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状况论文_王芬,陈风,过晶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第四人民医院 214062)

【摘要】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治疗。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8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年龄相当的50例非冠心病高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108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肌酐(Cr)水平,并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如是否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干预治疗。结果: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对其进行治疗后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密切相关,给予相应的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关键词】 高龄老年;冠心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091-02

冠心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发血管变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最终导致心脏病[1]。冠心病与心血管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使得心血管病发病快,伴随各器官功能的衰竭,最终导致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针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治疗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8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为80~99(85.56±5.05)岁;5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83~99(85.40±3.21)岁。

1.2 研究方法

1.2.1观察指标

记录108例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肌酐(Cr)水平,及有无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等。

1.2.2危险因素指标及标准

1.2.2.1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制定的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1.2.2.2血脂异常: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LDL高于4.14mmol/L为升高。

1.2.2.3 2型糖尿病: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1.2.2.4其他化验正常值:血肌酐(SCr)正常值:男 53~106umol/L,女 44~97umol/L。

1.2.2.5吸烟史:目前正在吸烟或既往有规律吸烟史,如戒烟<20年均视为吸烟。

1.3 干预治疗

主要干预手段有以下几点:(1)入院宣教:向患者宣教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不同的患者劝诫其戒烟、低盐低脂或糖尿病饮食等,适时适度低心脏负荷运动,保持情绪的平和等。(2)药物治疗: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改善心功能及处理并发症治疗;(3)检测指标: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血肌酐值及其他相关指标,如出现异常则给予及时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压与冠心病关系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SBP与P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吸烟、糖尿病、血脂、肌酐、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水平与冠心病关系

病例组吸烟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者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高血脂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两组间肌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6)。病例组58人,吸烟32人,糖尿病35人,高LDL28人,高SCr21人,对照组58人,吸烟15人,糖尿病10人,高LDL13人,高SCr,18人。

2.2 心血管病发病率

治疗前,58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为62.07%,治疗后,58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为20.69%。58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其心血管病发病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炎症驱动血管内膜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生活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均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2]。其中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的,但在本研究中未发现肌酐水平在高龄老年冠心病中有必然的联系。

高龄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1)吸烟:烟草中的烟碱、焦油等可引起冠脉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滞度,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血压:血液的涡流增加,会加重血管内膜损伤,内皮功能受损,会促发及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3)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可危及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引起血管及脏器功能的障碍,胰岛素抵抗也能激活患者的凝血系统,抑制纤溶系统,引发血栓的形成。(4)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启动因子,可诱发一系列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从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抽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血压。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策进行治疗后,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伏君.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D].河北医科大学,2012.

[2] 籍婷.吸烟与冠心病[J].医学创新研究,2006,11(3):76-77.

论文作者:王芬,陈风,过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状况论文_王芬,陈风,过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