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

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

谢芳[1]2000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开始重新认识金融自由化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进行金融自由化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势在必行,而亚洲出现的金融危机是亚洲原有体制的弊病和金融自由化改革中的不适宜措施共同造成的,不能把金融危机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金融自由化。亚洲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改革中,亚洲应调整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并纠正亚洲原有体制的弊病和金融自由化改革中不适宜的措施。 本文运用了有关理论和实证分析来说明日本和韩国的问题是金融自由化不足,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问题则是金融自由化过度。根据它们的不同情况,在未来的金融改革中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应逐步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扩大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与国际接轨。

戴学来[2]2003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为主要特征,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为核心内容,改变了整个世界乃至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成为各国必然的政策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中国正在推进经济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最终走向全面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建立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基础上不成熟的年轻市场来说,全方位开放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而且,它又是一个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既获得国际投资收益又有效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证券市场开放实质上是资本以证券为媒介的跨国交互流动,属于资本帐户自由化的范畴,是在一国金融开放的后续阶段完成的开放任务。一般来说,证券市场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即收益与风险并存。不同的开放战略选择是一组收益与风险的交替曲线,而最佳选择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开放收益的最大化。国际证券资本的特性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复杂关系决定了证券市场开放必须在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协调中推进其进程,开放状态要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搭配、金融改革等保持一致性。而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的考察有助于寻求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和方案。因此,本文认为在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研究中必须基于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为使中国证券市场安全顺利地开放,不走或少走弯路,必须参照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必须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二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把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问题放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金融市场系统中进行系统化研究,考虑整个系统的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研究才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应用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等理论,围绕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主题,对证券市场开放问题进行研究。概括而言,本文是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为主线、以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为框架、以证券市场开放收益与风险为思路、以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与教训为参照,以中国特殊性分析为重点,较为系统地探索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环境、条件、选择以及实现途径。内容由8章构成。 第1章从证券市场开放、国际证券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构建了研<WP=8>究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理论框架。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相关理论的应用、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国际证券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构建了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2章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收益风险论。开放收益分析是以开放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标准,分析了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对已经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放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券市场开放客观上也会带来风险,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潜在的风险表现及其成因、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及其行为以及开放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关联性。由于开放证券市场最应防范的是金融危机发生,本章从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联系角度,以亚洲和墨西哥金融危机为案例,重点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内在关联性。第3章从新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对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进行了回顾,比较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的规律性,包括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速度和模式选择,并总结概括了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为较为系统地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可资参照的依据。第4章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全面开放的必然性,并具体分析了国际证券市场的虚拟性、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融资环境的近期变化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影响。第5章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从证券投资开放、证券融资开放、证券服务业开放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业已形成的证券市场开放格局和路径,概括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现状特征,客观评价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效果、开放程度,并且对现阶段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若干政策进行了利弊分析。第6章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宏观经济条件、相关金融改革的基础条件。通过评价中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开放条件,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中国快速推进证券市场开放进程的条件还很不成熟,更不具备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快速推进开放进程,而是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使其更加完善。通过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分析,为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7章是对本文实证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的总结。在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的框架下,从收益风险论思路出发,参照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开放证券市场面临的国际环境、业已形成开放路径、开放条件,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选择、开放模式和开放目标、以及分阶

张煜[3]2007年在《金融开放、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文中指出金融开放一直是研究者所重视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中国金融日益开放的大背景下,针对金融开放和经济增长、金融稳定的关联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金融开放的内涵和界定,系统的总结金融开放的已有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而从理论上阐述金融开放的次序和时机选择。本文的核心是金融开放程度的度量和金融开放的经济关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递归估计等系统梳理金融开放的指标度量、金融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金融开放和金融稳定的关联,认为金融开放要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际经济领域的投资开放;货币市场的开放和利率的浮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汇率的浮动。最后文章利用实证结果给出了金融开放的次序和时机选择,金融开放要遵循实际经济领域的开放——金融机构的准入——金融资本的流动——汇率和利率的浮动的过程。从开放的时机来看:金融发展要先于金融开放;债务收支稳定是开放的前提;汇率波动会随着金融开放程度提高而加剧。

王子先[4]2000年在《论金融全球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金融与银行业危机频繁发生,其原因和症结在哪里?我认为,这必须从当前突飞猛进的经济全球化及其重大表现之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简称金融全球化)来寻找答案。金融全球化使金融交易效率有了惊人的提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同时将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虚拟资本跨国界的极度膨胀,市场风险大增,而现行的国际金融货币体制及有关监管机构在巨大的金融风险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本文试就金融全球化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我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根据本文的主题及其所涉及的广泛问题,我将论文分成4篇13章。 第一篇:金融全球化总论。本篇为全文的序篇,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由来与概念,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特征,以欧元为实例透视了金融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运用定量方法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进行了总体评估。通过本篇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金融全球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第一篇下设4章:第一章“金融全球化概念及演变”,本章从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出发,揭示了金融全球化的概念定义及内涵;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为后面分析金融区域化作出铺垫;揭示了金融全球化演变的历程,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全球化始自90年代初的观点。第二章“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特征”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表现,揭示了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第三章“欧元与金融全球化”,在回顾欧洲货币联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区域一体化对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揭示了欧洲货币区域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互动关系。第四章“金融全球化的动因及影响评估”,分析了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论证了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运用定量方法对金融全球化给不同类型国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并辅之以实证分析,从而对目前人们关于金融全球化影响的争论作出了自己的全面回答。 第二篇:国际金融危机与风险。本篇包括5-8章,对国际金融危机与风险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既涉及国际金融危机与银行危机及其后果的案例与实证分析,也就金融全球化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理论模型与扩散传递机制实证分析的结合,揭示了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扩散的一些新的特点,并结合亚洲金融危机的实例构建了自己的金融危机模型;最后,作为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后果的深刻案例,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加速全球性通货紧缩并将全球经济推至衰退边缘的危险境况。 第三篇:金融全球化的对策。本篇选择三个重要角度论述了金融全球化的对策,分别构成本篇的第九章“加强金融国际监管、协调与合作”、第十章“发展中国家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对策”、第十一章“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管理对策”。第九章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沿革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成效及不足,阐述了国际金融体制和监管体系改革的方向,论证了亚洲金融协调的现状与趋势,并提出了中国参与亚洲金融合作应持的立场和态度。第十章在综合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和吸收国际资本情况的基础上,较全面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的对策。第十一章在全面分析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投机资本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对策措施,比较了各种措施的得失成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四篇: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选择。本篇分二章,在前三篇论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及影响作出全面评估,从正面阐述了我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思路与对策,并提出了我国推进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政策建议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

彭焮熉[5]2001年在《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最著名的无疑是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了。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内源融资盛行,因此,货币与实质资本是互补的。提高实际利率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因而有利于促进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应推行金融自由化的金融改革,取消对利率、外汇和银行的控制,促进金融市场的充分竞争。他们认为,取消利率控制后,一方面会提高储蓄率,另一方面高利率将只能使那些资本效率较高的借款人得到借款,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可以说,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自流放任主义思想,相信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然而,他们只注意到了金融发展中的外生约束,即只看到了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阻碍了金融与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注意到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使金融市场失败的内生约束。其次,他们的金融发展理论没有研究金融稳定发展的微观基础什么,忽略了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改革与自由化进程中的先导性作用。最后,麦金农-肖的金融自由化是一揽子的大爆炸式的休克疗法,他们只注意了金融改革过程中政府的宏观政策方面的配合,如财政控制与外贸自由化,而忽视了金融改革中金融部门内部应遵循的自由化的顺序和从微观机制上来探讨金融发展问题。 从微观机制上来探讨金融发展和稳定政策丝毫不亚于财政控制和货币控制等宏观方面的稳定政策的重要性。如果只注重宏观稳定政策,而忽视了金融自由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微观基础,按照他们的改革思路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信用体系的崩溃和金融危机。因此,本文从微观机制上研究了金融发展的路径。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首先从金融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遵照帕特里克的思想区分了“需求随尾型”与“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历史地看,任何一种金融安排的最初出现都是需求尾随型的,但它一经出现,便会很快转为供给引导型的发展路径,尤其是金融组织的出现,它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化的利益,会积极地开拓一些实体经济部门所需要的潜在金融服务。但无论如何,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必须以需求尾随型的金融发展为基础。其次,运用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资金盈余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经济增长和进入成本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人们对金融资产需求是如何影响金融的结构变迁的。最后,研究了储蓄与投资分离后,企业治理结构及其相关的融资安排,认为企业制度的演变正是在储蓄与投资分离后为了解决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融资方式的变迁的结果。 以金融发展的路径为基础,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与转轨经济国家应该推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而且要遵循金融发展的自然路径,合理安排好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首先要在那些与实体经济部门联系最紧密的环节自由化,然后逐步推广到那些纯符号范畴领域的自由化。基于这样的逻辑,金融自由化首先是实体经济部门的自由化,对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而言,实体经济部门的自由化可能需要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来逐步解决金融脆弱性和降低代理成本,而且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政府逐步退出非自然垄断行业的重要渠道和机制,因此,资本市场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应当先导性发展。当实体经济的竞争比较充分,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效率逐步提高后,再推行国内金融领域的其它方面的有限度 -”————————”””—”『’”-K的自由化,加强银行之间的竞争,放松对利率的控制,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竟争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果断地推进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为了减少单个银行的不良经营和不良债权的累积可能带来的金融冲击,有必要对原来庞大的国有银行体系进行分解,只有银行业的分散化到一定程度后,单个银行的破产对经济的金融冲击才会降到最小。在企业与银行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后,才具备了利率与汇率自由化的微观基础。利率自由化应当首先是政府债券等无风险资产利率的市场化,然后再推进其它风险资产的利率自由化。在国内金融逐步自由化后,再对外汇体制进行自由化。在外汇方面首先是汇率的市场化和经常项目的自由化,最后开放资本项目,免受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遭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基于这样的逻辑顺序,分别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资本市场先导性发展、银行业的自由化与金融发展、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发展、开放经济中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中的非正规金融与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财政控制、货币控制、谨慎监管与制度约束等稳定政策。 本文的分析为中国的金融改革战略提供了部分理论上的支持。中国选择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无疑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已有的金融改革与自由化也大致遵循了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虽然中国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先前的一些改革结果又成了日后改革的对象,但大部分都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办法,因为自由化所依赖的相关外部环?

谢永添[6]2004年在《虚拟资本与资本市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虚拟资本即资本虚拟化的新视角分析金融资本运行的图景及其规律。 大多数关于虚拟资本的研究集中于虚拟资本产生后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实际上陷入了与当代金融理论雷同的概念游戏。为了尽量避免重蹈覆辙,本文在同样的研究过程中,就某些常常被有意无意回避的若干重要而困难的问题费了较多的周章。比如,文中对“虚拟资本”的现代内涵和特征作了自认为较全面深入的诠释,因为问题的被忽视或有意避开往往由于对概念无法准确地把握。再如,论文将资本虚拟化这一纯经济理论的问题,与金融创新这一金融学里的工程技术问题联系起来,既打开了虚拟资本研究的理论空间,又突显了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当代的虚拟经济应该是以虚拟资本运行为基础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行为,是Fictitious Economy,而不是如不少学者所主张的,包含信息技术进步之后对传统经济过程和状态的浓缩性模拟(如电子商务),即Virtual Economy。基于此,虚拟资本的产生所具有的最主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可能孕育着一场经济学理论的革命,引发一种全新的价值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在这个体系里,商品的价值完全由人们的信心和期望所支撑!比如,判断一个企业(甚至将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不在于这个企业在过去作了些什么,而在于它能为人们讲述多少令人信服的“故事”,这样,企业靠粉饰过去的业绩报表以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好金融支持的现象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尽管人们对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虚拟资本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一方面改变金融运行模式,对货币当局的政策构成巨大挑战,同时也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更直接更敏感的观测手段;在微观的层面上,则不仅改变了企业融资的方虚拟资本与资本市场—金融资本运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式与成本,而且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发展空间。 虚拟资本的发展,还使得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体制转型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过程变得并不象麦金农和肖所构想的如此简单,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必须对自由化过程与相应的宏观经济背景和金融内部的自由化次序作出审慎的判断和安排。 资本市场是虚拟资本运行的制度平台,其核心原理体现在这样一条信用链:即产权股份化一一股份证券化一一证券市场化一一市场风险化一~风险社会化。同时,资本市场还是一种制度性资源,其功能是多层次的。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水平决定了对制度性资源的利用方式,而认识水平和利用方式最终都体现在市场的制度设计上。如同自然资源会因利用不当而枯竭一样,制度性资源也会因扭曲的利用方式而崩溃。比如,“筹资”只是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过程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市场的功能之一,然而,当这种手段能为强势的市场主体带来直接的利益,因而被宣染为一种功能后,其实就是对市场的掠夺性利用,本质与破坏无异。 资本市场不是一项技术设计,因此不能被简单地临摹和拷贝。它的本质是一种“生命体”,其成长不仅需要内部机制的协调,更需要有特定的环境与之相适应。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社会的文化背景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的成长障碍。结合中国国情,推进股权与文化的融合,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接受差异化的资本市场运行模式,才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所需要的大智慧。

姜波[7]2007年在《金融自由化的国际实践比较及中国风险防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自由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化大发展之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旨在解除金融管制和消除金融抑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自金融自由化推行以来,其在解除金融抑制、促进经济增长、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然而,通过对近三十年的金融自由化实践情况研究,却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发达国家通过以金融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金融自由化实现了本国金融深化的目的,而发展中国家却不同程度地遭受了银行业危机或金融危机,与当初所设定的金融改革目标背道而驰。如最初尝试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就遭遇了惨痛失败,进而使得人们对金融自由化产生了疑虑,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暴露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此也彰显了现有金融自由化理论的诸多不足。因此,针对金融自由化“两面性”效应进行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我们通过对两类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的内容、方式、成效展开横向比较,得出了导致不同效应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发展中国家的两难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既面临着因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又面临着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完全建立所引发的制度风险,为此,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要在充分吸收借鉴的他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潜在的金融风险,结合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在完备宏观经济条件、创造制度环境、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创新及多边合作等方面做出努力,力争建立起多层次、品种多样化的具有深度和流动性强的金融体系,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李剑峰[8]2008年在《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危机视角下的次序选择》文中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命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研究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随着冰岛成为最后一个宣布实行资本账户开放的工业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问题几乎全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综览中外文献,开始阶段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大多与经济增长有关,即从收益角度研究资本账户开放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而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危机之后,人们日益重视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从风险角度考察资本账户开放。但这些研究要么以定性研究为主,要么没有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纳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虑。本论文正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认为对于开放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实行资本账户开放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又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要注重前提条件的建设,实行有次序的开放。具体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运用的研究方法、达到的研究目的以及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研究路线图。第二章是理论与文献综述,作为通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资本账户及资本账户开放的概念,总结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测度方法。其次,通过对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发现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效用的意见并不统一,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实施动因。再次,随着排序理论发展,大多数研究者认同发展中国家应该有序地开放资本账户,只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开放次序,不过鲜有研究是从货币危机控制角度展开的。最后,回顾了货币危机的相关理论,说明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确有影响,而且各子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这就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诱致性动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动因呈现新的特点。通过对样本国家经常账户开放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发展中国家的经常账户开放对资本账户开放有着较强的诱致性作用,即经常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导致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第四章从货币危机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国别经验的比较研究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否则,在缺少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贸然开放资本账户,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引发货币危机。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基础条件下,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可以有效地化解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而较差的宏观经济基础则会放大这种可能性。因此,从避免货币危机的角度出发,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和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第五章基于货币危机的视角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的研究主要集中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本账户开放与其他宏观经济改革的次序;二是经常账户开放与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三是资本账户内部各子账户开放的次序。通过第四章前提条件的研究可以看出,资本账户开放应在宏观经济改革的后期进行。通过国别经验的比较研究和基于货币危机的实证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应为:经常账户开放先于资本账户开放;对于资本账户本身来讲,应先开放资本流入,后开放资本流出;先开放直接投资,后开放间接投资:在间接投资中,应先开放债权投资,后开放股权投资。第六章研究了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1996年中国成为IMF第八条款国,实现了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随着经常账户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也呈上升趋势,资本账户开放不再仅仅是由政策强制性引导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经常账户开放诱致性引起的。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也有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但是中国较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大大缓解了这种负面影响,因此,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也要注重前提条件的建设,应该排在其他宏观经济改革政策之后进行。同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应该先开放引发货币危机风险较小的子账户,比较容易引起货币危机的子账户开放应在后期进行。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事实上基本遵循了这个规律,下一步的开放重点要放在对短期资本开放的控制方面,同时,要注重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监测。

安辉[9]2003年在《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金融危机如影相随,但从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如此贴近人类,如此频繁地发生。1992-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不久,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接踵而至,仅仅两年之隔的1997年,众多国家就陷入“亚洲风暴”的肆虐中。进入21世纪,土尔其以及乌拉圭、阿根廷、巴西等又挣扎在金融危机的苦海中。在不断经受的金融危机的洗礼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最具国际影响力当属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危机,其共同的特征包括: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金融危机的超周期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传染性效应增强;金融危机更容易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的区域性特征;投机攻击引发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成为现代金融危机的先导;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双重性。本文将以上特征概括为现代金融危机的特征,以区别于传统金融危机。在人类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同时,全球正经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逐步浓缩成一个“地球村”。现代金融危机爆发的大环境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化进程的问题。伴随全球化程度提高,各国经济波动的同步性和金融波动的全球化成为金融危机生成和国际传导的助推器,一国政策和经济指标的变化,立刻对他国产生影响,“金融病毒”的传播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迅速传导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令人不得不担忧金融危机这一经济顽症随时会在身边发生。 现代金融危机的特征引起了经济学家们激烈的争论,出现了大量的文献来解释危机的产生和传导,如费雪认为同时出现负债过度和通货紧缩现象是金融市场产生大动荡的最根本原因。凯恩斯论述金融交易不确定性和人们的预期对金融动荡产生的影响。海曼.朋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最先对金融内在脆弱性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还有金德尔伯格所著的《过热、恐慌及崩溃—金融危机史》,从史学的角度提供了研究金融危机的框架,利用历史展示他重要的理论思想。在近20年中诞生了三代以研究货币危机为主的金融危机的模型,用于解释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克鲁格曼(1979)、弗拉德和伽伯(1984、1988)为代表的第一代理论模型、奥伯斯特菲尔德(1986,1995)的第二代模型和正在发展的道德风险等危机模型为主的第三代理论模型。Masson(1998),Calvo & Reinhart,Baig & Goldfajn(1998),Forbes & Rigobon(1999),Eichengreen et内容提要al.(1 996)等学者也不遗余力地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问题。 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的潜在的脆弱性。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揭示了高失业率时政府在阻击投机者投机攻击的无能。墨西哥金融危机暴露了一国借债度日的危险。亚洲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金融市场不完善带来的弊端。这些解释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相互间缺乏关联。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我们对现代金融危机的了解和研究都只是一知半解。事实上,货币危机模型的“升级换代”如此迅速,恰恰反映了它的不成熟,研究的结论也是非常繁杂,同时也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是非常前沿的,并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因为旧的理论不断被新的事实抛在后面,尚有许多理论上无法解释或得到很好解释的问题。总之,目前在金融危机的研究中的现状是更多偏重于一般危机成因解释或某个成因的研究、注重某些区域性危机研究,而对金融危机的前沿的传导问题和对金融危机的时代特征关注不够,缺少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整体和系统性的研究,而且有很多的概念术语繁多,交叉使用,造成很大混乱。 基于以上事实,本文通过对三次金融危机内在作用机理的分析,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汇总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提炼出一个现代金融危机较系统和全面的“生成一传导一制约”的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内,通过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对现代金融危机特征予以充分的关注,并在理论上加以解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开放的胸襟成为认叮0的正式成员。在我们幸运地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有多大的威胁?大多数的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本文最后对中国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更具有其现实的意义。 全文共分8章。 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文献回顾及创新之处。第2章对金融危机研究予以概述,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介绍了金融危机的概念及其演变、现代金融危机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及现代金融危机三代理论模型,为本文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3章研究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提出了金融脆弱性是不可克服的,是现代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泡沫经济的形成和自我膨胀机制到泡沫的必然崩溃,得出泡沫经济酝酿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加剧了金融的脆弱性,因此它催生了现代金融危机;而钉住汇率制与“三元冲突”的作用成了内容提要投机攻击目标,并最终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第4章关于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理论,本章对金融危机的传导做了一个理论上的介绍,引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Masson模型,目的是为下一章进一步

刘继广[10]2005年在《人民币离岸金融运行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加入WTO之后的中国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人民币离岸金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综合理论为指导,对人民币离岸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离岸人民币利率形成机制和汇率形成机制,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内在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国际对比的方法,对人民币离岸金融的效应及促进其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人民币离岸发展的可行途径、将面临的风险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对人民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为中国入世后进行金融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金融全球化、欧元的诞生、亚洲货币合作、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在概述金融全球化、利率、汇率、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金融等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出10个创新性观点。在对国内外离岸金融开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离岸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指出离岸金融产生的原因在于管制势差,生命力在于效率优势;运用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人民币跨境流通和境外存量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人民币离岸金融与美元离岸金融的特点,分析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产生的必然性。研究利率管制的理论依据与1980年代后面临的挑战,对利率市场化有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与路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对离岸金融利率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的分析,对离岸人民币利率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从国际汇率制度演变与理论、短期汇率决定、长期汇率决定三个方面,介绍开放经济下汇率形成的一般机理;通过介绍固定汇率下的资本流动、货币危机理论,分析资本管制效应,指出我国的汇率市场化的时机与路径选择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析人民币离岸金融的预期成本、预期收益,研究有利于人民币离岸金融开展的政策措施,得出要以战略眼光看人民币离岸金融的结论,分析美元、日元、欧元三大国际货币崛起的路径,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提出人民币离岸金融

参考文献:

[1]. 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D]. 谢芳. 暨南大学. 2000

[2].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D]. 戴学来. 复旦大学. 2003

[3]. 金融开放、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D]. 张煜. 吉林大学. 2007

[4]. 论金融全球化[D]. 王子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5]. 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D]. 彭焮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6]. 虚拟资本与资本市场[D]. 谢永添. 厦门大学. 2004

[7]. 金融自由化的国际实践比较及中国风险防范[D]. 姜波.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8].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危机视角下的次序选择[D]. 李剑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 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D]. 安辉. 东北财经大学. 2003

[10]. 人民币离岸金融运行机理分析[D]. 刘继广.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