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进入新时期后,人们对建筑质量、建筑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大量施工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的防火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稳定性能十分显著,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深化研究施工技术,遵循科学的施工要求与标准,促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1 工序复杂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的施工工序和复杂的施工流程,且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会对工程整体安全与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且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这样不稳定性因素大大增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易损性
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没有遵循相关的施工流程开展,就很容易导致有裂缝等问题出现于结构中。
1.3 易变性
模板支撑、二次支撑实施过后,方可以浇筑混凝土,只有这样,才能够向已浇灌的楼板有效传递。这样混凝土结构、临时性承载系统将会承担所有施工荷载,在改变施工程序的过程中,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
1.4 碳化问题
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材料,如果混凝土的内部进入了一些二氧化碳,就容易有化学反应生成,进而导致有碳酸钙、水分等产生于混凝土内部,造成碳化问题的出现。在碳化影响下,不仅容易有裂缝出现,混凝土的碱度也得不到保障,从而带来诸多的质量问题。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模板架设过程中,要结合方案要求,对构件尺寸准确控制,对轴线位置合理确定。通过模板力学性能检验的深入实施,促使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等与规定标准所符合。模板搭设过程中,要将规定的顺序流程贯彻下去,在正确的位置科学搭设模板,紧密拼接各个模板,避免有漏浆问题出现。为了避免施工挠度出现,要结合规定要求,起拱处理部分模板,严格控制起拱高度。支撑系统安装过程中,对支撑点的平整性、牢固性仔细检查。同时,要对临时规定措施合理设置,这样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方可以得到增强。部分模板具有较大的高度,则需要将防倾覆措施应用于安装过程中。依据设计方案要求,规范拆除模板。通常先将非承重部分拆除掉,之后拆除掉其他部分,贯彻从上而下的原则。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方可以将底模、支架拆除掉。
2.2 钢筋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钢筋施工质量,开展施工活动前,相关人员要结合标准规范,严格检验钢筋质量,仔细核实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及时摒除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钢筋材料。要对钢筋存放位置合理选择,避免有生锈等不良问题出现。要将钢筋抗压、抗弯试验规范实施下去,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捆扎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科学控制钢筋的梁柱节点,促使钢筋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首先,结合方案中的节点要求,合理标记箍筋高度。一般还需要备用几根钢筋,以便满足施工过程的不时之需。要规范焊接钢筋开口位置,将箍筋间距大小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焊接箍筋与短钢筋。通过密封焊接处理箍筋、主筋以及短钢筋,就会有封闭性骨架形成,这样混凝土浇筑施工将更加容易开展。其次,科学安装处理梁钢筋。安装过程中,在柱纵筋中套入骨架,完成梁钢筋安装后,统一下沉,这样即可避免有开口、变形等问题出现。最后,绑扎过梁柱钢筋后,需要严格检查监督钢筋骨架,避免有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出现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箍筋具有较大的工作量,且需要借助于箍筋丝固定住每一根钢筋节点,若有问题出现,将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梁柱钢筋基础施工完成后,要将质量检测、安全检测工序落实下去,及时发现、处理各种问题,这样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方可以得到保障。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质量会受到运输过程的影响,如果没有将搅拌工序实施于运输当中,或者具有较长的运输时间,就会流失大量的水分,继而导致离析、初凝等问题出现于混凝土中,降低混凝土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要对混凝土运输路线合理规划,对运输时间科学计算,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避免有离析、初凝等问题出现。要对混凝土搅拌站合理选择,尽量缩短搅拌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这样不仅混凝土运输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混凝土的运输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降低。此外,要对混凝土罐车转动速率合理设计,避免有固化或离析问题出现。若混凝土罐车只有较慢的转动速率,固化问题容易出现;而过快的转动速率下,又容易有离析问题出现。因此,相关人员就需要将定量模拟开展下去,对混凝土罐车转动频率科学计算,促使混凝土运输质量得到保证。
其次,混凝土浇筑。要对混凝土浇筑工序充分重视,开展施工活动前,仔细检测、记录支架标高、模板标高等一系列信息,同时彻底清除浇筑区域内部的各种杂物,避免对施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分层浇筑方法应用过来,这样能够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效控制,避免有质量问题出现。工作人员要结合规范标准,对分层浇筑厚度合理设计,且合理确定标高。要科学控制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间隔,混凝土初凝后,下层混凝土的浇筑工序方可以实施。浇筑工序完成后,要将振捣工艺实施下去,以便更好的融合混凝土与钢筋骨架。通过振捣工序的实施,可以将混凝土内部的二氧化碳有效去除掉,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碳化反应。此外,通过振捣,也可以泌出混凝土内的水分,这样就显著缩小了内部空隙,更好的凝结砂石混合料,裂缝问题的出现几率大大降低,混凝土工程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最后,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凝固程度符合要求后,即可将模板拆卸掉。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拆卸顺序,禁止暴力拆卸,否则就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凝固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实践经验得知,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凝固过程,如温度、水分等等,如果不加以控制,混凝土质量问题将容易出现。因此,养护人员要将养护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下去,科学开展散热、保温、浇水等处理工序。只有这样,混凝土凝固质量方可以保证。为了促使养护工作效果符合要求,相关人员要科学设计编制养护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将钢筋混凝土的项目类型充分纳入考虑范围。此外,还需要科学预测混凝土裂缝问题。工作人员要将混凝土施工材料、施工工序等内容纳入考虑范围,对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提前编制,通过灌浆处理、注浆处理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促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 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与潜在的施工问题,科学编制施工方案,通过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促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江潮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10):123-125.
[2]浦青.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7(19):44-45.
[3]巨波.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7(12):88-90.
论文作者:李挺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序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