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电力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电力供应中断,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角度,电力企业必须做好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而在变电运维中,同样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强安全管理。
关键词:220kV运维;变电站;安全管理;措施
对于220kV变电运维而言,安全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求供电企业从技术、设备和人员的角度,做好管理工作,通过良好的技术保障和设备支撑,为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高素质的变电运维人员为保障,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1变电运维误入间隔
变电运维误入间隔造成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我国电力系统中所涉的学科众多,例如有电力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要求其工作人员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技术,并且能够有完美的实际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变电站的运维操作人员却存在不同的操作水平,在国家大兴电网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变电站总体所需的运维管理人员的数量在不断上升,而高水平的变电运维操作人员较少,变电站不得不使用一些未经过专业培训的运维管理人员,导致变电运维操作的误入间隔,引发操作故障。当操作人员进入错误的操作区域,容易产生误操作问题,而工作交接时又容易出现交接不清的问题,这是导致误入间隔的直接原因,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工作人员的触电身亡事故。
1.2变压器问题
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操作对于整个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稍微出现操作不当,就会影响到整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这个常见性的变压器操作,主要是对电压和电流装置进行调节和稳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当引发异常事故,例如电压过高或者高低而引起电力系统故障问题。
1.3倒闸操作不当
所谓的倒闸操作不当问题,主要是由于倒闸操作票填写问题产生的。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较大的设备负荷,导致设备寿命的缩短。而变电站为了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会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更换。而倒闸操作中的工作人员会将电力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进行填写,这时候就会出现填写错误或者是填写不具体不详细的问题,导致后续的维护难度,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后期维修继续以错误的数值来操作,将错误恶性循环。而倒闸操作票填写中最易出现的问题为,设备名称的审核错误,如果此时五防系统又维护不到位,使错误没能被及时发现,这样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
1.4任务审核不清
在开展220kV变电运维操作前,需要对任务的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严格遵循“五防”原则,即防止断路器的误分合、防止隔离开关的带负荷分合、防止带地线送电、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同时,应该对监护复诵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在变电运维操作中,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操作较为复杂,则需要安排值班负责人进行监护。同时,在正式操作前,需要做好模拟预演,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始操作,而在下一步操作前,需要对被检测设备的名称、编号以及位置等确认,如果没有及时审核清除任务的要求,则必然会引发相应的安全风险。
1.5人员分配不当
人员素质对于220kV变电运维工作的质量影响巨大,在现场操作中,部分复杂工作一般都会交给主力人员操作,而其余的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则会交给其它操作人员,这样会导致主力人员工作强度大,其它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则无法得到锻炼,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2 220kV变电运维管理实践
某220kV变电运行系统承担周边多个城镇的供电任务,系统包括了220kV母线和110kV系统,设置有6条220kV供电线路,与4座220kV变电站连接,额定功率达到36万kW。这里就其在变电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进行简单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强化技术设备管理
220kV变电运维管理中,需要强化相应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管理,以确保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技术管理的角度,应该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使得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在面对新的变电设备和操作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必须保障变电运维人员熟悉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流程,明确变电系统的结构原理,对于一些简单或者常见故障,应该具备自主维修能力,通过良好的维护,保证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同时,供电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反事故演练,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事故应对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设备管理的角度,应该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消除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切实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首先,在对设备进行安装时,需要重视质量管控,对于性能和质量不达标的设备,必须及时予以更换;其次,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应该强调对设备的日常巡视以及检修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后,应该对供电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2.2提高运维人员素质
一是应该引导员工树立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培养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企业的角度,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素养;二是应该鼓励员工定期进行自我总结,使得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汲取他人的经验来促进个人提升;三是应该设置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配合安全事故分析,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使得其能够切身感受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确保变电运行的效果。
2.3做好现场监督审核
应该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加强负责人与变电运维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发现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如果发现运维班组的管理存在错误,则需要督促其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对于一些突发状况,可以听取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变电运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4排查危险点并积极防控
2.4.1仔细审核操作票
操作票审核过程中是否也存在危险点,这就需要审核人员对操作认真核对。通常是调度员对操作票内容和调整方式没有仔细审核,未按要求保护非停电范围等。因此,审核人员应对重要操作,加强调度潮流计算、并模拟方式来审核,对操作票内容逐一仔细审核。对于一些关键数据应对其每项操作对其准确性进行审核,其中包括调度系统峰值和电压,及其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2.4.2危险点调度操作
调度操作的指令、调度失误是调度运行中应该尽量避免的,这其中调度员操作前与其他部门和谐调度非常关键,例如:调度员和其他部门之间,应统一掌握调度专业术语和操作专业术语,避免在理解上述两种术语时产生偏差,导致危险事故出现。因此,调度员应准确按指令票的顺序,执行调度操作对其变更的部分,须协调专工、班长或领导意见,并核对现场确保无误情况下,才能执行上述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存档。重大操作现场还需调度班长和调度主任双重监护。
2.4.3交接班过程中的危险点
交接班过程中,工作人员变更比较重要的操作方式,或改动了重要项目也容易导致误差出现。因此在交接班过程中,不应做上述重要调整或在该时间段处理事故。同时接班人员应提前15min到岗,并对正在操作和检修的内容,及其运行方式、潮流分布等了解清楚,以避免在该时间段出现事故。
结论
综述,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的生产基础,对于广大电力用户的安全用电和用电质量起到直接的关系,必须重视变电站的安全运维管理,针对普遍出现的安全运维管理加强重视,深入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手段,以此提升用户的用电安全和质量水平,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文,张少尉,张志伟.浅谈变电站监控中心应用遥控操作安全约束系统的必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5,(06):153.
[2]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6,(33):12.
[3]黄贵,杨剑.农网工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J].农村电工,2016,(10):56.
[4]刘希军.谈新林区配网电气化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03):123.
论文作者: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调度员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