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战略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体制改革论文,战略论文,农业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对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科研发展的动力结构失衡,农业科技供需总量与结构的失衡,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和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失衡;对体制改革的误区进行了探讨,提出科研体制改革应遵循系统性和特殊性原则,对改革的渐进模式和多元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制改革和科研发展的“两种机制(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多元发展、两业(科研事业与科技企业)并举、两系(科研生产系统与生活服务系统)分离、兴办两产(科技产业与第三产业)、以科为本、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研体制 改革战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科技体制转轨变型时期,如何根据农业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事实求是,审时度势,选择有效的改革模式,尽量减少大的震荡,实现体制改革与稳定发展的统一,就成为摆在科技在战线各级领导和广大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如何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稳住发展一头,放开搞活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实现科技生产力新的解放与发展,这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决策者和实践者的探索、宏观决策与微观操作的协调。
一、改革之必然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科研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国家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推动。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讲则一种“家养型”、“保护型”,表现出以下特征:
1.科研管理的行政性 对农业科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突出地表现为政府的行政手段和政府的意志,科研单位缺乏自主权,科研单位内部管理部门的设置套用和模仿政府机构,表现出强烈的行政依附性。农业科研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推力,市场引力不足,导致自身发展没有活力,造成科研发展的动力结构失衡。
2.科研效率的低效性 科研活动不是面向市场、面向农业生产,而是面 向上级主管部门,只对上级、对计划负责,其科研产品的市场效果和是否转化为生产力则漠不关心,致使科研活动缺乏成本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科研效率低下。科研结构的设置是重科研轻科技开发的偏重型结构,为科研而科研,造成科研为成果,成果为鉴定;只关心成果等级,不关心成果的生产效益,科研成果和科研产品成为一种展品、礼品、样品。致使科研与科技开发脱节;科研与市场分离,科研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造成农业科技供需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
3.科研机构总规模过大,科研人员又相对不足 科研管理、科研服务和科研一线三类人员比例不协调,人力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科研机构“小而全”、“大而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自我封闭型服务,科研办“社会”,造成科研人力资源结构的失衡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其结果是社会负担日益严重,分散了科研工作的精力,效率难以提高。
4.科研投入总量不足又分散使用 科研投入存在着刚性制约,科研投入总量不足,又由于存在着庞大的“分母”(总规模),致使“僧多粥少”、“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维持科研的简单再生产,造成科研项目的资助强度低和项目的低水平重复;甚者出现部分人员的隐性失业现象,使有限的科研资源造成很大浪费,致使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结构失衡。
上述弊端来自于体制,体制的弊端必须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稳住发展一头,放开搞活一片”就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这实际上是一种提高资金集中度的相对节约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使其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改革之误区
市场经济给农业科研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农业科研活动引入市场机制,农业科研成果部分进入市场,科研单位开始重视科技开发经营和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科研体制改革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面向市场搞科研的积极性。但由于处于过渡时期,出现了一些改革的误区和不利于农业科研发展的局面。
宏观决策行为短期化,采取的是强制性经济策略--减少“皇粮”,使其产生饥饿感,危机感。具体表现为推力弱化,单纯经济观点,单方面推进科研体制改革,盲目地对投入本来不足的农业科研单位减拨经费,而社会性支出增大,部分科研单位面临生存危机;科研条件得不到改善,限制了科研的纵深发展;简单化,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把农业科研单位面向市场简单化为甩财政包袱,一推了之,逼向市场;而不是引向市场、扶向市场;无序化,部分地方对农业科技部门缩编减员,使科研结构调整是一种被动式调整,使人员分流呈现无序化;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部分科技人员生产水平相对下降;这都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造成科研队伍不稳,人才流失,有可能出现新的人才断层。
科研单位作为科研活动的主体和微观基础,受大环境的影响,面临生存危机,微观操作表现出科研行为趋利化,采取的是应急性策略。科研弱化,重开发经营创收,轻基础性科学研究,五花八门搞开发,凑凑合合搞科研;大量科研资源向“短、平、快”项目倾斜,低水平重复研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无人问津,整体研究水平下降;科学技术储备不足,影响科研发展后劲,有可能使科研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出现科研与开发新的分离。趋利化,受经济利益动机的驱使,只要经济效益高,科研人员从事与农业科研无关的活动也在所不辞,坑农事件也有所发生,致使开发经营偏离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标,造成科研活动与农业生产活动新的背离。社会效益弱化,重自身经济效益,轻社会经济效益;重在偿服务,轻无偿服务。市场引力偏向自身经济效益科技市场。开发经营紊乱化开发经营方式粗放,技术性创收少;开发经营秩序混乱,开发经营规模不经济,小打小闹,夫妻店,单干户,使开发经营处于低水平。
总之,改革的误区在部分科研单位和一定程度上导致科研投入虚位,科研项目缺位,科研行为错位;被动地进入市场,被动地搞开发经营,被动地分流人才,被动地适应环境;科学研究稳不住,科研成果源泉流量变小;开发经营放不开,或者开而不活,或者活而不正常;两难并存(科研难和创收难)或者一热一冷(创收热、科研冷);科研体制改革处于一种表现层次。
三、改革之战略
实现农业科研体制的实质性变革,避免改革误区,实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就必须研究改革之战略,继续深化改革,注重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特殊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科研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与发展对策。
1.改革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农业科研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农业科研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农业科研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强烈的依存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科研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研系统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科技体制改革应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科技发展应与社会经济发展联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防止单一化与孤军深入;总体上把握好改革与发展、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的关系,达到社会系统整合和科研系统整合的逻辑一致和功能互补,实现政府行为、科研行为与市场行为的最佳偶合。通过科研体制改革,调整结构,分流人员,实现1+1>2和2-1>1的系统功能。
(2)特殊性原则 农业科技是一种特殊的弱质产业,具有特殊的投入产出关系和特殊的社会功能。大多数农业科研生产过程周期长、风险大,科研成果和产品不易物化和保密,商品化程度低;社会经济效益大,科研单位自身经济效益小,还不能无一例外地纳入市场机制。因此,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农业科研事业的特殊性的弱质性,采取不同于其它行业科研机构的政策和措施。
2.改革模式
(1)渐进模式 由于旧体制的巨大惯性和新体制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新体制不可能一下子形成。为了避免改革大的失误,就必须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改革的过程、时间上是分阶段和循序渐进的,呈现改革进性的加速度趋势;在改革的空间上则是重点推进、非均衡发展的,由点到面,逐渐辐射扩散;在改革的内容上是逐步深化的,通过对改革前一过程的学习积累效应和空间的局部示范效应,逐渐加大改革力度和增大新体制变量,由浅层次到深层次改革,实现旧体制--体制双轨或多轨--新体制的转变。
(2)多元模式 由于科研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层次和发展水平的科研单位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在改革过程中不可能一个改革模式,只能是多元发展。如在“稳”与“放”的结合程度上,有兼容型、分离型和互动型;在“稳”“放”的比例上,有全稳、半稳的全部放开;在“稳”“放”管理方式和内容上,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单位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管理方式。多元模式可以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基础研究工作底子厚,优势强的单位,就应在“稳”的方面多做文章,开发经营实力强的部门,则要在“放”的方面多下工夫;通过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使其稳得住、放得开,实现“稳”“放”的有效结合,适应改革进程和市场化进程,取得科研的最佳整体效能。
3.对策建议
(1)优化投入、多元发展 农业科研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不但要适应经济规律,还要适应农业科研的自身规律。科研体制改革过程和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不能弱化而应强化;利用非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所不具有的功能,弥补市场缺陷;科研投入总量不是减少而应有所增加,投入方式上要改变过去资金的分散使用状况,提高资金的集中度,进行集约化科研生产;投入方向上,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招标,竞争中招,优化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在所有制方面,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不同经济成份的多元化、混合型的所有制结构,多元发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哪一种所有制形式能促使和适应科技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就采用哪一种形式。
(2)一所多制、分类管理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使其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强化科研院所的科研功能和经济功能,改变长期以来政府支配科研和科研支配科研的观点与作法,代之以经济支配科研和以市场需求支配科研。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和机构的具体情况,实行一院(所)两制或多制;改革干部人事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平均主义大锅饭和能上难下、缺乏竞争与活力的状况;经营方式上,可实行承包制、股份制;分类管理,事企分开,管理与服务公开,克服套用党政机构的管理模式,创造具有科研机构特点的管理模式。
(3)以“科”为本、激发活力 牢固树立农业科技是农业这个基础的基础和科研人员是农业科研发展之本的观念,真正确立农业科研人员的主人翁地位。创造良好的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预改革,成为改革的真正动力和改革的受益者;体制改革应朝着“帕累托最优度”逼近,防止利益的失衡,使改革的负效应控制在最小区间和正常阈值之内。
(4)发挥优势,综合发展 立足科研优势,面向市场,主动出击,大力兴办科技企业,实现科研型向科研经营型的转变;兴办第三产业,面向社会,由科研办“社会”向社会办科研的转变。在宏观上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经营创收一体化,微观则应科研、开发、经营两条线或三条线,微观分工,宏观协作。科研服务类型的管理要充分放开,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使其在保证为科研生产服务的前提下走向市场,服务社会,解决科研体制改革难以继续深化的难题;姓科又不囿于科,以科为纽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优势,协调好科技产业与非科技产业之关系,“皇粮”与依靠市场养活自己的关系。通过科研系统与生活服务系统的两系分离,分块发展,剥离社会职能,使科研机构轻装进入市场,科研生产高效发展;通过大办“两产”(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吸纳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剩余,促进人员和机构的有效分流与分化,使变相隐性失业为充分就业,增强科研发展的经济实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