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心理学研究概述_心理学论文

会计心理学研究概述_心理学论文

会计心理学研究纲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要论文,会计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阐述了会计心理学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并认为,开展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为实践服务的原则,分析会计个体和会计组织的心理现象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会计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和心理特征,揭示会计心理与会计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会计心理学独立的理论体系。

会计作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能动性的价值管理活动。会计主体的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有效用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计客体是一定会计单位的价值运动,会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定意义上的管理与被管理、主动与被动关系。会计一方面通过对客体的数和量进行记录、计算、整理、汇总,以至把数据变成一系列能够表现会计客体的指标体系,为现代管理提出可供决策的信息,实现反映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计划、预测、决策、指挥、考核、调节,对于会计客体的运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实现以效益计算和调控为中心的控制和监督职能。会计的整个反映、控制和监督的过程,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能动作用。在会计能动管理过程中,作为会计主体的会计组织和会计个体也就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建立一门会计心理学,对会计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中的各种心理规律,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服务。

一、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会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随着会计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会计活动中会计组织和会计个体的心理规律。所谓会计个体,是指单个的会计人员;会计组织,则是指在共同的会计目标下,在权力和责任制度加以保证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会计个体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整体。会计组织具有一定的上下层次和分工。一方面,会计组织是会计单位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会计组织内部有一定的整合关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单位,如会计处可设科,科又可进一步分组。会计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规律是会计组织和会计个体在会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与会计管理活动密切联系,即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会计设计和会计工作组织等活动中所体现的各种心理规律。超出这个外延的问题不属于会计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会计心理学是会计行为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系统中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一般心理规律,而会计心理学研究会计管理系统中会计主体的特殊心理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系统中心理的规律共性,而会计心理学研究会计管理心理规律的个性。因此,管理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会计心理学,会计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进一步具体化。会计学科与会计心理学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会计学科主要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会计方法和过程又影响着会计主体心理的产生及变化。所以,研究会计心理学也必须掌握一定的会计学科知识,以利于透过会计现象深入研究会计主体的心理规律。

二、会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许多心理学问题。根据会计主体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会计心理学的内容划分为会计个体心理和会计组织心理两个部分。

(一)会计个体心理

会计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会计人员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由会计职业特性所产生的劳动心理特性。会计个体心理有多种形式,可以按心理学的方法分为会计心理过程、会计个性心理和会计劳动心理三大类。

1.会计心理过程。包括会计认识过程、会计情感过程和会计意志过程。其中,会计认识过程是会计管理活动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会计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会计认识过程是会计个体在会计活动中对经济活动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的过程,是会计个体对经济活动的现象进行反映、监督、分析、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施加能动影响的心理过程。其主要内容有:

(1)会计个体的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动觉等,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活动。会计个体的感觉是会计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会计个体最初步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会计个体如果没有正确的感觉,就不能有正确的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对经济活动的认识过程。也就根本谈不上会计核算和监督,更谈上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控制。

(2)会计个体的知觉。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人的认识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知觉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既有来自客观的,又有来自主观的。由于会计个体对会计对象的知觉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管理的实现程度。因此,正确地分析影响会计个体知觉的因素,保证会计个体知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提高会计核算、检查、监督和分析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会计个体的思维。人对感觉和知觉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的过程叫思维过程。会计作为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并非一种机械的体力劳动,尽管会计工作本身离不开一些固定程序的技术操作,如记帐、算帐等行为,但运用会计资料和会计手段,透过经济活动的表象,揭示经济活动的规律性,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能动的控制,是现代会计不可忽略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会计个体在实践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有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有思维差异,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要有创造性的思维。会计个体的思维,对于会计分析的结论,以及对于依据会计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成败,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会计个体的想象。想象过程是人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在头脑中构思未曾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会计个体的工作也离不开想象。尽管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应当剔除可以剔除的人为因素,但会计实践仍不可能脱离想象。会计个体的想象,是会计工作联结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会计个体如果缺少了想象,会计管理便永远只能是一种事后的反映,会计信息便不可能成为会计预测和决策的依据,现代会计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等事前、事中管理职能便不可能实现。掌握想象的规律和培养方法,对于会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会计个体的记忆。人把感觉和知觉过的事物、思维过的问题、想象过的事情在头脑中记住,回忆起来的过程叫记忆过程。原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记忆的替代,会计发展到今天,对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在纷繁复杂的会计管理过程中,记忆对于会计个体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现象。会计个体通过联想、追忆,可以把零散的经济活动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找到经济活动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分析结论。会计个体的记忆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管理活动的质量、时效和效率。

会计情感过程则是会计个体在会计管理活动中,表现出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喜欢与厌恶等心理体验过程。会计情感体现了会计个体的是非观和爱憎感。会计个体对会计工作的热情,能够激励其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水平,校正会计个体不正确的情感认识;能够促使会计人员依法办理,堵塞经济活动中的漏洞,杜绝经济活动中的违法乱纪现象。

会计意志过程是指会计个体在会计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忍耐力、持久性和意志力。增强会计个体的意志,对于会计人员在单调、重复和内容繁琐的会计操作过程中,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排除工作阻力,是非常必要的。

2.会计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个性既代表个体的动机、态度、信念、兴趣、理想等意识倾向,又体现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会计心理学所研究的个性,是把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应用于会计管理,揭示管理对会计个体的个性要求,以利于会计人员的选拔、教育、培养和管理。会计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会计个体的动机。动机是指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从而满足某种需要的心理状态。需要和动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需要是动机的前提,只有当需要和目标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转化为动机。要有效地调动会计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首先把握会计主体的客观和主观需要,并将管理目标与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会计主体的动机得到有效地激发。

(2)会计个体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对待社会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反映行为个体对社会事物的评判、好恶和行为倾向。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会计主体的态度直接关系着会计管理工作的成败,如果会计人员对工作马马虎虎、大手大脚,或者损公肥私、贪污浪费,就必将会造成国家和集体的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应当从会计个体的态度出发,有针对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3)会计个体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兴趣在人的生活的工作中的意义是巨大的。研究会计个体的兴趣,就是要在会计人员培养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会计个体对会计管理活动的热爱,使会计个体在会计工作中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发展会计人员对会计管理活动有益的兴趣,克服和纠正对会计工作有害的兴趣,从而使会计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与工作需要有机地协调起来。

(4)会计个体的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一种心理条件。会计个体能力则是会计个体完成会计工作所必需的智能、技能等心理准备。会计个体除应当具备一般劳动者所应具备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等之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能力,如较强的计算能力、数字记忆能力以及鉴别、分析和判断能力等。揭示会计个体的能力要求,能够为会计人员培养内容、方法和目标的确立提供重要的依据。

(5)会计个体的气质。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感情情绪认识活动和言语行动中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不同气质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力、感受力、思维力,即使在同样的境遇里,气质的差异会使人的精神、情绪和言行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不同的职业往往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存在不同的气质要求。会计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一些方法和技术性的差异,也具有连惯性、重复性、精确性、及时性等职业特点,要求会计人员不仅稳定、冷静、办事有条理,而且精力充沛,工作细心,行动敏捷,有耐心。因此,在选择和培养会计人员时,应当注重对他们的气质测试和调节。

3.会计劳动心理。劳动心理研究是对个性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研究劳动心理主要是研究劳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指导人们以最有效的方法从事生产劳动,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现代劳动心理学认为,环境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如光线、气温、噪音等对劳动者的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在会计工作中,如果灯光照明亮度不符合视力卫生要求,不仅会影响会计人员的视觉,而且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情绪,容易产生工作错误,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长期下去,也会损害会计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室内气温超过人体或太低时,会计人员的感知能力、思维速度和行为动作都会受到限制,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当工作场地周围的噪音超过一定的标准时,会计人员的听觉就难以适应,而且极易出现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应当注重对会计工作环境的选择和调整,排除影响会计工作的不良环境因素,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计个体劳动心理是会计职业所产生的会计个体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会计心理学所研究的劳动心理,就是利用心理学已有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会计人员与会计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研究会计人员的选择、培养以及使用的基本特征,以保证会计个体最有效地发挥个性、兴趣和能力,最有效地增进会计工作的效率,减少会计工作失误,实现会计管理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会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组织心理

会计工作是一种集体劳动。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无法脱离会计组织而开展会计工作。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职责和权力的划分,会计工作领导体制的确立,是会计工作组织的主要内容。不同的职责分工,不同的会计组织方式,不同的领导体制,甚至不同的记帐、核准审批及凭证传递程度和会计核算形式,都会使会计人员产生不同的心理效率。选择正确的会计机构设置方式,合理划分会计人员的职责,制定科学的会计工作流程,建立良好的会计组织内部协作关系以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不仅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而且也是现代组织心理学对会计管理的内在要求。会计组织心理主要研究会计组织领导体制、领导作风、组织机构、组织发展和变革在会计个体心理上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1.会计组织的领导心理。在会计组织中,所有从事管理工作的职能人员都称为管理者,而具有法定领导地位和影响的个人称为领导者,如会计处、科或室的负责人。领导则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三因素所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是领导者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过程。会计组织的领导心理,主要包括与会计组织心理要求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以及领导决策心理和领导素质等问题,为培养适应会计管理的领导人才,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2.会计组织的结构心理。组织结构是组织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不同的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会计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组织,要充分地实现其职能,就必然要求我们以组织心理要求为依据,选择正确的组织结构,以保证会计组织内部的信息正常流通和充分利用,有效地实现会计管理。

3.会计组织的发展和变革心理。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外界环境、内部目标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组织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不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变革,会计心理学所研究的会计组织发展和变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组织发展和变革的动力、过程和方法,以及在发展变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心理特征。变革心理理论对于我们研究会计体制改革、会计组织机构改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深入研究会计心理规律,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会计行为主体的能动性。会计管理归根到底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由人来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会计人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过程作用于会计对象的活动。是人的活动就必然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在对会计的认识上必须摆脱“管理工具论”和“艺术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认识会计主体心理规律的存在与作用。二是会计心理规律的客观性。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把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盲目看成是唯心主义的东西。不承认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的心理规律的客观性,是对客观规律的否定。实质上,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生理机制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无论是个别主体认识世界的差异性,还是个别主体需要与动机的差异性,都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本身最终决定的,同一性本身就是客观的固有属性。会计主体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

会计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是我们了解会计人员的心理现象,把握会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心理规律的基本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是会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会计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论的一般原则。会计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性原则。会计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和会计活动相互联系的客观现实。研究会计的心理活动,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会计活动中观察并加以检验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能凭个人主观猜测、臆想或个人感情上的好恶,来分析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

2.系统性原则。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观点出发,不仅人与环境是一个大的整体系统,而且人类有机体本身或心理现象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会计心理学,无论对于会计个体或是会计组织,都必须在会计活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去认识心理现象,不能仅就某个现象作出结论,而应当以整个会计系统和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和观察会计心理现象,研究会计活动中各个过程、状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心理规律作出正确的结论。

3.动态性原则。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客观发展变化的。对会计心理的研究,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眼光。随着会计环境、会计方法、会计手段等会计活动内容的改变,原来所表现的会计心理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对会计心理学的研究也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去分析。

4.针对性原则。由于会计管理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或管理活动之间存在差异,会计工作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对会计心理的研究不能离开会计这个特殊角色和会计管理活动这一特殊的活动和行为。在研究中应当具有针对性,选择最具会计特性的典型对象,以揭示会计心理活动及规律的特殊性。

四、会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都根据自己研究对象特殊性,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会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研究会计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可以有计划地对典型会计个体或会计组织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了解,并作出心理分析。这种观察可以是长期的、连续的,也可以是定期的、短时的,既可以是对会计活动各种心理现象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某一现象某种心理的重点观察。观察法是最具真实性和自然性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会计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2.实验法。为了分析会计个体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特征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会计活动的影响,可以采用实验法研究会计心理。通过有计划地控制会计活动条件或改变其他条件,以引起会计个体或会计组织某种心理现象出现,这种方法可以把会计心理活动与生理机制有机联系起来。

3.调查法。对于会计人员的态度、性格、气质、兴趣以及情绪表现、动机力量、感知能力、人格倾向、意志毅力、特殊才能等,除可以采用实验法研究外,还可以采用谈话、访问、问卷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方法进行搜集、归纳、比较,从而揭示会计的心理活动规律。

4.测量法。对于可以具体量化的一些会计心理现象,可以借助于某些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如会计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对会计活动的影响均可采用必要的工具和方法予以测量。

五、会计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会计心理学是一门应用于对会计管理进行再管理的学科。开展会计心理学的研究,要求我们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为实践服务的原则,运用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会计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阐明会计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和心理特点,揭示会计心理现象与会计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会计实践的开展。深入研究会计心理学,无论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管理,还是会计自身的建设;无论是对于制订会计政策,还是对于从事会计操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揭示会计个体和会计组织的心理规律,能够为制订会计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会计政策法规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原则的体现。在我国,会计政策法规的制订权属于国家。正确把握会计主体的心理规律,是国家制订切实有效的会计政策法规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的会计政策和法规仅仅盲目地从会计对象出发,忽视会计主体的能动作用,就有可能挫伤广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会计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2.揭示会计个体和会计组织的心理规律,是制订切实可行的会计制度的重要保证。会计制度设计是会计管理的一项前提性工作,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满足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要求,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应适应会计主体的管理要求,即适应会计主体的技术的、社会的和心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会计制度不仅切实可行,而且积极有效。

3.揭示会计组织心理规律,有利于促进会计组织工作的合理化、科学化。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职责和权力的规定,以及会计工作的领导,是会计工作组织的主要内容。会计组织工作与会计主体的心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不同的组织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因此,我们应当从社会观点和心理学观点来评价和选择会计机构的设置方式、会计组织分工形式,以及会计人员的责权划分、制订科学的会计管理工作流程,尽可能地节约会计人员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正确处理好会计组织内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以及分工协作关系。

4.揭示会计个体的心理规律,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会计人员赞扬;二是会计人员培训。作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是有一定个性要求的,在选择会计人员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被选择对象的性格、气质、能力和态度的特点,使真正适合从事会计职业的人走向会计工作岗位。在会计人员培训方面,则应当依据会计心理的要求,培训会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意志力,纠正不正确的工作态度,使会计人员具备能够适应单调的会计操作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地、正确地开展。

标签:;  ;  ;  ;  ;  ;  ;  ;  ;  ;  ;  

会计心理学研究概述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