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论文_谭清波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论文_谭清波

杭州吉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由于混凝土技术在建筑过程中对具体结构设计、材料配比以及施工技术都要较高的要求,结构的稳定能够保证工程的牢固,混凝土质量合格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增强其抗震与抗压能力,其目的在于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困境,需要专业人员从施工技术方面下手,针对不同的技术确认不同的技术要点,以技术要点为施工核心展开技术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1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高,可模性好

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灌注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性能好,抵抗自然能力强;比如:混凝土的高层建筑防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力强。同时混凝土的可模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模型,浇筑成任何形状,不需要二次加工。

1.2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好

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混合砂,石经混合搅拌、浇筑等技术步骤造就成的水泥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是砂石,材质坚硬无比,能经受住高温和风沙的考验,耐火耐高温性能好。

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

混凝土结构对破坏的抵抗能力较强,不易被破坏或者腐蚀,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加固和维护,稳定性强,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好,一般土木工程的混凝土建筑寿命都长达几十年,所以大型建筑的应用比较广泛。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施工技术标准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环节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会对混凝土的最终成品稳定性,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比如,混凝土配制环节中,各种不同原材料的投放顺序和时机,以及搅拌的时间长短等,都需要严格地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执行。如果实际操作环节中,混凝土的配制工作,没有完全参照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标准,会使得混凝土的质量难以达到施工要求,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后续的工作开展造成影响。

2.2材料收缩特性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建设管理工作中,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性,会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性的材料,在实际配制环节中,不同材料各自的特性,不同材料在配制环节中相互产生的影响,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最终结构特性。根据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进行判断,混凝土配制原材料若不能达到施工标准,会使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常用的水泥材料都具有明显的收缩性特征,若在施工建设项目中大规模使用,极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

2.3储藏运输管理

混凝土配制完成之后,若不能得到科学地储藏管理,或者在运输环节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使其自身的稳定性和结构性,受到破坏。对于混凝土来说,材料制成之后的运输环节,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例如,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储存的空间环境较差,或者储存时间过长等,会使混凝土材料整体性与结构性遭受到破坏。再比如,混凝土材料在运输环节中,若出现了离析现象,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材料不均匀。因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材料的存储和运输环节,加强管理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裂缝防控技术

纵观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现状,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且伤害性最高的即为裂缝问题,因此对于施工方而言,如果想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顺利应用,需要首要解决的即为对裂缝问题的防治。通过对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可知,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比较常见的即为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等。基于此,施工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多个角度着手来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发生,让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上升至新的高度。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尽可能保证一次性完成;其次,施工人员一定要随时处理好施工缝,在进入到后浇带填充施工步骤以后,需要重新选择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最后,在进行浇捣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振捣棒的作业频率,同时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情况,以此来准确确认振捣时间。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振捣棒应当做到插入速度快、拔出速度慢,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二次抹面、二次振捣技术。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是重点、要点,浇筑质量的好与坏将会对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想尽一切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水平,具体操作有如下几点: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做好摸底工作,为混凝土浇筑施工做好充足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运用清水来让浇筑表面达到湿润要求,从而让后续的施工步骤可以进行的更加顺利;其次,施工人员务必要把握好模板的尺寸大小,反复进行校核工作,确保各项指标都能都达到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要求;最后,施工人员要为后续的安装工作做好准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来进行作业,确保所有施工环节均能达到具体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需立即解决,避免留下隐患。

3.3混凝土运输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中,运输与泵送技术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施工人员需要同时考虑到运送路程与泵送时间,同时结合周边情况来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强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对混凝土运输带来直接影响的即为运输路程与运输方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预先对整个运输方案做好模拟实验,从多个方案中确定出最优的运输路线与运输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属于途中混凝土的转移次数,并且与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做好对接,保证混凝土可以在初凝之前顺利进入到施工场地。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当上述环节都顺利完成后,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则成为了工作重点,施工人员需要分别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应用混凝土养护技术:首先,在混凝浇筑完成后的第 7 天,施工人员要对其进行拆模,在拆模后运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包裹严实,同时注意混凝土的湿度变化,如果湿度下降过快,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洒水,避免裂缝的出现;其次,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好洒水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洒水需要在浇筑完成的第 4 天进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混凝土核心温度的下降情况来予以调整。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个十分关键不可小觑的环节,充分了解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才能对症下药,从施工的原材料、模板建设、温度、浇筑到养护,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维护,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必须做好把控,从而保证土木工程质量,推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高,促进混凝土结构技术不断完善,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为广泛。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把握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就是把握住了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永江.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17(22):83-84.

[2] 倪 欣.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198.

[3] 齐晓语.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182-183.

[4] 李玉飞.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 门窗,2016(3):125-126.

论文作者:谭清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论文_谭清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