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论文_田进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论文_田进

(广州市元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510000)

摘要:目前,我国主要的发电形式是火力发电,而煤作为其主要的发电原料是一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为解决我国资源紧缺的问题,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电力企业应该扩大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技术的使用。本篇文章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是将一系列先进技术与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小了电网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和电能损耗,不仅能够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还能为电力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智能电网因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满足新能源发电接入的要求,并且改变了原有电网的运行模式。

1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1风能发电现状

按照气象资料的初步估测,我国陆地和海洋可以利用的风能资源累计有10亿千瓦。2009年我国风力发电量只有2580亿千瓦。[1]最近几年,风能发电发展速度越来越快,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总数量已经高出4182.7万千瓦。估计在将来很长时间内,风能发电必定可以成为新能源发展中发展前景最广阔的一种。

1.2生物质发电现状

一般来说,将生物质能源作为发电的材料,其发电类型主要有农林废弃物发电和沼气发电两大类。多年来,我国积极开发好而发展生物发电设备和技术,现有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经高出800万千瓦,生物质在今后可以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最关键的能源种类,估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量可以达到1500亿度电。

1.3太阳能发电现状

现如今,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光伏电池产业链,从最初的生产原材料到最后的光伏系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为促进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截止2013年底,我国中小型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已经达到300家,生产能力远远高出800万千瓦,年总产量也超过300万千瓦,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属于大国。然而当前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仍旧较低,这就意味着我国太阳能发电仍旧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

2智能电网下新能源发电的机遇

众所周知,传统能源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新能源则是相对于传统能源的一个新概念,指代能够进行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是新能源区别于传统能源的显著特点。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还有一部分的新能源特指借助新技术实现对常规能源的创新利用,如洁净煤、生物质能、车载新型燃料等。新能源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的概念,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现阶段的新能源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第一是环境友好性,第二是可再生性,第三是能源储量较大。如太阳能、氢能等,具有极大的能源储量,并且来源于大自然,人类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

国内外发展智能电网的初衷也许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可以确定的共同点就是将新能源涵括到智能电网建设之中、并将新能源利用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部分。在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一特四大”战略中,明确指出未来国家电网建设要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各地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大力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发展[1]。当前在电力产业领域,常规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趋严峻,新能源发电已是大势所趋,而智能电网因其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新能源发电接入要求,逐渐改变电网运行结构与模式。目前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均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而一次能源发电的比例逐步降低,可以预见,未来新能源发电必将成为电力产业的主流能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企业在应对新能源发展方面的不足

3.1管理问题

为了激励企业研发新型技术,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开发新能源的惠民政策,为电力企业在创新技术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使用新能源。国家在制定《可再生能源法》过程中通过落实对配套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服务体系及其保障措施方面的规定,明确了电力企业的义务。但这项法律中存在很多可行性较差的规定,有些措施实施起来很有难度,最终导致并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被闲置的可再生能源设备造成了资源浪费。

3.2并网问题

新能源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对新能源本身进行创新,还包括其所应用领域的创新,包括结合该领域的特点为使用新能源对该领域技术的创新。就目前的能源种类来说,风能、太阳能等如果想要转换成电能必须经过一个转换的过程,电能因其使用的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各种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中。目前,火力发电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形式,以其作为主要产业的企业通过不断扩大发电装机容量的方式与新能源争夺并网。所以在并网份额有限的基础上,新能源需要首先采取行动,抢占火力发电企业的市场份额,才能确保新能源发电并网。这样竞争激烈的局面不太利于新能源的产业发展。

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4.1完善新能源电网建设

我国现阶段的发电能力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但在电网建设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现状,所以导致并网问题没有被解决,延误了企业对新能源的使用时间。在面临这样的困境时,企业要明确以发展新能源为主的智能电网为目标,切实解决并网问题,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在建设电网的过程中需要电力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参与。与此同时,在智能电网构建输电层面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上,应该加强配电方面和用户互动方面的落实工作,从建立试验区的角度不断累积经验,促进智能电网的良好发展趋势。而且由于新能源处于发展旺盛的阶段,国家应该大力培养新能源研究人员,使其不断发现新型能源以及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应用。

4.2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

现如今,技术问题和研发问题是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4]为了可以保证电力新能源产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促进电力新能源产业稳定发展,不仅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且必须要全面分析引进的技术,在此前提下不断研发和改善。同时,可以鼓励高校有关电力新能源的科研部门与企业多交流,构建一套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促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投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从而更好地推动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4.3建立和健全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制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电力系能源发展体系和制度仍旧有待完善,为了不断促进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应当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比如:用户补贴机制、投资补贴机制、财政补贴机制等等。[5]同时,还可以针对企业出台一些有关的税收减免政策,这样有利于降低电力新能源产业投资成本,而且通过减免税收对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结束语

我国目前对电力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从环境保护和能源方面考虑,加大研究力度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将其转换成电能等其他人们所需的资源,才能真正解决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紧缺的问题,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玮,王雷.能源智能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8(08):35.

[2]黎思思,廖莎,杨泽岩.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供需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5):150.

[3]朱克东.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数据挖掘研究[D].东南大学,2018.

[4]杨乐.新形势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162-163.

[5]刘恒,夏水斌,何行,谢玮,何欢.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的探索[J].仪表技术,2018(01):38-40.

论文作者:田进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论文_田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