些年轻编辑一些想法较为前卫,与市场切合得也挺不错。但是他们在编辑具体业务上缺乏相关技术和知识,结果有的选题虽然很好,操作出来的书稿质量不高,或者编校差错较多,有的甚至成了报废品。不少出版社在这方面有切肤之痛。一些老的编辑,由于资历较深,容易老气横秋,思维老化,赶不上时代的发展,选题明显对市场适应性差一些,但是他们有很熟练的编辑操作技巧,编校质量过关。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其优势互补,将会对出版社带来实际的好处。过去实行老编辑对新编辑传、帮、带。现在好像不行了。主持人制将有效地实现这种目的。年轻编辑的好选题通过主持人的管理,在组稿、编校方面得到老编辑的帮助把关,稿件质量有了保证,在这一过程中,年轻编辑在策划、编校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积累了经验。
八、对名牌编辑更多加宣传
出版社的品牌是靠图书品牌创立的,图书品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编辑策划、编辑的结果。编辑的品牌应是出版品牌的根本。现在出版社只愿宣传书而不愿宣传优秀编辑,一本书、一套书的生命周期一般很短,少的几个月,多的一两年,而编辑的工作期限是很长的,一般都要有二三十年。编辑品牌一旦形成影响将是长远的,而一本书、一套书的品牌随着其市场寿命的终结也就宣告终止,出版社还得重新造就新的品牌书。从经济意义上讲,宣传图书不如宣传优秀编辑收益长远。但二者不可割裂,宣传优秀编辑也得从宣传图书开始,如何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对于当前的出版界来讲,最急迫的恐怕是应认识到宣传优秀编辑的重要性并切实做起来。不仅要宣传图书,而且要宣传人,宣传出版社的优秀编辑。使大众能够知道这些优秀编辑,使他们成为出版社的品牌形象,使读者养成根据编辑品牌来购书的习惯。
九、培养名牌编辑要慎选培养对象
选择那些在编辑中职业道德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一流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对象选择错了,即使投入再大的人力和物力都不会培养出名牌编辑。对象选择得好,可能不需要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见到效果,事半功倍。
此外,还要为名牌编辑提供各种学习及进修的机会。通过学习和进修,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编辑理论。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使他们建立优秀的作者源。
综上所述,名牌编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有社会方面的问题,有出版管理方面的问题;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操作方面的问题,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提高出版界的名牌编辑意识,加快名牌编辑的培养速度和质量。培养名牌编辑是提高出版质量的治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