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家园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家园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家园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百姓福祉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福祉论文,息息相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物质家园为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基础。随着物质家园的日渐殷实,人们更加关照精神与心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的灵魂,是秩序的根本,是国家社会前途所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中华民族立“心”。

1.“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这是“告别田赋鼎”的部分铭文,河北农民王三妮以铸鼎的方式记录一段历史。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告别田赋鼎”不仅记录了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的喜悦心情,也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实力。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四番多,达到5.88万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也从1.8%增加到9.3%。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富民强国之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动实践。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物质家园不断富庶,物质家园为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改善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有尊严意味着人格、情感、权利获得尊重。人在物质获得满足、人格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有尊严、幸福地生活。公平正义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公平正义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我们党把公平正义作为政治建设、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和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和谐幸福。

2.2007年,外交部网站公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此后不断更新。国家的富强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包括对传统文化、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的情感认同。“我是中国人”,成为骄傲的身份介绍。

当国人在外国遇到危难时,总能感知国家意志,感知政府的存在,他会因此为祖国而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当四川大地震发生时,当奥运圣火在中国点燃时,当中国人首次遨游太空时……这成为一种共同的情感表达。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不仅包括对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自豪感,还包括对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自豪感。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然引起世界的关注,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预言,中国经济转型已经开始,其经济总量可能在2035年超越美国。但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她的心灵,没有精神脊梁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站立起来的。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代代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精神支柱,创造了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培育中华儿女拥有广泛性精神追求,培养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心。

厚重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3.一项“2011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的调查中,“社会道德风气”位列其中。凸显人们在价值多元化、观念多样化背景下寻找“精神家园”的企盼。

随着物质家园的日渐殷实,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与心灵。

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对个体来说,失去了正面的精神追求,也就失去了生命行为的意志支撑。一个民族同样如此。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社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兴衰成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就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显重要与迫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的灵魂,是秩序的根本,是国家社会前途所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中华民族立“心”。

惠特曼说过,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要想支撑一个大国的发展,只能依靠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地位,它与五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党的十八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一种正确的理论变成千百万人的生命理性,一种高尚的道德变成千百万人的生命担当,一种崇高的理想变成千百万人的内心向往和实践,这种理论、道德、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无可阻挡的现实力量。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出、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由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包含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者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切以为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公正、繁荣、和谐、人民幸福为价值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并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其根本指向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每个中国人都与这个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任务。

标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家园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